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献 3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项楚师的敦煌学研究&张涌泉 3
敦煌文学与先秦文学的比较&伏俊琏 13
试论佛经的口头性及其对敦煌变文的影响&富世平 24
敦煌出土文献与河西及蒲昌海周边地区地理环境演变&郑炳林 36
敦煌的唱导文学文献——以《佛说诸经杂缘喻因由记》为中心探讨&荒见泰史 48
敦煌本《前汉刘家太子传》情节在平话与演义之运用&朱凤玉 62
《敦煌变文选注》续貂&张秉国 76
王昭君变文考&金文京 83
转变人&高井龙 90
一生蹭蹬谁人闻,聊借“祭驴”泄怨愤——从敦煌写本《祭驴文》谈起&董志翘 98
敦煌本《渔父歌沧浪赋》三题&赵俊波 109
敦煌《苏幕遮·五台曲子》试考&汤君 119
唐人诗集的钞本形态与作者蠡测——敦煌写本S.6234+P.5007、P.2672综考&荣新江 141
敦煌佛教赞颂写本叙录——法藏部分六种&徐俊 159
敦煌本《和菩萨戒文》的几个问题&蒋宗福 177
“法华经”的版本与流传&秦丙坤 193
四川省图书馆藏明椠《楚山绍琦禅师语录》考&张子开 201
宋末诗僧觉庵梦真及其《籁鸣集》小考&李贵 219
异邦风雅颂 新曲苦辛甘——《诗经》俄文翻译探析&刘亚丁 225
武王周公作雒原因考论&刘长东 233
东晋高僧支昙谛及其赋研究&何广棪 282
论汉译佛偈程式对中国中古诗歌的影响&孙尚勇 291
论汉译佛典之“本事”与影响&李小荣 302
诗画平等观中的诗画关系——围绕“诗中有画”说的若干问题&刘石 318
二十世纪初俗曲(时调)的“市井小民”之叹&林仁昱 335
唐代家范三种考论&罗宁 356
宋代《春秋》学的基本路向&李建军 370
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康保成 381
《龙图公案》日译本《通俗孝肃传》的底本和《龙图公案》的版本分类&阿部泰记 395
越南“《岭南逸史》疑案”释疑&陈益源 林亭君 415
谈乾隆后期查缴的三种戏曲作品&丁淑梅 434
鼓词《杨文广征南》考论&龚敏 445
语言 461
汉语文白转型与平民意识探论&徐时仪 461
敦煌残卷《中本起经》校读札记&方一新 470
敦煌变文疑难词语考释&杨小平 476
《王梵志诗》“心下较些子”的解释问题&汪维辉 483
“连蹄”考&黄英 495
旅顺博物馆藏西域文书字词考释&王启涛 498
《神乌赋》语词考释的总结与思考&踪凡 505
佛经文献中“国界”词义考&顾满林 514
东汉乐府民歌中的佛教影响——古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来源考&朱庆之 526
中古译经中虚词“者”的两种用法&宋文辉 542
“乱风”考——兼谈“岚”表“山林中的雾气”义的来源&杨同军 551
“当阳”新解——从“当阳”一词看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融摄&张先堂 556
拴索·傀儡·锁骨——关于一个独特词汇的宗教文化考察&周裕锴 570
禅籍新兴词义例释&雷汉卿 580
从《太平经》看汉代文献中的“亿”——兼谈古代汉语数词中的外来现象&俞理明 589
东晋南朝道教上清经词义琐记&周作明 594
王重阳语言口语化特征蠡测&申喜萍 604
《西蜀方言》“无字词”零笺&杜晓莉 611
《蕲春语》与四川方言&汪启明 罗业恺 620
“听”、“闻”、“嗅”语义历时变化情况考察&焦毓梅 635
唐五代笔记小说职官别称杂记&谭伟 643
唐宋笔记待质词语考释四则&武建宇 651
宋代一些文献里“去处”的用例&朴英绿 656
明代笔记小说中婚丧类俗语词例释&黄宜凤 668
信仰与习俗 677
永平求法传说与三教论衡&刘林魁 677
白蛇传:民间传说的三教演绎&谢谦 686
东国文宗崔致远与神仙思想&金白铉 693
北宋禅宗的“顾视”思想——以《林间录》中的三条资料为中心&土屋太佑 705
敦煌变文中的涅盘信仰&郭迎春 719
数术在唐宋敦煌大众生活中的意义&杨秀清 725
入唐求法僧与维摩诘信仰的东传&何剑平 756
试论地藏菩萨“幽冥教主”地位的形成&尹富 776
明清时期俗信中的“樟柳神”&王宝红 814
痘疹与民间信仰——关于痘医相术之宗教学考察&姜生 822
明代瓷器供养款所见江西商人信仰之探讨&张富春 834
问题与焦点——百年土地信仰史研究综述&杜正乾 842
《夷坚志》扶乩信仰初探&刘黎明 853
坚牢地神考&罗凌 李方春 864
类、禡考——《诗经》军旅祭典研究之一&王政 874
命·鬼神·祖先——中国上古三代人神关系论略&李小光 885
浅析宝卷中的创世说&陆永峰 910
驱傩与上梁一义之转及其风俗之在国外&王三庆 926
宋代宫廷习俗圈特征初探&吕肖奂 937
唐五代帝王诞节寺院活动与宫廷讲经之管窥&郑阿财 947
“借书一痴,还书一痴”流变考&黄建宁 965
生存策略、道德禁律与桃源梦想——清初遗民的避世隐居&李瑄 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