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
一、问题提出 1
二、研究意义 3
第二节 文献及理论综述 4
一、关于公共冲突产生、发展和应对的研究 4
二、关于冲突升级相关致因的研究 13
三、既有研究对解释当代中国公共冲突的贡献与不足 18
第三节 概念阐述与理论选择 21
一、概念阐述 21
二、理论选择 30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范围及方法 33
一、基本思路 33
二、研究范围 34
三、研究方法 34
第一章 当代公共冲突的结构性起因 36
第一节 当代公共冲突频发的结构性原因 36
一、利益分化与群体间冲突 36
二、公权腐化与官民间冲突 39
第二节 化解公共冲突的体制内途径及其限度 45
一、司法途径 46
二、行政复议 51
三、信访途径 52
四、社会途径 55
第三节 群体怨恨的“街头式”表达 56
一、群体怨恨的“街头式”表达为什么有效 56
二、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状况 60
三、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 64
第二章 公共冲突升级模型:回顾与构建 68
第一节 关于冲突升级模型的已有研究 68
一、竞争者—防御者模型 68
二、冲突螺旋模型 69
三、结构转换模型 71
四、冲突过程的五阶段模型 76
五、冲突升级九阶段模型 78
第二节 已有模型对当代中国公共冲突升级的解释力分析 83
一、当代中国公共冲突事件的特殊性 83
二、已有模型对公共冲突事件的有益启示 87
三、已有模型对当代中国公共冲突的解释限度及原因 89
第三节 公共冲突升级的“四元素互动对抗性三阶递增模型” 93
一、主观四元素及其对冲突升级的影响 93
二、公共冲突升级的过程及致因 104
三、主体间因素及其在冲突升级过程中的作用 108
第三章 和平抗议的产生、发展与突破 112
第一节 和平抗议的产生与发展 112
一、和平抗议的基本界定及主体类型分析 112
二、和平抗议者的主观结构 116
三、和平抗议中的领导与动员 118
四、和平抗议的客观行为集合 124
第二节 和平抗议状态下诉求实现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130
一、和平抗议的主要功能 130
二、和平抗议的功能局限 133
第三节 从和平抗议到有限阻碍的冲突升级 136
一、价值对立的形成与信任关系的恶化 137
二、对抗意志的强化与升级风险的突破 142
三、主体间互动及冲突升级能量的聚集 144
四、对抗资源的动员、积聚与使用 145
第四章有限阻碍的产生、实施与恶化 148
第一节 有限阻碍及其行为逻辑 148
一、有限阻碍的基本界定及其与和平抗议的区分 148
二、有限阻碍抗议者的主观心理分析 151
三、有限阻碍抗议的客观行为形式 154
四、自力救济与他力救济:两种有限阻碍的路径 157
第二节 有限阻碍状态下的诉求实现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160
一、有限阻碍状态下诉求实现的可能性 160
二、有限阻碍的功能限度分析 163
第三节 情绪与情境:从有限阻碍到暴力对抗的关键 167
一、暴力行为的主体分析 167
二、暴力行为的情境分析 171
三、群体性事件中的愤怒、狂欢与攻击 174
第五章 群体暴力的形成、扩散与控制 177
第一节 群体性事件中的暴力 177
一、群体性事件中暴力对抗的基本界定 177
二、群体性事件中暴力对抗的基本特征 179
三、暴力对抗的主要形式及其内在逻辑 180
第二节 抗议方式的效仿与群体暴力的扩散 183
一、从系列杀童案看抗议方式的效仿性 184
二、群体暴力扩散的致因及其作用途径 186
第三节 群体性事件中的暴力控制 191
一、政府合法暴力的五个层次及其适用 192
二、群体事件中合法暴力的使用原则及边界 197
三、注重消减暴力使用的消极影响 200
第六章 公共冲突升级的动态性分析 202
第一节 抗争行为的起始点分析 202
一、抗争行为起始点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 202
二、十种典型的群体性事件及其起始点分析 204
三、对群体性事件的网络随机查询及分析(2005~2010) 212
第二节 公共冲突升级中的阶段跳跃 218
一、从和平抗议到暴力对抗的跳跃 218
二、实现阶段跳跃的两种基本路径 226
第七章 公共冲突治理:困境、成因与对策 229
第一节 当代中国公共冲突治理的困境 229
一、战略困境 229
二、信任困境 234
三、策略困境 238
四、问责困境 243
第二节 公共冲突治理困境的成因 245
一、公共冲突治理三个层次间的混淆与误用 245
二、不同层级间政府冲突治理体系的不协调 250
三、冲突化解中民间主体的缺位及其功能的缺失 252
第三节 改善抗争者主观方面的应对举措 253
一、认知的改善 253
二、情绪的缓和 255
三、意志的良化 260
四、价值的重塑 261
第四节 改善抗争者主体间互动的应对举措 264
一、注意空间及符号性建筑对促进民众聚集的意义 264
二、注意特殊时间点及其在民众中的动员意义 266
三、谨慎对待抗争行为的领导者 267
第五节 完善公共冲突管理的五大机制建设 269
一、公共冲突管理的五大机制 269
二、公共冲突管理五大机制的平衡发展 274
结语 275
参考文献 280
后记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