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生命的敬礼 1
导读:历史的记忆 1
我的北川兄弟 2
坚强的都江堰 4
青川依然挺立 6
四川人敢与地震“雄起” 8
老谢,您在哪里? 10
绵竹灾区的那些人和事 11
“亡命”记者杨卫华 14
“敬礼娃娃”背后的故事 17
马公乡的窝钳沟太惨了 20
地震幸存者说“太幸运了!” 21
“白求恩”重现灾区 23
感谢最可爱的人,解放军 25
“余震中心”的感悟多 27
身居危楼算“震速” 29
去震中汶川度假如何? 30
目睹对口援建者的风采 33
北川,今天是你5岁生日 35
北京,始终聚焦灾区 37
送战友,泪雨交加 39
一定要把北川建设好! 41
成都,请说出您的力量 45
中篇 人民的力量 51
导读:震不垮的广元人 51
在河心岛的日子 52
省领导的亲切关怀 54
出自帐篷的震情词 60
工作组组长的广元行 64
悠悠帐篷情 69
夜宿青川 71
雄关作证 73
余震“集中区”的神奇 76
地震震出“青川大佛” 79
那些住过渡房的父老乡亲 81
探望受伤的鼓城山 83
我向青联委员报告 86
从灾区走向奥运会开幕式 87
救灾与奥运同时推进 90
论四川移民文化 91
中秋节的祝福 95
《前方后方》的故事 97
增爱,来自东方的温暖 99
百日攻坚,四川在废墟站起——汶川大地震100天纪念 103
新年来自燕子村的喜讯 109
跨越灾难,走向未来——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 111
下篇 行进的思考 117
导读:巨灾启示未来 117
震灾考量民族素质 118
总书记和总理的深情握手 119
汶川特大地震的救灾难点 121
攻克唐家山堰塞湖的启示 132
灾后重建应发挥市场作用 141
建设新汶川,需要新理念 142
用好“政策”这个最大资源 147
“要让挂职干部有职有权有活干”——对话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后强 150
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民生放首位——央视新闻频道直播专访实录 152
建住房,发棉衣,确保灾区群众过冬——央视经济频道《坚定信心促发展》专访实录 155
重建机遇:灾后成都发展新格局 158
彭州市灾后科学重建做法 165
大地震可能带来总部经济大发展 175
四川生态建设的“抛物线模型” 181
川粤港澳合作的“金钥匙”模式 189
在重建家园中推进“高地”建设 199
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椭圆理论” 202
抗击危机的“机动帆船”理论 207
把握金融危机“六大定律” 213
用发展的眼光透视抗震救灾工作——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驻广元工作组总结(摘录) 216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