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温病 1
第二章 卫分证 3
一、卫分证的本质 3
二、卫分证的治疗规律与用药特点 8
三、如何恢复肺之宣降功能 10
四、卫分证的治疗禁忌 17
(一)禁用辛温发汗 18
(二)禁用辛寒清气 19
(三)禁用苦寒清热泄火 22
(四)禁用甘寒滋腻 23
五、卫分兼证的治疗方法 24
(一)兼湿 25
(二)兼食滞 25
(三)兼阴虚 30
六、邪尚在卫分的诊断根据 32
七、银翘散的剂型及疗效分析 34
八、芦根的宣肺功能 36
九、肺热发疹的治疗 37
十、卫分证误治处理 40
十一、误治后的热势“上冲”现象 42
十二、选案分析 44
(一)过用辛凉,邪热内陷(赵绍琴医案) 44
(二)风热邪郁肺卫(董建华医案) 48
(三)风热郁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50
(四)风温误补致死(雷少逸医案) 51
第三章 气分证 52
一、手太阴肺传足阳明胃的规律 52
二、栀子豉汤证与火郁发之 53
三、栀子豉汤致吐的机理 59
四、胸膈郁热的发展规律 61
五、郁热证与火热证的区别 62
六、热饮的宣郁清热化饮法 64
七、少阳郁热的清宣方法 67
八、无形热盛与达热出表 69
九、白虎加人参汤可用党参易人参 72
十、温热致腑实 73
十一、肠热下利与误治 75
十二、栀子豉汤与升降散的宣郁作用 77
十三、输转气机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81
十四、选案分析 84
(一)春温气热内盛(董建华医案) 84
(二)肠热下利(赵绍琴医案) 86
(三)暑温过服大寒致变(雷少逸医案) 88
第四章 营分证 90
一、营分证的特点 90
二、营分证的形成及基本类型 91
三、热陷心包证的形成与诊断 95
(一)形成 95
(二)热陷心包必有痰蒙 96
(三)治疗 98
四、透热转气的概念和方法 99
(一)透热转气的概念 99
(二)透热转气的方法 103
五、清宫汤、清营汤的适应证 115
六、治疗营分证的方剂组成规律 117
七、如何判断营热是否外透 119
八、选案分析 121
(一)阴伤邪热入营(赵绍琴医案) 121
(二)疹毒内陷(董建华医案) 126
(三)卫分证误用汗下致热陷心包 127
第五章 血分证 129
一、血分证的“耗血”与“动血” 129
二、动血的类型及治法 132
(一)血热动血 132
(二)郁热动血 133
三、凉血与散血 136
四、动风证中邪热有深浅之别 139
五、选案分析 142
(一)郁热动血(赵文魁医案) 142
(二)热盛动血(金子久医案) 144
(三)热耗真阴(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145
第六章 卫气营血治法和辨舌关键 147
第七章 湿热病与三焦辨证 153
一、湿邪的产生及其犯人的途径 153
二、温热夹湿与湿温的形成 154
三、温热夹湿的特点与治法 157
四、湿温病的特点 165
五、祛湿必须宣畅三焦 167
(一)如何开上 168
(二)如何畅中 173
(三)如何渗下 179
六、湿温病治疗与饮食禁忌 182
七、分解湿热 187
八、关于湿热入营血 188
九、湿温病的误治处理 190
十、选案分析 193
(一)过用寒凉,冰伏邪气(赵绍琴医案) 193
(二)湿阻三焦(柳宝诒医案) 194
(三)误补致死(王孟英医案) 196
第八章 卫气营血与三焦证候的本质 197
一、关于卫气营血与三焦证候本质的认识 197
二、卫气营血与三焦证的关系与区别 202
三、卫气营血与三焦证的治疗规律 203
第九章 不必提倡寒温统一 205
第十章 用温病的辨证方法治疗杂病 210
一、温病的方法为什么能治杂病 210
二、证型分类与验证 213
(一)热郁证 214
(二)湿郁证(包括痰湿证) 222
(三)湿阻热郁证 229
附录A 肿瘤的临床治疗与思考 241
一、临床观察与思考 241
二、一个临床病例的启示 243
三、癌症的基本证型、治疗与思考 244
四、有关癌症转移诊断的探索 247
五、关于肿瘤血道转移的理解 248
六、附案 249
附录B 赵绍琴教授治疗温病的几个关键问题 253
一、病邪在表切忌寒凉滋腻 253
二、祛湿定要宣畅三焦 255
三、清营透热必宣畅气机 258
四、始终注意饮食宜忌 259
附录C 赵绍琴教授治疗湿温病的经验 261
一、对湿温病的认识 261
二、关于湿温病的临床特点 262
三、关于湿温病的治疗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