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主体认识图式的理论源流 13
第一节 主体认识图式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思想踪迹 14
一 “良知说” 14
二 “静观论” 16
第二节 主体认识图式理论在西方思想史上的主要形态 20
一 “四假相”:培根的否定性探索 21
二 “直观形式”和“范畴”:康德的肯定性揭示 23
三 “理解的前结构”:海德格尔的哲学—释义学观点 25
四 “范式”:库恩的哲学—科学史研究 27
五 “图式”:皮亚杰以哲学—心理学为主干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29
第三节 主体认识图式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原则表述 34
第二章 主体认识图式的构成 37
第一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一般规定 38
一 构成性规定 38
二 功能性规定 40
三 效应性规定 42
四 与康德、皮亚杰的“图式”之区别 43
第二节 认知意识、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 45
一 认知意识 45
二 道德意识 49
三 审美意识 54
第三节 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 61
一 对象意识 62
二 自我意识 66
三 实践意识 72
第四节 逻辑、意向、个性 76
一 逻辑 76
二 意向 82
三 个性 97
第五节 意识和无意识 103
一 无意识及其本质 103
二 无意识的来源和成因 105
三 无意识的认识论地位和作用 112
第三章 主体认识图式的本质 117
第一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整体性 118
第二节 实践逻辑的内化 123
一 思维逻辑和实践逻辑 125
二 思维逻辑和客体逻辑 130
三 机能逻辑和客体逻辑 133
第三节 客观现实的反映 136
第四节 社会文化的积淀 139
第四章 主体认识图式与社会文化 145
第一节 作为主体认识图式背景的社会文化范畴 147
第二节 语言 153
一 语言的差异引起主体认识图式的差异 154
二 语言的变化导致主体认识图式的变化 157
三 从个体社会化过程看语言对主体认识图式的影响 159
第三节 民族心理 162
一 民族日常心理和民族心理素质 163
二 两种遗传:民族心理向主体认识图式的渗透 165
第四节 社会风貌 169
一 社会风俗和社会习惯 171
二 社会风气和社会风尚 173
三 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 176
四 社会开放程度 179
第五节 交往 183
一 交往:认识社会关系 184
二 认识交往主要是精神交往 187
三 影响主体认识图式的精神交往形式 188
第五章 主体认识图式的功能 195
第一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认识功能 196
一 设定对象的选择功能 197
二 整理信息的规范功能 201
三 形成认识的解释功能 205
第二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实践功能 210
一 主体改造客体的内在尺度——评价功能 212
二 建构主体改造客体的观念模型——决策功能 217
三 主体改造客体的指挥系统——调控功能 223
第三节 主体认识图式功能的二重性 225
一 主体认识图式的积极功能 225
二 主体认识图式的消极功能 228
第四节 “从实际出发”的认识论分析 238
第六章 主体认识图式与认识的客观性 245
第一节 认识的主体性及其引起的思索 246
一 主体性:认识的永恒属性 246
二 认识的主体性所引起的思想困惑 248
三 康德对客观性问题的解决 250
第二节 认识通过主体性而走向客观性 253
一 认识的客观性和客观性原则 253
二 认识主体性和客观性:一个深刻的矛盾 257
三 认识主体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 258
四 统一的基础在实践 262
第三节 认识客观性的相对性和对象的客观实在性 266
一 认识客观性的相对性 266
二 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 267
第七章 主体认识图式的发展 271
第一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开放性和稳定性 272
一 主体认识图式的开放性 272
二 主体认识图式的稳定性 274
三 强化和保护:图式稳定性的两大支柱 279
第二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发展及其机制 282
一 进步和退化:图式的开放性所导致的两极 282
二 图式发展的两种形式和双重机制 286
三 同化和顺应间的张力:图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292
第三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优化 296
一 主体认识图式的优化是现时代的迫切要求 296
二 主体认识图式的优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299
三 主体认识图式的优化与人的自由 302
初版后记 305
主要参考书目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