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精神病学的概念 1
第二节 精神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3
第三节 精神病学的发展简史与展望 6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8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 8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病理机制 9
第三章 症状学 17
第一节 概述 17
第二节 常见的精神症状 17
第三节 常见精神障碍综合征 32
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和诊断 34
第一节 医患关系 34
第二节 精神检查中的一般原则 34
第三节 病史采集 36
第四节 精神状况检查 38
第五节 躯体检查与特殊检查 39
第六节 精神科诊断过程 39
第七节 心理测验及其临床应用 40
第八节 精神科病历书写 40
第五章 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44
第一节 概述 44
第二节 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系统 45
第三节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46
第四节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47
第六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50
第一节 概述 50
第二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53
第三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62
第七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67
第一节 概述 67
第二节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69
第三节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73
第四节 镇静催眠药所致精神障碍 78
第五节 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 79
第八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83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83
第二节 妄想性精神障碍 88
第三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89
第四节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89
第九章 心境障碍 91
第一节 抑郁障碍 91
第二节 双相障碍 97
第十章 神经症性障碍 103
第一节 概述 103
第二节 恐怖性焦虑障碍 105
第三节 惊恐障碍 107
第四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 108
第五节 强迫性障碍 110
第六节 躯体形式障碍 113
第七节 神经衰弱 115
第十一章 分离性障碍 117
第一节 概述 117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118
第三节 临床表现 119
第四节 病程和预后 121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122
第六节 治疗和预防 123
第十二章 应激相关障碍 126
第一节 概述 126
第二节 应激相关障碍 128
第十三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134
第一节 概述 134
第二节 进食障碍 134
第三节 睡眠障碍 141
第四节 性功能障碍 147
第十四章 人格障碍 156
第一节 概述 156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156
第三节 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 157
第十五章 性心理障碍 167
第十六章 精神科急诊和联络会诊 172
第一节 精神科急诊 172
第二节 精神科联络会诊 179
第十七章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 185
第一节 概述 185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185
第三节 儿童青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 192
第十八章 躯体治疗 206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206
第二节 抗抑郁药物 212
第三节 心境稳定剂 216
第四节 抗焦虑药物 218
第五节 物理治疗 220
第十九章 心理治疗 222
第一节 概述 222
第二节 精神分析 225
第三节 行为治疗 226
第四节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230
第五节 认知-行为治疗 231
第六节 人际心理治疗 236
第七节 家庭治疗 238
第八节 森田治疗 240
第九节 生物反馈治疗 241
第二十章 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245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预防 245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康复训练 246
第三节 工娱治疗 251
第四节 音乐疗法 252
第二十一章 精神障碍和法律相关问题 255
第一节 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255
第二节 民事行为能力评定 257
第三节 其他相关法律问题 257
第四节 精神科临床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259
主要参考文献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