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 1
第一节 中医药科室建设 1
第二节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2
第三节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3
第四节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 4
第五节 中医医疗 5
第六节 中医康复 9
第七节 中医药健康教育 10
第二章 社区医生必须掌握的中医药基础知识 13
第一节 中医理论基本知识 13
第一部分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13
第二部分 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15
第三部分 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的致病特点 22
第四部分 痰饮、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27
第五部分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变化 29
第二节 中医诊断基本知识 36
第一部分 四诊 36
第二部分 辨证 41
第三节 中药基本知识 49
第一部分80种常用中药 49
1.麻黄 49
2.桂枝 49
3.白芷 49
4.荆芥 49
5.防风 49
6.羌活 50
7.薄荷 50
8.柴胡 50
9.葛根 50
10.菊花 50
11.桑叶 50
12.淡竹叶 51
13.石膏 51
14.黄柏 51
15.黄连 51
16.黄芩 51
17.板蓝根 52
18.金银花 52
19.赤芍 52
20.地黄 52
21.青蒿 52
22.大黄 53
23.番泻叶 53
24.独活 53
25.藿香 53
26.厚朴 54
27.赤小豆 54
28.灯心草 54
29.茵陈 54
30.陈皮 54
31.枳实 55
32.稻芽 55
33.鸡内金 55
34.莱菔子 55
35.麦芽 55
36.山楂 55
37.白茅根 56
38.艾叶 56
39.三七 56
40.川芎 56
41.丹参 56
42.益母草 57
43.川贝母 57
44.百部 57
45.桔梗 57
46.灵芝 57
47.酸枣仁 58
48.天麻 58
49.钩藤 58
50.白术 58
51.大枣 58
52.党参 59
53.甘草 59
54.红参 59
55.黄芪 59
56.山药 59
57.太子参 59
58.西洋参 60
59.巴戟天 60
60.补骨脂 60
61.冬虫夏草 60
62.杜仲 60
63.蛤蚧 60
64.核桃仁 61
65.鹿茸 61
66.肉苁蓉 61
67.阿胶 61
68.白芍 61
69.当归 61
70.何首乌 62
71.龙眼肉 62
72.百合 62
73.北沙参 62
74.鳖甲 62
75.龟甲 62
76.何首乌 63
77.黄精 63
78.麦冬 63
79.石斛 63
80.莲子 63
第二部分中药饮片的煎煮法 64
第三部分50首常用代表方剂 64
1.麻黄汤 64
2.桑菊饮 65
3.银翘散 65
4.败毒散 65
5.大承气汤 65
6.温脾汤 65
7.小柴胡汤 66
8.四逆散 66
9.半夏泻心汤 66
10.白虎汤 66
11.黄连解毒汤 66
12.导赤散 66
13.玉女煎 67
14.新加香薷饮 67
15. 六一散 67
16.理中丸 67
17.四逆汤 67
18.葛根黄芩黄连汤 67
19.四君子汤 68
20.补中益气汤 68
21.四物汤 68
22.八珍汤 68
23.一贯煎 68
24.肾气丸 68
25.朱砂安神丸 69
26.酸枣仁汤 69
27.牛黄清心丸 69
28.玉屏风散 69
29.真人养脏汤 69
30.完带汤 69
31.越鞠丸 70
32.半夏厚朴汤 70
33.苏子降气汤 70
34.定喘汤 70
35.桃核承气汤 70
36.补阳还五汤 70
37.生化汤 71
38.小蓟饮子 71
39.川芎茶调散 71
40.羚角钩藤汤 71
41.杏苏散 71
42.百合固金汤 71
43.平胃散 72
44.三仁汤 72
45.五苓散 72
46.二陈汤 72
47.三子养亲汤 72
48.枳实导滞丸 73
49.乌梅丸 73
50.仙方活命饮 73
第四部分50种社区常用中成药 73
1.感冒清热颗粒 73
2.银翘解毒丸 74
3.小柴胡片 74
4.玉屏风颗粒 74
5.保济丸 74
6.藿香正气水 75
7.麻仁润肠丸 75
8.牛黄解毒丸 75
9.双黄连口服液 75
10.众生丸 76
11.穿心莲片 76
12.桂附理中丸 76
13香砂养胃丸 77
14.蛇胆陈皮散 77
15.蛇胆川贝散 77
16.小儿咳喘灵颗粒 77
17.蛤蚧定喘丸 78
18.清开灵口服液 78
19.安宫牛黄丸 78
20.金锁固精丸 79
21.补中益气丸 79
22.香砂六君丸 79
23.六味地黄丸 79
24.四神丸 80
25.生脉饮 80
26.天王补心丸 80
27.三七片 80
28.复方丹参片 81
29.速效救心丸 81
30.通心络胶囊 81
31.逍遥丸 82
32.胃乃安胶囊 82
33.保和丸 82
34.大活络丸 83
35.复方金钱草颗粒 83
36.消炎利胆片 83
37.化痔栓 84
38.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84
39.益母草膏 84
40.乌鸡白凤丸 85
41.乳核散结片 85
42.障眼明片 85
43.石斛夜光丸 86
44.鼻炎康片 86
45.双料喉风散 86
46.喉疾灵胶囊 87
47.六神丸 87
48.伤科接骨片 88
49.正骨水 88
50.湿毒清胶囊 88
第三章 社区医生必须掌握的中医基本技能 89
第一节60个常用腧穴 89
1.列缺 90
2.少商 90
3.商阳 90
4.合谷 90
5.手三里 90
6.曲池 90
7.肩髃 90
8.迎香 90
9.颊车 90
10.下关 91
11.头维 91
12.天枢 91
13.梁丘 91
14.足三里 91
15.上巨虚 91
16.下巨虚 91
17.内庭 91
18.三阴交 91
19.地机 91
20.阴陵泉 91
21.血海 91
22.后溪 92
23.天柱 92
24.风门 92
25.肺俞 92
26.脾俞 92
27.胃俞 92
28.肾俞 92
29.大肠俞 92
30.关元俞 92
31.秩边 92
32.委中 92
33.承山 92
34.昆仑 93
35.至阴 93
36.太溪 93
37.水泉 93
38.内关 93
39.肩髎 93
40.外关 93
41.关冲 93
42.瞳子髎 93
43.率谷 93
44.风池 93
45.环跳 93
46.阳陵泉 94
47.太冲 94
48.关元 94
49.神阙 94
50.中脘 94
51.大椎 94
52.百会 94
53.印堂 94
54.水沟 94
55.承浆 94
56.太阳 94
57.眉弓(鱼腰) 94
58.耳尖 95
59.夹脊 95
60.膝眼 95
第二节 针灸技术 95
第三节 推拿技术 108
第四节 刮痧技术 110
第五节25个常见病简单治疗操作 112
第六节 其他疗法 120
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4批中医适宜技术项目 121
第四章 特定人群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与中医体质辨识 125
第一节 中医治未病保健古训 125
第二节 社区老年人中医保健方案 127
第三节 社区妇女中医保健方案 130
第四节 社区儿童中医保健方案 132
第五节 社区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 134
第六节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国家标准) 135
第五章 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诊疗常规 146
第一节 感冒 146
第二节 咳嗽 148
第三节 喘证 151
第四节 哮病 155
第五节 眩晕 157
第六节 胃痛 160
第七节 痢疾 163
第八节 呕吐 165
第九节 泄泻 167
第十节 头痛 170
第十一节 痹证 173
第十二节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176
第十三节 淋证 180
第十四节 水肿 182
第十五节 中风后遗症 184
第十六节 面瘫 187
第十七节 漏肩风 190
第十八节 牙痛 192
第十九节 中暑 194
第二十节 湿疹 197
第二十一节 蛇窜疮、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200
第二十二节 月经不调 203
第二十三节 痛经 208
第二十四节 带下病 210
第二十五节 小儿泄泻 211
第二十六节 积滞 215
第二十七节 遗尿 217
第二十八节 麻疹 219
第二十九节 痄腮 221
第三十节 水痘 223
第六章 社区常见病协定方 226
第七章社区慢性病中医药健康管理 231
第一节 眩晕(高血压病) 231
第二节中风病(脑血管意外) 236
第三节痴呆(老年期痴呆) 243
第四节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病) 248
第五节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252
第六节 消渴(糖尿病) 258
第七节骨质疏松(骨痿) 264
第八章 社区中医药康复 272
第一节中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策略 272
第二节伤残的中医康复治疗策略 279
第九章社区中医药政策文件汇编 283
第一节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工作管理办法 283
第二节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检查评估方案 285
第三节 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 287
第四节 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检查评估细则 291
第五节 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 297
第六节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的通知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