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编 执政党指导思想论述 3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 3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2
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 32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基本经验 46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59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9
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 80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一个历史过程 92
试论邓小平的世界历史眼光 10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再认识 115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层次思考 130
“抓住机遇”是邓小平重要的历史哲学思想 142
关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153
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168
把握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理性特征——学习邓小平的有关论述 180
忧患意识是一种精神动力 190
精神文明建设该从何抓起 196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5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205
返本开新,服务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主题——对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思考 215
马克思的启示: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走向历史的深处 226
要正确评价恩格斯的理论贡献 242
学习毛泽东的科学预见思想——兼论超前认识的主、客体依据 250
对辩证法与认识论统一的可贵探究 263
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论列宁在实践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四大理论观点变化 277
列宁十月革命后对“左”的倾向的斗争 295
从列宁批判马哈伊斯基主义谈知识分子问题 321
重评斯大林的列宁主义定义 335
对苏联兴亡的历史理性思考 348
论列宁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359
列宁论哲学上的中间路线 375
应当重视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的研究 393
要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 404
真理标准研究中应当重视的两个理论问题 416
论弘扬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功能 427
第三编 经济哲学探讨 441
经济哲学在我国的缘起 441
经济哲学是经济学与哲学发展融合和变革的产物 448
论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和一般研究思路 467
试论经济哲学的基本范畴研究 491
我国经济哲学应重视对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 503
论哲学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517
破解社会生活中的“斯芬克司之谜”——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思考 526
打造“诚信社会”——关于经济伦理视野的思考 540
第四编 统一战线理论思考 551
试论新时期特大城市的政协工作 551
人民政协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6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对新世纪统战理论研究的若干断想 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