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安全性及管理法规》PDF下载

  • 购买积分:2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秦钰慧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22167705
  • 页数:10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适应化妆品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主要介绍国内外化妆品法规管理的模式和经验,以及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原则和方法、功效性评价方法和机理。本书可供化妆品企业技术人员,化妆品检验、监督、管理相关人员阅读,亦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参考用书。

第一篇 各国化妆品法规 2

第一章我国化妆品监管与法规 2

第一节 我国化妆品监管概况 2

一、化妆品定义 2

二、化妆品分类 2

三、监管制度 2

四、部门分工 2

五、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3

第二节 我国化妆品监管法规 4

一、行政法规 4

二、部门规章 5

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要规范性文件 5

四、相关国家标准与技术规范 13

参考文献 14

第二章美国化妆品的法规和安全性 15

第一节 概述 15

一、美国化妆品法规的历史 15

二、法规的实施和监控 16

三、重要的定义 16

四、监管化妆品的基本管理方式 17

第二节 化妆品成分预期用途的安全性 17

一、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禁止和限制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成分 17

二、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准许的色素添加剂 18

三、化妆品原料评价 21

四、确保化妆品人体安全性的通常方法 21

第三节 化妆品的标签和宣称 28

一、化妆品的预期用途必须与化妆品定义相一致 28

二、化妆品的标签标识及正确地宣传 28

第四节 化妆品的质量保证 31

一、化妆品产品必须符合规定 31

二、不合格化妆品的召回 32

第五节 化妆品需要遵循所有相关法律 32

一、防篡改包装 32

二、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32

三、对气雾剂的规定 33

四、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 33

五、消费品安全改进法(CPSIA) 33

六、进口到美国产品 34

七、从美国出口产品 34

八、美国各州的法规 34

第六节 美国的化妆品-药品 35

一、柜台销售药品(OTC) 35

二、中国特殊用途化妆品在美国可能的监管分类 37

三、化妆品-药品的法规要求 37

参考文献 40

第三章欧盟化妆品法规 42

第一节 概述 42

一、法规的首要目标和基本考虑 42

二、制定法规的历史 43

第二节 化妆品的定义及投放市场的要求 44

一、化妆品的定义 44

二、化妆品投放市场的条件 46

第三节 对欧盟市场上市的化妆品监管 52

一、成员国的监管义务 52

二、行政管理的合作 53

三、经销商的管理义务 53

四、化妆品的可追溯性 53

五、分析方法 54

六、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 54

第四节 消费者的信息 55

一、标签 55

二、化妆品成分国际命名名称(INCI)和成分字典或术语表 57

三、获取公众信息 57

四、产品宣称 57

第五节 对化妆品成分的规定 58

一、附录Ⅱ:化妆品中的禁用成分 59

二、致癌、致突变或生殖毒性物质(CMR) 59

三、附录Ⅲ:限用成分清单 60

四、附录Ⅳ:着色剂准用清单 60

五、附录Ⅵ:防腐剂准用清单 61

六、附录Ⅶ:保护皮肤的防晒剂清单 61

七、纳米材料 61

八、国家批准和保护条款 62

九、附录中添加新成分的审批 62

第六节 禁止对化妆品或化妆品成分进行动物试验 63

参考文献 64

第四章日本的化妆品法规与管理 65

第一节 日本化妆品法规的变迁 65

一、日本最初的卫生制度——“医制” 65

二、明治~昭和初期的医药品、医药部外品以及化妆品的法律管理 65

三、旧药事法的制定 66

四、新药事法 66

五、平成13年(2001年)有关化妆品的药事法制度的修改 66

六、平成14年(2002年)药事法关于化妆品制度的修改 84

第二节 关于日本化妆品、医药部外品的品质及安全管理 84

一、制造业者的遵守事项 85

二、关于制造销售业 86

三、关于副作用等的报告系统 87

四、关于医药部外品的管理 87

第三节 关于化妆品的标示 88

一、化妆品、医药部外品的主要标示 88

二、每种化妆品应标示的使用注意事项 88

三、其他相关术语的标示 88

第四节 化妆品规定的国际协调 89

一、国际协调的必要性 89

二、日本、美国和EU规定的差异 89

三、今后化妆品规定的国际化协调 90

参考文献 90

第五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化妆品法规 91

第一节 加拿大化妆品相关法规 91

一、法律法规概述 91

二、化妆品的定义 91

三、化妆品的安全性 91

四、化妆品标签标识规定 92

五、进口化妆品相关要求 95

六、化妆品的市场销售 95

七、其他特殊规定 96

第二节 韩国化妆品相关法规 96

一、法律法规概述 96

二、化妆品的定义 97

三、化妆品的安全性 97

四、标签标识、广告相关规定 99

五、机能性化妆品的管理 101

六、化妆品制造、流通 102

第三节 东盟化妆品相关法规 103

一、法规概述 103

二、化妆品的定义和范围 106

三、化妆品的安全性 106

四、化妆品标签标识相关规定 113

五、东盟化妆品备案要求 115

六、化妆品进出口的一般要求 116

七、东盟化妆品良好操作规范指南 117

八、东盟和其他国际化妆品组织的合作 117

参考文献 118

第六章美国口腔护理产品法规 119

第一节 概述 119

一、口腔护理产品的功效宣传及其管理 119

二、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和《FD&C法案》的发展历史 120

三、OTC药品评价工作的概况 121

四、新药批准程序 122

第二节 牙膏和漱口水的管理法规 123

一、牙膏作为OTC药品和化妆品结合产品管理的法规 123

二、漱口水作为OTC药品和化妆品结合产品管理的法规 128

三、牙膏和漱口水作为化妆品管理的法规 130

第三节OTC药品-化妆品的标签要求 131

一、概述 131

二、OTC药品标签的构成 132

三、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标签要求 132

四、非食品和药品管理局(Non-FDA)的标签要求 137

第四节 口腔护理医疗器械和医疗器械化妆品 140

参考文献 141

第七章各国化妆品法规比较以及国际协调与合作 142

第一节 各国化妆品法规比较 142

一、化妆品法规和定义以及分类管理概况 142

二、化妆品法规管理框架 144

三、化妆品与OTC药品、医药部外品、非处方药管理的比较 146

四、防晒产品的管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差异的典型案例 148

第二节 化妆品管理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154

一、化妆品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概况 154

二、在化妆品国际协调与合作方面的主要进展 159

三、化妆品法规监管协调所面临的挑战 162

四、今后展望 162

参考文献 163

第二篇 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 166

第八章化妆品原料和终产品的定量风险评估:癌症、非癌症和皮肤致敏性终点 166

第一节 概述 166

一、简介 166

二、化妆品成分动物试验的监管限制 169

第二节 非癌症风险评估 169

一、非癌症风险评估概述 169

二、计算参考剂量(RfD)的示例 170

三、对终产品试验的其他考虑因素 172

第三节 癌症风险评估 172

一、简介 172

二、癌症危害识别 173

三、剂量-反应评价 174

四、暴露边际(MoE)方法 175

五、在无剂量-反应数据条件下评价遗传毒性化合物 175

第四节 关于皮肤致敏性的定量风险评估 175

一、简介 175

二、皮肤致敏性风险评估方法 176

三、致敏性消费品成分的定量风险评估(QRA)方法 176

四、定量风险评估(QRA)实例 181

五、皮肤致敏性风险评估的展望 181

参考文献 183

第九章基于安全性考虑的化妆品配方设计、原料选择与工艺控制 188

第一节 配方设计 188

一、产品的常见有害物质控制 188

二、产品的微生物指标控制 189

三、产品的稳定性要求 190

四、在安全基础上赋予产品功效性 191

第二节 原料的选择 192

一、选用安全的化妆品原料是保证终产品安全的基础 192

二、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众多化妆品“安全热点问题”起因都是原料问题 192

三、原料的安全性风险 193

四、对化妆品原料的基本要求 194

第三节 工艺的控制 195

一、工艺与终产品的安全性 195

二、基于安全性考虑的工艺设计与工艺控制 195

三、避免工艺中引发不安全因素 199

参考文献 200

第十章《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及手册》(CTFA字典) 201

第一节《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和手册》简介 201

一、《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和手册》的由来和历史 201

二、本字典化妆品原料收集范围和原则 203

三、字典内容简介 203

第二节 化妆品原料专论 204

一、原料专论内容 205

二、专论中所用的缩写符 210

三、专论中资料源的缩写符 211

第三节 化妆品原料的INCI名命名原则 213

一、一般原则 214

二、各类原料的命名原则 214

三、本字典命名时使用的缩写词 224

第四节 化妆品原料的类别 226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 226

二、按原料报告的功能分类 241

三、按原料的使用情况分类 249

第五节 本字典包含的各类资料和索引 251

一、CAS和EINECS/ELINCS索引 251

二、经验式索引 251

三、CIR索引 251

四、OTC索引 252

五、EU附件 252

六、EU危险物质 269

七、日本法规 271

八、加拿大需关注的化妆品原料名录 271

九、着色剂交叉索引 272

十、植物名索引 276

十一、INCI名变化索引 277

十二、商品名/其他名INCI名索引 277

十三、其他 277

参考文献 279

第十一章美国“化妆品原料评价委员会(CIR)”及其评价的原料概况 280

第一节 美国“化妆品原料评价委员会(CIR)”简介 280

第二节CIR评价组会议及化妆品原料安全性的评价程序 281

一、CIR评价组会议 281

二、化妆品原料安全性的评价程序 281

三、CIR的出版物 282

第三节CIR评价所不包括的化妆品原料 282

第四节 化妆品原料安全性评价快速参照表 283

参考文献 284

第十二章欧盟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指南介绍 404

第一节 概述 404

一、欧盟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委员会的发展历史 404

二、SCCS的职责 405

三、工作程序 405

四、欧盟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委员会的工作成果 405

第二节 化妆品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408

一、SCCS采用的化妆品成分安全性评价程序 408

二、化妆品成分的理化特性 409

三、化妆品成分的相关毒性研究 411

四、SCCS评价《化妆品法规》(EC)No.1223/2009附录中的物质所需的毒理学资料 418

五、由企业安全性评价员对化妆品成分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资料要求 420

六、化妆品组成成分安全边际和终生致癌风险计算的一般原则 425

七、染发剂和染发剂成分的特殊评价 432

八、毒理学关注阈值(TTC) 433

九、吸入途径风险评估所考虑的方面 434

十、人体生物监测 436

第三节 化妆品终产品的安全性评价 436

一、化妆品的分类及使用中的暴露水平 436

二、化妆品终产品安全性评价指南 440

三、化妆品终产品的微生物学质量指南 441

第四节 化妆品成分附录概述 443

一、简介 443

二、化妆品法规附录Ⅱ,Ⅲ,Ⅳ,Ⅴ和Ⅵ 443

三、化妆品成分目录(清单) 443

四、COSING—EC化妆品成分信息库 444

五、EC法规No.1272/2008附录Ⅵ第3部分 444

参考文献 444

第十三章化妆品原料及其杂质安全性评价的其他方法 446

第一节 化学品分组和数据借读 446

一、化学品分组和数据借读的相关概念 446

二、化学品的分组 446

三、化学品的数据借读 448

第二节 安全性评价中SARs和QSARs方法 451

一、SARs和QSARs方法的发展 451

二、QSAR的特点 451

三、QSAR研究中的分子描述符 452

四、QSAR方法的步骤 453

第三节 毒理学关注阈值 453

一、毒理学关注阈值的概念 453

二、毒理学关注阈值概述 453

三、毒理学关注阈值方法的应用 457

四、TTC方法的优越性和前景 459

第四节 基于暴露的豁免 460

参考文献 462

第十四章化妆品皮肤病 468

第一节 各型化妆品皮肤病 468

一、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469

二、化妆品光接触性皮炎 471

三、化妆品色素异常性皮肤病 471

四、化妆品甲损害 472

五、化妆品毛发损害 473

六、化妆品痤疮 474

七、化妆品唇炎 475

八、化妆品接触性荨麻疹 476

第二节 各种诊断试验的方法和临床价值 476

一、常用的诊断性皮肤试验 477

二、各类诊断性试验的临床价值 484

第三节 化妆品皮肤病防治 485

一、化妆品皮肤病的有效处置 485

二、安全使用化妆品的方式方法 486

三、如何避免化妆品皮肤病 486

参考文献 486

第十五章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及控制指标 487

第一节 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危害 487

一、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 487

二、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488

第二节 引起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因素 489

一、化妆品的常见微生物污染状况 489

二、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490

第三节 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490

一、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490

二、使用环节中微生物的污染控制 491

三、合理使用防腐剂控制微生物的污染 491

第四节 国内外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指标及限量 493

一、我国化妆品微生物标准及限值 493

二、我国化妆品微生物指标及检测方法 493

三、国外化妆品微生物相关法律及化妆品中微生物的限值 495

第五节 国外对化妆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评估 496

一、化妆品微生物风险评估 496

二、化妆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应考虑的因素 496

参考文献 498

第十六章植物原料的应用、安全性及其评价 500

第一节 植物原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500

一、植物原料应用概况 500

二、植物原料中的主要活性物质 502

三、中医药对化妆品植物原料应用的影响 508

第二节 化妆品中植物原料主要的安全性问题 511

一、植物原料可能产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511

二、化妆品中禁用的植物原料 522

三、植物原料安全风险物质的检测 524

第三节 化妆品中植物原料的安全性评价 524

一、国际上对化妆品中植物原料的安全性评价现状 524

二、我国化妆品中植物原料的安全性评价现状 532

第四节 化妆品中植物原料的质量控制 535

参考文献 537

第十七章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在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539

第一节 概述 539

一、“3R”原则 539

二、化妆品毒理学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概况 540

三、替代方法的有效性验证和认可 546

四、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 547

第二节 眼刺激替代实验 549

一、概述 549

二、眼刺激性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549

三、眼刺激的动物实验及其优缺点 550

四、眼刺激替代方法的研究 550

五、眼刺激替代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555

六、应用前景 555

第三节 皮肤刺激性和腐蚀性体外试验 556

一、概述 556

二、皮肤刺激性、腐蚀性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556

三、皮肤刺激性、腐蚀性动物试验方法及其优缺点 557

四、皮肤刺激性、腐蚀性替代方法的研究 557

五、皮肤刺激性、腐蚀性替代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561

六、应用前景 561

第四节 皮肤变态反应体外试验 562

一、概述 562

二、皮肤变态反应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562

三、皮肤变态反应动物试验方法 563

四、皮肤变态反应替代方法的研究 564

五、皮肤变态反应替代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567

六、应用前景 568

第五节 皮肤光毒性体外试验 568

一、概念 568

二、皮肤光毒性的发生机制 568

三、皮肤光毒性动物试验的优缺点 568

四、皮肤光毒性替代方法的研究及有效性验证 568

五、应用前景 571

参考文献 571

第三篇化妆品原料及杂质的毒理学及安全性评价概述 578

第十八章染发剂的安全性评价 578

第一节 染发剂概述 578

一、染发剂的分类 578

二、永久性氧化型染发剂的原料组成 578

三、染发剂的安全性与健康问题 579

第二节 染发剂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581

一、染发剂毒理学研究概况 581

二、染发剂毒理学研究 582

三、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中的问题 583

第三节 染发剂及其原料与癌症发生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 585

一、对染发剂使用与癌症发生关系的总体评价 585

二、职业美发师职业接触染发剂的致癌危险性 586

三、染发剂个体接触的致癌危险性 587

四、染发剂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590

第四节 美国对染发剂产品及其原料的安全性评价和管理 591

一、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化妆品的管理 591

二、食品药品管理局对染发剂的管理 591

三、美国化妆品原料评价委员会的职能以及对染发剂的安全性评价 592

第五节 欧盟对染发剂产品及其原料的安全性评价 596

一、染发剂及其他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机构 596

二、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597

三、对染发剂的安全性评价 597

四、欧盟检测染发剂致突变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的试验方案 600

参考文献 601

第十九章常用防腐剂的毒理学及安全性评价 605

第一节 芳香醇类防腐剂 605

一、苯甲醇 605

二、苯氧乙醇 608

第二节 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防腐剂 611

一、苯甲酸及其盐类 611

二、羟苯酯类 614

第三节 芳香醚类防腐剂 618

一、氯苯甘醚 618

二、三氯生 621

第四节 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 624

一、甲基氯异噻唑啉酮与甲基异噻唑啉酮 624

二、甲基异噻唑啉酮 628

第五节 其他防腐剂 632

一、山梨酸及其盐类 632

二、脱氢醋酸及其盐类 635

三、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 638

四、聚氨丙基双胍 641

参考文献 643

第二十章甲醛及释放甲醛防腐剂的毒理学特征及安全性评价 650

第一节 甲醛及其健康危害 650

一、甲醛的理化性质 650

二、人体的暴露 651

三、健康危害和毒理学特征 655

四、美国化妆品原料评价委员会的评价意见 657

五、对化妆品中甲醛的限量规定 658

第二节 释放甲醛防腐剂及其危害 658

一、化妆品中常见的释放甲醛防腐剂 658

二、释放甲醛防腐剂的毒理学特征 660

参考文献 673

第二十一章常用防晒剂的毒理学资料及安全性评价 678

第一节 二苯酮类的毒理学资料及安全性评价 678

一、概述 678

二、二苯酮类防晒剂的毒理学特征 680

三、CIR、SCCNFP或权威机构的安全性评价 684

四、在化妆品中的限值规定 686

第二节 水杨酸乙基己基酯与对氨基苯甲酸的毒理学资料及安全性评价 686

一、水杨酸乙基己基酯 686

二、对氨基苯甲酸 688

第三节 二氧化钛与氧化锌的毒理学资料及安全性评价 691

一、二氧化钛 691

二、氧化锌 694

第四节4-甲基苄亚基樟脑和胡莫柳酯的毒理学特征和安全性评价 697

一、4-甲基苄亚基樟脑 697

二、胡莫柳酯 702

第五节 其他常用UV过滤剂的安全性评价概述以及UV过滤剂安全性的热点问题 707

一、欧盟SCCP/SCCS对其他常用UV过滤剂的安全性评价意见概述 707

二、UV过滤剂的热点问题——雌激素作用 712

参考文献 714

第二十二章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毒理学特征及安全性评价 722

第一节 人群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暴露 722

一、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浓度 722

二、人群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暴露水平 722

第二节 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毒理学概述 723

一、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毒代动力学特征 723

二、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毒性作用 723

第三节 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安全性评价 728

一、欧盟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安全性评价及标准 728

二、美国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安全性评价及标准 729

三、我国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安全性评价及标准 730

参考文献 731

第二十三章聚合物毒性和安全评价概述 735

第一节 聚合物的定义和物理化学性质 735

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聚合物的定义 735

二、欧盟(EU)《化学品注册、评价、许可和限制》(REACH)中对聚合物的定义 736

三、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对聚合物的定义 736

四、OECD、EU(REACH)和EPA对聚合物的定义与聚合物纯化学品定义的对比 736

第二节 聚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736

第三节 聚合物全身毒性概述及其毒理学特征 737

一、概述 737

二、可忽略的皮肤和胃肠道对聚合物的吸收 740

三、聚合物低全身毒性 743

四、整形植入物中聚合物的使用 747

第四节 聚合物、低聚物、单体和残留单体之间的毒性比较 748

一、概述 748

二、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胺 749

三、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酸酯 749

第五节 化妆品中聚合物和单体的安全性评价 750

一、评价聚合物成分安全性的阶梯式方法 750

二、通过评价和控制相关具有毒性的残留单体浓度来保证聚合物安全性 751

三、聚合物潜在毒性的计算评价尝试 754

第六节 聚合物全球监管概述 755

一、低关注聚合物(PLC)和非低关注聚合物 755

二、中国 755

三、欧洲 756

四、美国 757

五、加拿大 758

六、澳大利亚 758

七、日本 758

八、韩国 760

参考文献 760

第二十四章纳米材料毒理学及安全性评价 764

第一节 纳米材料概述 764

一、纳米材料的特性 764

二、纳米材料的分类 765

三、纳米材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765

第二节 化妆品用纳米材料的定义 766

一、欧盟对一般纳米材料的定义 768

二、欧盟对化妆品用纳米材料的定义 768

三、ICCR对化妆品用纳米材料的定义 768

第三节 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特征 770

一、纳米毒理学的发展现状 770

二、纳米毒理学的特殊性 770

三、急性毒性中的纳米尺寸效应 771

四、呼吸系统毒性的纳米尺寸效应 772

五、纳米结构-毒理学效应关系 772

六、作用器官的选择性与纳米尺寸效应 773

七、纳米TiO2的毒理学研究以及环境生物学效应 773

第四节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及其检测和识别 775

一、美国FDA发布的《化妆品中纳米材料行业安全指南》 775

二、欧盟发布的《化妆品中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价指南》 778

三、纳米材料的检测和识别方法 781

第五节 各国对化妆品中纳米材料的监管 783

一、欧洲 783

二、俄罗斯 783

三、中国 784

四、中国台湾地区 784

五、东盟ASEAN地区 784

六、其他国家和地区 784

参考文献 785

第二十五章果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789

第一节 果酸的发展概述 789

一、第一代果酸 789

二、第二代果酸 790

三、第三代果酸 791

第二节 果酸对皮肤的作用机理、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791

一、作用原理 791

二、果酸对皮肤作用的功效指标 792

三、影响果酸化妆品护肤功效的主要因素 794

第三节 果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796

一、果酸在国外化妆品中的应用 796

二、国内果酸化妆品的使用情况 798

第四节 果酸的安全性评价 798

一、各国关于化妆品中α-羟基酸限量的规定 798

二、果酸的毒理学资料 799

三、欧盟SCCNFP和美国CIR对α-羟基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安全性评价意见 803

参考文献 804

第二十六章重金属杂质的毒理学概述 806

第一节 铅的毒理学概述 806

一、铅在环境中的存在及其水平 806

二、人群对铅的暴露及暴露量 807

三、铅的毒理学概述 807

四、铅的限量规定 809

第二节 镉的毒理学概述 811

一、镉在环境中的存在及其水平 811

二、人群对镉的暴露及暴露量 811

三、镉的毒理学概述 812

四、镉的限量规定 814

第三节 铬的毒理学概述 815

一、铬在环境中的存在及其水平 815

二、人群对铬的暴露及暴露量 815

三、铬的毒理学概述 816

四、铬的限量规定 818

第四节 汞的毒理学概述 819

一、汞在环境中的存在及其水平 819

二、人群对汞的暴露及暴露量 819

三、汞的毒理学概述 820

四、汞的限量规定 822

第五节 锑的毒理学概述 822

一、锑在环境中的存在及其水平 823

二、人群对锑的暴露及暴露量 823

三、锑的毒理学概述 823

四、锑的限量规定 825

第六节 砷的毒理学概述 826

一、砷在环境中的存在及其水平 826

二、人群对砷的暴露及暴露量 826

三、砷的毒理学概述 827

四、砷的限量规定 829

第七节 镍的毒理学概述 830

一、镍在环境中的存在及其水平 830

二、人群对镍的暴露及暴露量 830

三、镍的毒理学概述 830

四、镍的限量规定 833

参考文献 834

第二十七章化妆品中二?烷的安全性评价 838

第一节 概述 838

第二节 二?烷的毒理学特征 838

一、动物实验 838

二、二?烷的代谢及其动力学 848

三、人体健康效应 851

第三节 化妆品中二?烷的风险评估 852

一、二?烷的毒理学特征总述 852

二、化妆品中二?烷的暴露评定 853

参考文献 856

第二十八章石棉的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价 860

第一节 石棉的种类、理化性质和用途 860

一、种类 860

二、理化性质 860

三、石棉的用途 860

第二节 石棉的环境水平、人群暴露和毒性 861

一、环境水平 861

二、人群暴露 861

三、石棉的毒性 862

四、石棉的风险管理 865

第三节 化妆品中石棉的来源和限值 866

一、化妆品中石棉的来源 866

二、国内外化妆品中石棉的限值规定 867

三、化妆品中石棉的检测方法 867

参考文献 868

第四篇 化妆品功效性评价 870

第二十九章防晒产品及其防护效果评价 870

第一节 紫外辐射及其对人类皮肤的基本损害 870

一、紫外辐射的基本特征 870

二、紫外辐射对人类皮肤的基本损害 871

第二节 防晒化妆品的历史形成和发展 873

一、古代人的防晒用品 873

二、人类对紫外辐射的认识和防护研究 873

三、早期防晒制品的探索 874

四、现代防晒化妆品的发展 875

第三节 防晒化妆品功效成分 876

一、化学性紫外线吸收剂 876

二、物理性紫外线屏蔽剂 878

三、抵御紫外辐射的生物活性物质 879

四、各种防晒功效成分的复配使用 879

第四节 防晒化妆品功效性评价 880

一、防晒化妆品SPF值测定 880

二、防晒化妆品SPF值的抗水性能测定法 881

三、防晒化妆品UVA防护效果测定及表示法 881

四、防晒化妆品UVA防护效果仪器测定及表示法 882

参考文献 884

第三十章美白和抗皱化妆品的效果评价 886

第一节 美白化妆品 886

一、前言 886

二、色素沉着机制 886

三、黑色素合成抑制剂 890

四、美白效果评价法 893

五、今后的展望 897

第二节 抗皱化妆品 898

一、前言 898

二、皱纹的发生机制和对策 898

三、体内(in vivo)评价技术 903

四、使用人的评价技术 903

五、日本女性皮肤随年龄而增加的变化 905

六、评价皱纹的事例 907

七、今后的课题和展望 908

参考文献 908

第三十一章保湿护肤品的功效成分及功效评价 914

第一节 皮肤保湿功能与机理及其生理意义 914

一、皮肤的正常生理结构与保湿功能及其机理 914

二、引起皮肤水分缺失与干燥的原因与机理 915

第二节 保湿护肤品作用及其功效成分保湿剂 916

一、保湿护肤品的作用 916

二、保湿性护肤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916

三、保湿剂的分类及其基本原理 917

四、保湿护肤品中常用的保湿剂 918

第三节 保湿剂保湿功效的离体评价方法 921

一、简介 921

二、原理与测定方法 921

三、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 922

第四节 保湿剂与保湿护肤品功效的在体评价方法 922

一、简介 922

二、皮肤干燥度评价方法 923

三、电容量测定法 924

四、经表皮失水率(TEWL)测定 927

参考文献 930

第三十二章防脱育发及美乳产品的功效评价 931

第一节 防脱育发产品的功效评价 931

一、前言 931

二、头发的结构 931

三、毛发生长周期 932

四、脱发的类型 932

五、防脱育发的方法 933

六、防脱育发的评价方法 936

第二节 美乳产品的功效评价 938

一、前言 938

二、乳房的结构 939

三、乳房的生长过程 939

四、美乳的方法 940

五、评价方法 942

参考文献 943

第三十三章除臭产品的功效成分及其功效评价 945

第一节 出汗及体臭成因 945

一、汗腺的结构和生理作用 945

二、体臭的成因 946

第二节 除臭剂和止汗剂的功效成分和作用机理 947

一、除臭剂的功效成分及作用机理 947

二、止汗剂的功效成分 948

三、止汗剂功效成分的作用机理 950

第三节 止汗剂、除臭剂的类型 951

一、止汗喷剂 951

二、棒状止汗剂 951

三、滚珠式止汗剂 952

四、除臭剂 952

第四节 止汗和除臭效果的功效性评价及标签管理 953

一、止汗效果的功效评价 953

二、除臭效果的功效评价 955

三、止汗剂的标签管理 956

第五节 止汗剂和除臭剂的安全性 957

一、铝的神经毒性 957

二、乳腺癌 958

参考文献 960

第三十四章育发和脱毛产品的主要功效成分及其效果评价 963

第一节 毛发的生理学 963

一、毛发的解剖与组织结构 963

二、毛发的生理学特征 963

三、毛发的胚胎发育和毛囊的发生 965

四、毛发的生长调节 965

第二节 常见的毛发疾病 965

一、脱发 965

二、毛增多症及妇女多毛症 966

第三节 育发产品的主要功效成分及其效果评价 967

一、育发化妆品 967

二、防脱发活性成分筛选的动物模型与体外模型 969

三、育发产品的效果评价 970

第四节 脱毛产品的主要功效成分及其效果评价 972

一、脱毛化妆品的种类 972

二、脱毛化妆品功效评价标准 973

参考文献 974

第三十五章健美类化妆品功效成分及功效评价 976

第一节 健美产品的功效成分 976

一、甲基黄嘌呤 976

二、硅烷醇及其复合物 976

三、L-肉碱 976

四、中草药提取物(按首字母排列) 977

第二节 健美功效评价方法 983

一、健美类化妆品政策法规 983

二、健美化妆品的人体功效性及安全性检验方法 983

三、健美效果评价指标 984

参考文献 986

表格列表 989

常见术语和机构的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