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1
一、针灸学的概念、范畴和主要内容 1
二、针灸学的发展简史 1
三、针灸的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 6
四、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7
上篇针灸基础理论 11
第一章经络总论 11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11
一、十二经脉 12
二、奇经八脉 15
三、十五络脉 15
四、十二经别 15
五、十二经筋 16
六、十二皮部 16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16
一、标本 16
二、根结 17
三、气街 18
四、四海 18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9
一、经络的作用 19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9
第二章腧穴总论 21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21
一、腧穴的分类 21
二、腧穴的命名 22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22
一、腧穴的主治特点 22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23
第三节特定穴 25
一、特定穴的意义 25
二、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25
第四节腧穴的定位方法 27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27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28
三、指寸定位法 28
四、简便定位法 30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31
第一节十二经脉及其腧穴 31
一、手太阴肺经及其腧穴 31
(一)经脉循行 31
(二)主要病候 32
(三)主治概要 32
(四)本经腧穴(11穴) 32
1.中府 32
2.云门 32
3.天府 32
4.侠白 33
5.尺泽 33
6.孔最 33
7.列缺 33
8.经渠 34
9.太渊 34
10.鱼际 34
11.少商 34
二、手阳明大肠经及其腧穴 35
(一)经脉循行 35
(二)主要病候 35
(三)主治概要 35
(四)本经腧穴(20穴) 35
1.商阳 35
2.二间 36
3.三间 36
4.合谷 36
5.阳溪 36
6.偏历 37
7.温溜 37
8.下廉 37
9.上廉 37
10.手三里 37
11.曲池 37
12.肘髎 38
13.手五里 38
14.臂臑 38
15.肩髃 38
16.巨骨 39
17.天鼎 39
18.扶突 39
19.口禾髎 39
20.迎香 40
三、足阳明胃经及其腧穴 40
(一)经脉循行 40
(二)主要病候 41
(三)主治概要 41
(四)本经腧穴(45穴) 41
1.承泣 41
2.四白 41
3.巨髎 42
4.地仓 42
5.大迎 42
6.颊车 42
7.下关 42
8.头维 43
9.人迎 43
10.水突 43
11.气舍 43
12.缺盆 43
13.气户 44
14.库房 44
15.屋翳 44
16.膺窗 44
17.乳中 44
18.乳根 45
19.不容 45
20.承满 45
21.梁门 45
22.关门 45
23.太乙 45
24.滑肉门 46
25.天枢 46
26.外陵 46
27.大巨 46
28.水道 46
29.归来 47
30.气冲 47
31.髀关 47
32.伏兔 47
33.阴市 47
34.梁丘 48
35.犊鼻 48
36.足三里 48
37.上巨虚 48
38.条口 48
39.下巨虚 49
40.丰隆 49
41.解溪 49
42.冲阳 49
43.陷谷 49
44.内庭 50
45.厉兑 50
四、足太阴脾经及其腧穴 50
(一)经脉循行 50
(二)主要病候 50
(三)主治概要 51
(四)本经腧穴(21穴) 51
1.隐白 51
2.大都 51
3.太白 51
4.公孙 51
5.商丘 52
6.三阴交 52
7.漏谷 52
8.地机 52
9.阴陵泉 52
10.血海 52
11.箕门 53
12.冲门 53
13.府舍 53
14.腹结 54
15.大横 54
16.腹哀 54
17.食窦 54
18.天溪 54
19.胸乡 54
20.周荣 55
21.大包 55
五、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56
(一)经脉循行 56
(二)主要病候 56
(三)主治概要 56
(四)本经腧穴(9穴) 56
1.极泉 56
2.青灵 57
3.少海 57
4.灵道 57
5.通里 57
6.阴郄 58
7.神门 58
8.少府 58
9.少冲 59
六、手太阳小肠经及其腧穴 59
(一)经脉循行 59
(二)主要病候 59
(三)主治概要 59
(四)本经腧穴(19穴) 59
1.少泽 59
2.前谷 60
3.后溪 60
4.腕骨 60
5.阳谷 61
6.养老 61
7.支正 61
8.小海 62
9.肩贞 62
10.臑俞 62
11.天宗 62
12.秉风 62
13.曲垣 63
14.肩外俞 63
15.肩中俞 63
16.天窗 63
17.天容 63
18.颧髎 64
19.听宫 64
七、足太阳膀胱经及其腧穴 64
(一)经脉循行 64
(二)主要病候 64
(三)主治概要 65
(四)本经腧穴(67穴) 65
1.睛明 65
2.攒竹 65
3.眉冲 65
4.曲差 66
5.五处 66
6.承光 66
7.通天 66
8.络却 67
9.玉枕 67
10.天柱 67
11.大杼 67
12.风门 67
13.肺俞 67
14.厥阴俞 68
15.心俞 68
16.督俞 68
17.膈俞 68
18.肝俞 69
19.胆俞 69
20.脾俞 69
21.胃俞 69
22.三焦俞 69
23.肾俞 70
24.气海俞 70
25.大肠俞 70
26.关元俞 70
27.小肠俞 70
28.膀胱俞 70
29.中膂俞 71
30.白环俞 71
31.上髎 71
32.次髎 71
33.中髎 71
34.下髎 72
35.会阳 72
36.承扶 72
37.殷门 72
38.浮郄 72
39.委阳 72
40.委中 73
41.附分 73
42.魄户 73
43.膏肓 73
44.神堂 73
45.譩譆 73
46.膈关 74
47.魂门 74
48.阳纲 74
49.意舍 74
50.胃仓 74
51.肓门 74
52.志室 75
53.胞肓 75
54.秩边 75
55.合阳 75
56.承筋 75
57.承山 76
58.飞扬 76
59.跗阳 76
60.昆仑 76
61.仆参 76
62.申脉 76
63.金门 76
64.京骨 77
65.束骨 77
66.足通谷 77
67.至阴 77
八、足少阴肾经及其腧穴 78
(一)经脉循行 78
(二)主要病候 78
(三)主治概要 78
(四)本经腧穴(27穴) 79
1.涌泉 79
2.然谷 79
3.太溪 79
4.大钟 80
5.水泉 80
6.照海 80
7.复溜 80
8.交信 80
9.筑宾 81
10.阴谷 81
11.横骨 81
12.大赫 81
13.气穴 81
14.四满 81
15.中注 82
16.肓俞 82
17.商曲 82
18.石关 82
19.阴都 82
20.腹通谷 82
21.幽门 83
22.步廊 83
23.神封 83
24.灵墟 83
25.神藏 83
26.彧中 84
27.俞府 84
九、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84
(一)经脉循行 84
(二)主要病候 84
(三)主治概要 84
(四)本经腧穴(9穴) 85
1.天池 85
2.天泉 85
3.曲泽 85
4.郄门 85
5.间使 86
6.内关 86
7.大陵 86
8.劳宫 87
9.中冲 87
十、手少阳三焦经及其腧穴 87
(一)经脉循行 87
(二)主要病候 88
(三)主治概要 88
(四)本经腧穴(23穴) 88
1.关冲 88
2.液门 88
3.中渚 88
4.阳池 89
5.外关 89
6.支沟 89
7.会宗 89
8.三阳络 89
9.四渎 90
10.天井 90
11.清泠渊 90
12.消泺 90
13.臑会 90
14.肩髎 90
15.天髎 91
16.天牖 91
17.翳风 91
18.瘈脉 91
19.颅息 91
20.角孙 92
21.耳门 92
22.耳和髎 92
23.丝竹空 92
十一、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 92
(一)经脉循行 92
(二)主要病候 93
(三)主治概要 94
(四)本经腧穴(44穴) 94
1.瞳子髎 94
2.听会 94
3.上关 94
4.颔厌 94
5.悬颅 95
6.悬厘 95
7.曲鬓 95
8.率谷 95
9.天冲 95
10.浮白 95
11.头窍阴 95
12.完骨 96
13.本神 96
14.阳白 96
15.头临泣 96
16.目窗 96
17.正营 97
18.承灵 97
19.脑空 97
20.风池 97
21.肩井 97
22.渊腋 97
23.辄筋 98
24.日月 98
25.京门 98
26.带脉 99
27.五枢 99
28.维道 99
29.居髎 99
30.环跳 99
31.风市 100
32.中渎 100
33.膝阳关 100
34.阳陵泉 100
35.阳交 100
36.外丘 101
37.光明 101
38.阳辅 101
39.悬钟 101
40.丘墟 101
41.足临泣 102
42.地五会 102
43.侠溪 102
44.足窍阴 102
十二、足厥阴肝经及其腧穴 103
(一)经脉循行 103
(二)主要病候 103
(三)主治概要 103
(四)本经腧穴(14穴) 103
1.大敦 103
2.行间 104
3.太冲 104
4.中封 104
5.蠡沟 104
6.中都 105
7.膝关 105
8.曲泉 105
9.阴包 105
10.足五里 105
11.阴廉 106
12.急脉 106
13.章门 106
14.期门 106
第二节 奇经八脉及其相关腧穴 107
一、督脉及其腧穴 107
(一)经脉循行 107
(二)主要病候 108
(三)主治概要 108
(四)本经腧穴(29穴) 108
1.长强 108
2.腰俞 108
3.腰阳关 108
4.命门 108
5.悬枢 109
6.脊中 110
7.中枢 110
8.筋缩 110
9.至阳 110
10.灵台 110
11.神道 110
12.身柱 111
13.陶道 111
14.大椎 111
15.哑门 111
16.风府 111
17.脑户 112
18.强间 112
19.后顶 112
20.百会 112
21.前顶 112
22.囟会 113
23.上星 113
24.神庭 113
25.素髎 113
26.水沟 113
27.兑端 114
28.龈交 114
29.印堂 114
二、任脉及其腧穴 114
(一)经脉循行 114
(二)主要病候 115
(三)主治概要 115
(四)本经腧穴(24穴) 115
1.会阴 115
2.曲骨 115
3.中极 115
4.关元 116
5.石门 116
6.气海 116
7.阴交 116
8.神阙 117
9.水分 117
10.下脘 117
11.建里 117
12.中脘 118
13.上脘 118
14.巨阙 118
15.鸠尾 118
16.中庭 118
17.膻中 118
18.玉堂 119
19.紫宫 119
20.华盖 119
21.璇玑 119
22.天突 119
23.廉泉 120
24.承浆 120
三、冲脉及其交会腧穴 120
(一)经脉循行 120
(二)主要病候 120
(三)交会腧穴 120
四、带脉及其交会腧穴 121
(一)经脉循行 121
(二)主要病候 122
(三)交会腧穴 122
五、阴维脉及其交会腧穴 122
(一)经脉循行 122
(二)主要病候 122
(三)交会腧穴 123
六、阳维脉及其交会腧穴 123
(一)经脉循行 123
(二)主要病候 123
(三)交会腧穴 123
七、阴跷脉及其交会腧穴 123
(一)经脉循行 123
(二)主要病候 123
(三)交会腧穴 123
八、阳跷脉及其交会腧穴 123
(一)经脉循行 123
(二)主要病候 124
(三)交会腧穴 124
第三节十五络脉及其络穴 124
第四节 常用经外奇穴 126
一、头颈部穴 126
1.四神聪 126
2.鱼腰 126
3.太阳 126
4.耳尖 127
5.球后 127
6.上迎香 127
7.金津、玉液 127
8.夹承浆 128
9.牵正 128
10.翳明 128
11.颈百劳 128
12.安眠 129
二、胸腹部穴 129
1.子宫 129
2.三角灸 129
三、背部穴 129
1.定喘 129
2.夹脊 129
3.胃脘下俞 130
4.痞根 130
5.腰眼 130
6.十七椎 130
7.腰奇 131
四、上肢部穴 131
1.肩前 131
2.肘尖 131
3.二白 131
4.中魁 132
5.大骨空 132
6.小骨空 132
7.腰痛点 132
8.外劳宫 132
9.八邪 132
10.四缝 133
11.十宣 133
五、下肢部穴 133
1.鹤顶 133
2.百虫窝 134
3.内膝眼 134
4.胆囊 134
5.阑尾 135
6.八风 135
7.独阴 135
中篇针灸技术 137
第四章针灸技术总论 137
第一节 常用针灸器具 137
一、传统针灸器具 138
二、现代针灸仪器 139
第二节 常用针灸体位 140
一、针灸体位的意义 140
二、针灸体位的选择 140
第三节 常规针灸治疗量 141
一、针刺治疗量的形成要素 141
二、艾灸治疗量的形成要素 142
三、常规针灸治疗量的确定 143
第四节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 143
一、施术前的消毒 143
二、刺灸法的宜忌 144
第五章针灸技术各论 146
第一节 毫针刺法 146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 146
二、毫针刺法的练习 148
三、毫针的选择 149
四、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149
五、行针手法 152
六、得气 155
七、毫针补泻手法 155
八、留针与出针 157
九、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157
第二节灸法 161
一、灸法的作用 161
二、灸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162
三、施灸的顺序和补泻 166
四、灸法的注意事项 167
第三节拔罐法 167
一、罐的吸附方法 167
二、拔罐的应用方法 169
三、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170
四、起罐的方法 170
五、拔罐的注意事项 171
附:刮痧法 171
第四节特殊针具刺法 172
一、三棱针法 172
二、皮肤针法 173
三、皮内针法 175
四、火针法 176
五、针刀疗法 177
第五节 电针法 180
一、操作方法 180
二、波型及作用特点 181
三、适用范围 181
四、注意事项 181
第六节 穴位注射法 182
一、操作方法 182
二、适用范围 183
三、常用药物 183
四、注意事项 184
第七节 穴位贴敷法 184
一、贴敷药物 184
二、操作方法 185
三、适用范围 186
四、注意事项 186
第八节 穴位埋线法 186
一、操作方法 186
二、适用范围 188
三、注意事项 188
第九节头针法 188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89
二、适用范围 191
三、操作方法 191
四、注意事项 192
第十节耳针法 192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92
二、耳郭表面解剖 193
三、耳穴的分布 195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195
五、耳针法的临床应用 203
下篇针灸治疗 207
第六章针灸治疗总论 207
第一节针灸治疗原则 207
一、补虚泻实 207
二、清热温寒 208
三、治病求本 208
四、三因制宜 209
第二节 针灸治疗作用 210
一、疏通经络 210
二、调和阴阳 210
三、扶正祛邪 210
第三节针灸治病特点 211
一、激发正气,自身调节 211
二、起效快捷,适应证广 211
三、无毒性,作用安全 212
第四节针灸诊治规律 212
一、辨证论治 212
二、辨病论治 213
三、辨经论治 213
第五节针灸处方 214
一、腧穴的选择 214
二、刺灸法的选择 216
第六节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217
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217
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 218
三、背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 219
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220
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221
六、郄穴的临床应用 221
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221
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221
第七章针灸治疗各论 225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证 225
头痛 225
面痛 226
落枕 227
漏肩风 228
臂丛神经痛 229
肘劳 231
腰痛 232
[附]急性腰扭伤 233
坐骨神经痛 234
第二节 内科病证 235
眩晕 235
[附]高血压 236
中风 237
[附]假性延髓麻痹 239
面瘫 240
痹证 241
痿证 242
癫狂 243
痫病 245
颤证 246
不寐 247
郁证 248
痴呆 250
心悸 251
感冒 252
咳嗽 253
哮喘 254
疟疾 256
呕吐 257
呃逆 258
胃痛 259
腹痛 260
胁痛 262
泄泻 262
痢疾 264
便秘 265
阳痿 266
遗精 267
癃闭 268
消渴 269
第三节妇科病证 270
月经不调 270
痛经 272
经闭 274
崩漏 275
绝经前后诸症 276
带下病 277
不孕症 278
胎位不正 279
滞产 280
缺乳 281
阴挺 282
第四节儿科病证 283
遗尿 283
小儿惊风 284
[附]抽动障碍 286
积滞 287
疳证 288
小儿脑性瘫痪 289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290
孤独症 291
第五节皮外伤科病证 292
瘾疹 292
湿疹 293
蛇串疮 294
扁平疣 295
神经性皮炎 296
痤疮 297
斑秃 298
疔疮 299
丹毒 301
痄腮 302
乳痈 303
乳癖 304
肠痈 305
痔疮 305
颈椎病 307
踝关节扭伤 308
腱鞘囊肿 309
腱鞘炎 310
第六节五官科病证 311
目赤肿痛 311
麦粒肿 312
近视 313
耳鸣、耳聋 314
鼻渊 315
鼻衄 316
咽喉肿痛 317
牙痛 318
口疮 319
第七节急症 320
晕厥 320
虚脱 321
高热 322
抽搐 323
内脏绞痛 324
第八节 其他病证 326
慢性疲劳综合征 326
戒断综合征 327
肥胖症 329
衰老 330
肿瘤 331
美容 333
附篇 335
第八章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335
第一节标幽赋 335
第二节 百症赋 337
第三节金针赋 338
第四节玉龙歌 339
第五节肘后歌 342
第六节通玄指要赋 343
第七节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343
第八节行针指要歌 344
第九章古代体表部位名词解释 345
一、头颈部 345
二、躯干部 346
三、四肢部 347
第十章子午流注针法与灵龟八法 349
第一节子午流注针法 349
一、子午流注的意义 349
二、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组成 349
三、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351
四、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 353
第二节 灵龟八法 358
一、灵龟八法的组成 358
二、灵龟八法的临床应用 360
[附]飞腾八法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