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 1
高句丽王陵分布图 1
高句丽王陵统鉴辑要 1
高句丽王陵分期演进图示 1
高句丽故国国冈王陵承嗣关系示意图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高句丽王陵的文献记载 1
第二节 高句丽王陵的研究状况 1
第三节 系统考鉴高句丽王陵的客观条件 2
第四节 高句丽王陵的研究对象 2
第五节 本次高句丽王陵的研究目标 2
第二章 高句丽王陵的地名解读 4
第一节 地名解读的依据 4
(一)准确地理解文献记载 4
(二)科学地判定地理方位 4
(三)详尽地了解地貌特征 5
(四)具体地掌握地名沿革 5
第二节 高句丽时期忽本和国内地区的川、谷、原、冈、壤 5
(一)“忽本”与“卒本川” 5
(二)“故国”即国内城,包括丸都山城 6
(三)“故国”之“谷”“川”“原”“冈”“壤” 9
第三节 “豆谷”即“通沟” 10
第四节 高句丽京畿地区地名总体解读 11
第三章 高句丽王陵的实地调查 13
第一节 地貌特征调查 14
第二节 补充王陵调查 15
第三节 相关遗迹调查 15
第四节 王陵遗物调查 16
第四章 高句丽王陵的考古编年 17
第一节 高句丽王陵的分布特征 17
第二节 高句丽王陵的形制与结构 18
(一)辽宁桓仁“望江楼”4号墓 18
(二)集安禹山0000号墓 19
(三)集安麻线0626号墓 19
(四)集安麻线石庙子石窟 21
(五)集安麻线2381号墓 21
(六)集安七星山0871号墓 22
(七)集安麻线2378号墓 24
(八)集安山城下砖厂片36号墓 25
(九)集安禹山2110号墓 26
(十)集安禹山0043号墓(临江墓) 27
(十一)集安蒿子沟墓地1号墓 28
(十二)集安山城下砖厂0001号墓 30
(十三)集安七星山0211号墓 32
(十四)集安麻线2100号墓 34
(十五)集安麻线0500号墓(西大墓) 36
(十六)集安禹山0992号墓 37
(十七)集安麻线1000号墓(千秋墓) 39
(十八)集安禹山0540号墓 42
(十九)集安禹山0541号墓(太王陵) 44
(二十)集安禹山0001号墓(将军坟) 50
(二十一)集安禹山2115号墓 58
(二十二)集安禹山2101号墓(五盔坟1号墓) 58
(二十三)集安禹山2102号墓(五盔坟2号墓) 59
(二十四)集安禹山2114号墓 60
(二十五)集安禹山2113号墓(四神墓) 60
(二十六)集安禹山2103号墓(五盔坟3号墓) 61
(二十七)集安禹山2104号墓(五盔坟4号墓) 62
(二十八)集安禹山2105号墓(五盔坟5号墓) 63
第三节 高句丽王陵的分期与演进 64
第五章 高句丽王陵的定位标准 69
第一节 确立高句丽王陵定位标准的必要性 69
第二节 高句丽王陵的定位标准 69
(一)地理位置符合文献的记载 69
(二)通过墓葬形制、结构、遗物所反映的墓葬编年与本王在位的年代相吻合 69
(三)墓葬的规模与本王在位时的国力及综合条件相当 70
(四)有无瓦与瓦当要具体对待 70
(五)陪坟、祭台等相关遗迹关系紧密 70
(六)出土器物符合本王特征 70
第三节 高句丽王陵定位标准的相对性 71
第六章 高句丽王陵的分类比对 72
第一节 积石墓王陵的分类比对 72
(一)文献有记载、考古有依据、研究意见无分歧的确认5座 72
(二)文献有记载、与地名标志吻合、符合考古编年的确认10座 72
(三)文献无葬地记载、考古编年与本王在位年代吻合的确认2座 72
(四)文献有记载、地名特征不明显、根据考古编年和相关遗迹最后确认2座 73
第二节 闵中王葬于石窟 73
第三节 将军坟的墓主人长寿王率开回葬故国祖茔之先河 73
第四节 迁都平壤后的8位王的王陵确认问题 77
(一)集安五盔坟一带是故国祖茔王陵区 77
(二)宝藏王葬于西安灞东 79
第五节 大阳王 80
第六节 封土墓王陵的分类比对 80
第七章 高句丽王陵的考证定位 81
第一节 28位王之陵 81
(一)东明王陵 81
(二)琉璃明王陵 86
(三)大武神王陵 90
(四)闵中王石窟 93
(五)慕本王陵 95
(六)太祖大王陵 97
(七)次大王陵 99
(八)新大王陵 101
(九)故国川王陵 105
(十)山上王陵 107
(十一)东川王陵 110
(十二)中川王陵 116
(十三)西川王陵 118
(十四)烽上王陵 121
(十五)美川王陵 123
(十六)故国原王陵 127
(十七)小兽林王陵 136
(十八)故国壤王陵 138
(十九)好太王陵 141
(二十)长寿王陵 146
(二十一)文咨明王陵 150
(二十二)安臧王陵 152
(二十三)安原王陵 154
(二十四)阳原王陵 156
(二十五)平原王陵 158
(二十六)婴阳王陵 161
(二十七)荣留王陵 164
(二十八)宝藏王陵 166
第二节 大阳王陵 168
第三节 重要墓葬与重要遗址 169
(一)明临答夫墓 169
(二)于氏墓 171
(三)助多墓 172
(四)集安东台子遗址 174
(五)集安民主遗址 176
(六)集安双安小城 177
(七)集安良民古城及古墓群 179
第八章 高句丽王陵定位的系统思考 182
第一节 工作过程的简要回顾 182
第二节 高句丽王陵统鉴辑要 183
第三节 高句丽王陵分期演进图示 183
第四节 高句丽故国国冈王陵承嗣关系示意图 184
第五节 几点带有规律性的新认识 184
(一)古文献记载的王陵葬地名称与现代地名必有某种联系 184
(二)王陵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和生态性,尽在山之阳、江之阳 184
(三)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最好的材料、最新的器物、最高水平的壁画必先用于王陵 185
(四)王之封号与葬地具有内在联系和承嗣关系 185
(五)王陵分期演进不仅体现在墓葬型制、结构上,同时也体现在分区和相关遗迹中 185
第九章 深入研究高句丽王陵的初步展望 186
附卷 187
好太王碑杂识及碑文考笺&张福有 187
集安禹山3319号墓卷云纹瓦当铭文识读与研究&张福有 193
集安良民高句丽遗迹调查&孙仁杰 迟勇 203
鸭绿江上游右岸考古调查&孙仁杰 迟勇 张殿甲 210
高句丽第一个平壤城在集安良民即国之东北大镇——新城&张福有 218
高句丽平壤东黄城考&张福有 226
洛阳、西安出土北魏与唐高句丽人墓志及泉氏墓地&张福有 赵振华 233
唐代泉氏家族墓地不在集安在洛阳令人信服&李健才 254
高句丽贵族有回葬旧茔之习俗集安五盔坟应为王陵&李殿福 255
高句丽泉氏墓地调查及其价值&耿铁华 257
从泉氏墓志墓地看高句丽的回葬&孙仁杰 261
泉氏家族世系及其事略&梁志龙 264
朱蒙所葬之“龙山”及太王陵铜铃“崚”字考&张福有 孙仁杰 迟勇 271
豆谷、豆谷离宫及琉璃明王陵&张福有 孙仁杰 迟勇 276
集安蒿子沟墓地调查与东川王陵考&张福有 迟勇 孙仁杰 281
主要参考文献 286
高句丽王陵考大事记 288
后记&张福有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