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追求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海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19403
  • 页数:4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概况、主要特点、重要作用、历史思考及现实启示等方面进行研究,系统梳理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探索与贡献。本书包括8章,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创作主体——知识分子群体窥探,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知识分子群体对马列经典著作的翻译与传播,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知识分子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宣传,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科技思想中国化,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当代启示。本书在附录中还收录了10篇抗战时期的相关珍贵文献。

绪论 1

一、国内外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整体研究 1

(一)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整体研究概况 2

(二)国外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整体研究概况 4

(三)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9

二、国内外学界关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作主体问题的专题研究 1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作主体 16

(二)延安时期领袖人物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

(三)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4

(四)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不足之处 27

三、本书研究的主要思路 29

四、本书研究的重点、难点 31

五、本书研究的创新之处 33

(一)研究对象方面 33

(二)研究内容方面 33

(三)研究思路方面 33

(四)研究方法方面 33

六、本书研究的主要方法 33

(一)个案分析与整体推论相结合 34

(二)比较研究与逻辑推导相结合 34

(三)档案查阅与历史分析相结合 34

(四)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相结合 34

七、本书研究的文献资料 35

(一)延安时期的主要报刊 35

(二)主要文集、选集、年谱、传记及回忆录 35

(三)各种专题史料 37

(四)学术著作 37

八、本书研究的当代价值 38

第一章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创作主体——知识分子群体窥探 40

一、延安知识分子群体及其成因 40

(一)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概念界定 44

(二)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主要成因 48

二、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多维探析 60

(一)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主要来源 60

(二)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教育背景 76

(三)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政治立场 80

(四)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布领域 81

三、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基本特征 84

(一)凝聚各界大批专家学者 84

(二)实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85

(三)思想上达成鲜明的共识 87

(四)阶级属性实现彻底转变 89

四、延安知识分子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与理论探求 92

(一)“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92

(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求 98

第二章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知识分子群体对马列经典著作的翻译与传播 107

一、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翻译马列经典著作的社会条件 107

(一)适应当时党内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需要 107

(二)中共中央对翻译人才的高度重视及众多专业翻译人才的汇集 109

二、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翻译马列经典著作的主要机构、基本类别与重要特点 111

(一)翻译马列著作的主要机构 116

(二)翻译马列著作的基本类别 122

(三)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翻译马列著作的重要特点 128

三、延安知识分子群体传播马列经典著作的主要途径 134

(一)积极利用革命报纸、杂志 135

(二)依托专营图书出版机构 136

(三)借助机关团体与学校 140

四、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翻译与传播马列经典著作的社会影响 141

第三章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知识分子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宣传 143

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基础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43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反对各种错误思潮 144

(二)充分发挥研究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介作用 148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范式,实现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152

(四)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造性分析关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问题 154

二、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研究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径 156

(一)发表和出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述 156

(二)通过文化教育机构和重要学术研究团体 160

(三)借助于创作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 167

(四)以文艺宣传为重要载体 173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的当代价值 174

第四章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177

一、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端 177

(一)以马克思主义新哲学为指导,深刻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 179

(二)以马克思主义新哲学为指导,正确看待我国传统文化 182

(三)以马克思主义新哲学为指导,科学借鉴西方文化 184

(四)在批判地继承中西文化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与通俗化 186

二、延安知识分子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探讨 190

(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范式,突出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研究 190

(二)以理性、辩证的态度看待中国传统哲学 192

(三)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强调“古为今用”的目的 194

(四)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95

三、延安知识分子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途径 199

(一)精心译介和编辑马列哲学著作 199

(二)通过出版哲学研究著述,系统普及马克思主义新哲学 200

(三)参加新哲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新哲学指导中国革命实践 201

(四)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实践,步入有计划学习轨道 204

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点与评价 204

(一)把哲学研究与现实政治相结合,坚持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205

(二)把哲学研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继承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206

(三)哲学研究重视研究成果的借鉴与交流 207

(四)哲学研究重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贯通 210

第五章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 212

一、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影响因素 212

(一)马克思主义史家群体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主体条件 212

(二)对抗战救国时代主题的必然抉择,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直接因素 214

(三)中共中央对史学研究的重视和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内在动因 215

(四)马克思主义通俗史学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有效途径 216

二、延安时期史学机构的建立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播 220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机构的建立及其沿革 220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传播的基本途径 223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成果 232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体系建构 232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37

四、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基本特征 245

(一)把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实践相结合 245

(二)挖掘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吸收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247

(三)采取民族形式和通俗化语言,实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大众化 248

(四)充分发挥历史学的教育和借鉴功能 249

五、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功效评析 249

第六章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科技思想中国化 251

一、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251

(一)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 252

(二)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著作的译介和阐释 255

(三)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初步确立 258

(四)延安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与宣传 263

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评析 273

(一)构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体系,推动了新民主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273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过于强调文艺的“功利思想”和政治意识功能 275

三、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277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 278

(二)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初步确立 279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指导下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科技实践 281

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评析 288

(一)不但为边区经济建设和军事斗争作出贡献,而且成为实现中国工业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288

(二)通过科技实践为党培养了科技工作的后备人才,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89

(三)促进边区科技教育深入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体系 292

(四)普及科学思想,改变边区落后的思想面貌 293

第七章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 295

一、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学理性探讨 295

二、对毛泽东思想的系统研究与宣传 300

(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涵 300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302

三、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306

(一)科学认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306

(二)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贡献与作用 308

四、积极参与毛泽东著作的理论创作 309

五、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理论研究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与完善 312

(一)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丰富与完善 312

(二)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316

第八章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当代启示 322

一、制定和执行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 322

(一)正确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政治态度 323

(二)科学认识知识分子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324

(三)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加入革命队伍 326

(四)关心爱护和提拔重用知识分子 327

二、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 328

(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方面 329

(二)在培养干部人才及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329

(三)在边区工业发展和科技建设方面 333

(四)在促进边区文化教育发展方面 334

三、充分尊重和发挥知识分子群体的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源泉 336

(一)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337

(二)尊重知识分子的首创精神,善于汲取理论研究成果 338

四、重视理论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与专业化理论人才队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 341

(一)注重培养和发掘高素质理论人才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341

(二)积极创建发掘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理论人才队伍的体制与机制 344

附录 347

附录一:《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1942年5月2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颁发) 347

附录二:《一九四四年度各机关部队学校一般的生活及财政供给和节约标准》 350

附录三:《修正抗战期间图书杂志审查标准》(1938年7月21日,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委会第86次常务会议通过) 353

附录四:《修正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公布) 354

附录五:《战时出版品审查办法及禁载标准》(1944年6月20日, 国民政府公布) 356

附录六:《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译本年表(修订稿)》 (1937—1943) 359

附录七:《列宁著作中译本年表(修订稿)》(1937—1945) 361

附录八:《原延安中央研究院各研究室的计划》 363

附录九:《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同时亦适用于各地)》(1941年12月1日) 385

附录十:《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本决定同时亦适用于各抗日根据地)》(1941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 390

参考文献 394

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