上篇 3
1绪论 3
1.1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1.1国外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3
1.1.2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11
1.1.3循环经济研究展望 21
1.2研究意义和方法 23
1.2.1研究意义 23
1.2.2研究思路 23
1.2.3研究方法 24
1.2.4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24
2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6
2.1循环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6
2.1.1循环经济的由来 26
2.1.2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29
2.1.3循环经济基本概念 33
2.2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36
2.2.1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框架 37
2.2.2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37
2.2.3循环经济基本原则 56
2.2.4循环经济基本方法 60
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指标体系 76
3.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76
3.1.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76
3.1.2循环经济系统分析 79
3.1.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87
3.1.4国际社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93
3.1.5我国目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96
3.2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99
3.2.1生态评价的目标与原则 100
3.2.2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04
4循环经济政策研究 113
4.1循环经济政策研究现状 113
4.2我国循环经济政策现状分析 114
4.2.1法律法规 114
4.2.2产业政策 118
4.2.3财税政策 122
4.2.4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政策 125
4.2.5信贷政策 128
4.2.6进出口政策 130
4.2.7消费政策 130
4.2.8技术政策 131
4.3对我国循环经济政策的基本评价 132
4.3.1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132
4.3.2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力度有限 133
4.3.3资源环境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 134
4.3.4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不完善 135
4.3.5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 136
4.3.6进出口政策需进一步调整 136
4.3.7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的政策较少 136
4.3.8技术政策及其支撑体系和相关信息平台滞后 137
4.4国外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137
4.4.1德国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137
4.4.2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139
4.4.3美国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144
4.4.4其他国家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146
4.4.5国外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147
4.5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148
4.5.1建立健全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必要性 148
4.5.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51
4.5.3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153
4.6建立健全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155
4.6.1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价格机制 155
4.6.2完善财税政策,鼓励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157
4.6.3调整金融政策,疏通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 159
4.6.4调整产业政策,形成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 160
4.6.5鼓励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162
4.6.6完善环保政策,形成环保倒逼机制 162
4.6.7建立新型政绩考核体系 163
下篇 167
5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167
5.1甘肃省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167
5.1.1甘肃省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167
5.1.2甘肃省生态环境评价 178
5.2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88
5.2.1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88
5.2.2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192
5.3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战略布局 194
5.3.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94
5.3.2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197
5.3.3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布局 199
5.4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 202
5.4.1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202
5.4.2全面推进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 206
5.4.3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208
5.4.4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行政保障机制 211
5.4.5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和技术支撑 212
6甘肃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15
6.1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215
6.1.1区域层次循环模式 215
6.1.2城市层次循环模式 216
6.1.3工业园区层次循环模式 216
6.1.4企业层次循环模式 216
6.1.5循环型社会模式 217
6.2甘肃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17
6.2.1甘肃省区域划分 217
6.2.2甘肃省区域循环经济模式 221
6.3甘肃省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22
6.3.1甘肃省城市类型划分 222
6.3.2甘肃省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24
6.4甘肃生态工业园区模式 227
6.4.1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 227
6.4.2甘肃武威工业园区 228
6.4.3金昌市新材料工业区 230
6.4.4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园区 231
6.4.5天水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232
6.4.6甘肃陇原中天循环经济生态园 232
6.4.7定西市节水型农业复合循环经济示范园 233
6.5甘肃重点行业循环型企业模式 233
6.5.1石化行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233
6.5.2有色行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234
6.5.3钢铁行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234
6.5.4非金属行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234
6.5.5清洁能源行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235
6.5.6煤炭行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235
6.5.7农产品加工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235
6.5.8中医药行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236
6.5.9装备制造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236
6.6甘肃省循环型社会体系模式 236
6.6.1发展和培育循环型第三产业 236
6.6.2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238
6.6.3推进可持续消费 239
6.6.4建设循环型市(区)和社区 240
7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以兰州市小城镇循环经济模式为例 241
7.1兰州市小城镇生态现状评价 241
7.1.1兰州市小城镇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 241
7.1.2兰州市小城镇生态化程度的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243
7.2兰州市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4
7.2.1兰州市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254
7.2.2兰州市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257
7.3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分析 259
7.3.1小城镇的产业模式分析——产业生态化 259
7.3.2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模式分析——适度集聚的紧凑模式 267
7.3.3小城镇的绿化模式分析 270
7.4兰州市小城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272
7.4.1兰州市小城镇发展现状 272
7.4.2兰州市小城镇的分类及特点 273
7.4.3兰州市小城镇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75
7.4.4金崖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277
7.4.5结论 281
7.5兰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282
7.5.1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82
7.5.2建立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283
7.5.3强化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 286
7.5.4用绿色消费推动小城镇循环经济发展 287
7.5.5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评价考核体系 288
8甘肃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典型模式 289
8.1“十一五”及 2011年甘肃省循环经济进展情况 289
8.1.1法规制度和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 289
8.1.2循环经济载体建设成效明显 289
8.1.3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任务全面完成 290
8.1.4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290
8.1.5有关部委加大了支持力度 291
8.1.6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见成效 292
8.1.7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共识 292
8.2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十大典型模式 293
8.2.1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金昌模式 293
8.2.2大型有色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白银有色模式 294
8.2.3共伴生矿深度资源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金川公司模式 295
8.2.4多元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酒钢模式 296
8.2.5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窑煤集团模式 297
8.2.6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兰州模式 298
8.2.7节水型农业集成循环经济模式——天水高新农业模式 299
8.2.8复合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模式——有年模式 300
8.2.9节水型工农业复合市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定西模式 301
8.2.10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合作模式 302
8.3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配套措施 303
8.3.1政府规制措施 303
8.3.2税收调控措施 307
8.3.3金融支持措施 309
8.3.4废弃物处理措施 310
8.3.5法律配套措施 311
9结论 313
9.1基本结论 313
9.2主要创新点 315
9.3研究展望 316
参考文献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