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理论研究 2
第一章 概述 2
第一节 平胃散的来源和组成 2
第二节 平胃散组成中药的功效和主治 3
第三节 平胃散之应用考证 6
第四节 平胃散的功效与主治 7
第五节 平胃散的衍生方 8
一、加味平胃散 8
二、平陈散 8
三、胃苓汤 9
四、柴平汤 9
五、不换金正气散 9
六、厚朴温中汤 10
七、对金饮子 10
八、芩连平胃散 11
九、香连平胃散 11
十、栀连平胃散 11
十、柴葛平胃散 12
十二、枳朴平胃散 12
第二章 古今医家论述 13
第三章 平胃散的现代理论研究进展 14
第一节 平胃散君药的确定 14
第二节 平胃散的用药特点 14
中篇 临床应用 16
第一章 内科疾病 16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16
一、上呼吸道感染 16
二、咳嗽 17
三、胃型哮喘 19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 19
冠心病 19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21
一、慢性胃炎 21
二、急性胃炎 26
三、胆汁反流性胃炎 28
四、慢性结肠炎 30
五、慢性肝炎 33
六、功能性消化不良 36
七、胆囊炎 37
八、便秘 39
九、消化性溃疡 41
十、慢性腹泻 43
十一、胃下垂 45
十二、肠易激综合征 47
十三、脂肪肝 49
十四、呃逆 50
第四节 神经系统疾病 51
一、失眠 51
二、多寐 53
三、神经衰弱 54
四、神经官能症 55
五、特发性震颤 56
六、眩晕 57
七、头痛 58
第五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60
一、糖尿病 60
二、高脂血症 64
三、高尿酸血症 65
第六节 泌尿系统疾病 67
一、慢性肾功能不全 67
二、低钾血症 69
第七节 血液系统疾病 70
第二章 外科疾病 76
第一节 胆石症 76
第二节 外科术后 77
第三章 妇产科疾病 80
第一节 月经病 80
一、经行发热 80
二、闭经 81
第二节 带下病 82
第三节 妇科杂病 83
一、术后诸症 83
二、盆腔炎 84
三、药流后子宫出血 85
第四章 儿科疾病 88
第一节 小儿厌食症 88
第二节 小儿腹痛 91
第三节 小儿呕吐 92
第四节 新生儿黄疸 93
第五节 小儿咳嗽 94
第六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95
第七节 小儿腹泻 95
第八节 过敏性紫癫 99
第九节 小儿发热 101
第五章 骨科疾病 104
第节 肩关节周围炎 104
第二节 颈椎病 104
第六章 男科疾病 107
第一节 阳痿 107
第二节 包皮龟头炎 109
第七章 皮肤科疾病 111
第一节 痤疮 111
第二节 带状庖疹 111
第三节 脓疙疮 112
第四节 异位性湿疹 113
第五节 面部扁平疣 113
第六节 湿疹 114
第七节 银屑病 115
第八节 荨麻疹 116
第九节 老年皮肤瘙痒症 118
第十节 脂溢性脱发 118
第八章 耳鼻喉科疾病 120
第一节 耳科疾病 120
一、梅尼埃病 120
二、耳咽鼓管阻塞 122
第二节 喉科疾病 123
声带麻痹 123
第九章 口腔科疾病 126
第一节 复发性口腔溃疡 126
第二节 牙眼肿痛 127
第三节 黑苔 128
第四节 口腻证 128
第五节 口臭 129
第六节 多唾证 130
第十章 疑难杂病 133
第一节 慢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133
第二节 化疗后诸症 134
第三节 嗜食土证 137
下篇 实验研究 140
第一章 平胃散制剂研究 140
第一节 调胃颗粒 140
第二节 平胃丸 140
第二章 平胃散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 142
第一节 苍术 142
第二节 厚朴 146
第三节 陈皮 150
第四节 甘草 153
第五节 生姜 159
第六节 大枣 164
第三章 平胃散全方药理作用 168
一、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168
二、免疫调节作用 168
三、对消化系统作用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