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卷 地理 30
第一章 政区沿革 30
第一节 位置、区域 30
第二节 建置沿革 30
第三节 区划沿革 31
第二章 自然环境 35
第一节 地貌 35
第二节 土壤 35
第三节 山脉 35
第四节 水系 36
第五节 气候 36
第三章 资源 39
第一节 生物资源 39
第二节 矿产资源 40
第三节 土特产品 44
第四章 灾害纪实 46
第一节 灾害种类及等级 46
第二节 历年灾害纪实 48
第二卷 军事与武装斗争 53
第一章 横水历史军事地位和军事设施 53
第一节 横水历史军事地位 53
第二节 横水历史军事设施 53
第三节 横水历史上的驻军 53
第二章 农民武装斗争 54
第一节 历史上的各种农民组织 54
第二节 历史上的农民武装斗争 55
横水民团倡仪驱匪 55
天门会血洗郭家窑 56
临漳县范义率团进驻横水 56
白壁、西沟等地民兵参加的东山战役 57
抗日战斗 57
上台下井沟战役 58
第三节 根据地建设 58
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 58
大生产运动 59
文教卫生 60
第三卷 小城镇建设及村镇规划 61
第一章 小城镇建设 6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横水集镇建设概况 61
第二节 横水大街改造 61
第二章 镇区建设 64
第三章 阳光大道 66
第四章 村镇规划 69
第一节 村镇规划管理 69
第二节 建设用地条件、标准和程序 70
第三节 旧村改造 71
第四卷 居民 76
第一章 人口变化与人口普查 76
第一节 人口变化 76
第二节 人口普查 76
第二章 人民生活 80
第三章 计划生育 81
第一节 计划生育管理及机构 82
第二节 孕检设备 85
第三节 计划生育措施及成效 85
第五卷 党政团体 87
第一章 中共横水基层党组织 87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 90
第二节 横水历届党委会领导人任职表 92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及常设机构 95
第三章 政府 100
第一节 人民政府 100
第二节 农村行政机构 101
第三节 横水镇政府历届领导人名表 102
第四章 人民团体 106
第一节 工会 106
第二节 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 106
第三节 妇联 106
第四节 横水工商联合会 107
第五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107
第六卷 政法 武装 108
第一章 政法 108
第一节 公安 108
第二节 检察 112
第三节 法庭 113
第四节 司法 115
第二章 人民武装 116
第一节 武装机构 116
第二节 兵役 116
第三节 民兵工作大事记 116
第七卷 农业 117
第一章 农业制度及体制改革 117
第一节 互助合作 117
第二节 人民公社 118
第三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9
第四节 土地承包制完善 120
第五节 农业产权制度改革 121
第六节 农村税费改革 126
第二章 耕地 127
第一节 耕作制度与土改良 127
第二节 耕地保护 128
第三节 土地管理 129
第四节 农业谚语 131
第三章 林业 140
第四章 畜牧养殖业 142
第五章 生产工具与机械 147
第一节 农具变革 147
第二节 农机具推广 147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及管理机构 148
第八卷 乡镇企业 149
第一章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149
第二章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152
第三章 管理机构 153
第四章 工业普查 154
第五章 企业选介 155
第六章 横水籍部分优秀企业家 157
第七章 2005年横水企业及厂长情况表 162
第九卷 建筑业 163
第一章 建筑业的发展 163
第二章 施工能力及效益 165
第一节 施工能力 165
第二节 建筑业效益 167
第三章 建筑业管理 16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69
第二节 管理机构 171
第四章 建筑业党建 171
第五章 建筑企业家及优秀项目经理 172
山西办事处 172
京津办事处 181
郑州办事处 187
林州市 198
第六章 建筑工队长情况表 201
第十卷 水利建设 205
第一章 历史上的水利开发 205
第一节 缺水的苦难 205
第二节 党和政府兴办水利 206
第二章 红旗渠修建及使用 206
第一节 总干渠的修建 207
第二节 模范单位及个人名录 207
第三节 渠系配套 209
第四节 技改工程 210
第五节 其他水利工程 211
第六节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211
第三章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 212
第一节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12
第二节 水土保持 213
第十一卷 交通 邮电 电力 214
第一章 交通 214
第一节 古代道路 214
第二节 现代道路 215
第三节 桥梁 220
第四节 交通管理 222
第二章 邮电 226
第三章 电力 227
第一节 电力发展概况 227
第二节 农村电网改造 228
第三节 电力管理 228
第十二卷 商业与粮食经营 229
第一章 商业 229
第一节 国有集体商业 229
第二节 供销社管理 230
第三节 私营商业 231
第四节 集贸市场 232
第五节 物资交流会 233
第六节 工商行政管理 233
第二章 粮油经营 235
第一节 粮食统购统销 235
第二节 粮油购销体制 236
第三节 议价粮油经营 237
第四节 粮油管理 237
第十三卷 财税 金融 审计 239
第一章 财政 239
第一节 财政体制 239
第二节 财政机构及管理 241
第二章 税务 242
第一节 税制 242
第二节 财政直管税收 246
第三章 金融 248
第一节 货币演变及流通 248
第二节 公债 国库券 250
第三节 资金管理 250
第四节 金融机构 251
第五节 金融系统人物简介 251
第四章 审计 25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51
第二节 机构设置 253
第三节 审计活动 254
第十四卷 教育 科技 文化 卫生 255
第一章 教育 255
第一节 建国前的横水教育 255
第二节 建国后的横水教育 256
第三节 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 257
第四节 横水教育大事记 257
第五节 学校选介 259
第六节 教育人物简介 262
第七节 2005年全镇学校情况一览表 263
第二章 文化艺术 265
第一节 文化设施 265
第二节 文艺活动 266
第三节 民间传统艺术 268
第四节 艺术名人 271
第五节 创作 272
第三章 科技 273
第一节 科技普及与科研成果 273
第二节 科技队伍及机构 274
第四章 医疗卫生 275
第一节 卫生防疫 275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277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 278
第四节 非典型肺炎预防 280
第五章 体育 284
第十五卷 民政 人事 劳动 285
第一章 民政 285
第一节 优抚 285
第二节 社会救济 286
第三节 生产救灾 288
第四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88
第五节 婚姻登记 289
第二章 人事 289
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 289
第二节 党政机构改革 290
第三节 村级民主建设 291
第四节 工资职称 299
第三章 劳动 301
第一节 劳动就业 301
第二节 劳动用工 301
第三节 劳动安全 302
第十六卷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04
第一章 城镇文明建设 304
第二章 创建文明村镇活动 307
第三章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 311
第四章 思想道德建设 311
第十七卷 民情风俗 316
第一章 风俗习惯 316
第一节 传统节日 316
第二节 现代重要节日 339
第三节 俚俗 345
第二章 衣食起居 349
第一节 饮食 349
第二节 服饰 358
第三节 起居 362
第三章 宗教信仰 370
第一节 佛教 370
第二节 基督教 370
第三节 天主教 372
第四章 迷信和破除迷信 374
第五章 方言 376
第六章 歌谣民间故事 380
第一节 歌谣 380
第二节 民间故事 385
第三节 民间游戏 409
第十八卷 文物名胜 417
第一章 古文化遗址 417
第二章 古墓葬 417
第三章 古建筑和名胜 417
第四章 慈源寺 417
第五章 古今碑刻 424
第一节 古寺庙碑与宗教碑 424
第二节 社会治安碑 428
第三节 革命烈土碑 430
第四节 兵灾碑 431
第五节 坦白碑 432
第六节 服役碑 432
第七节 企业碑 433
第八节 文化教育碑 433
第九节 公路建设碑 435
第十节 水利碑 436
第十一节 地震碑 436
第十二节 村名碑 437
第六章 动物化石 石器 文物 438
第十九卷 人物 439
第一章 人物传略 439
第二章 人物记略 442
第三章 人物记事 457
第四章 优秀党支部书记 466
第五章 烈土英名录 473
第六章 明、清时期知名人士录 482
第七章 横水籍在外工作干部名表 483
第二十卷 行政村 495
第一章 部分行政村概况 495
第二章 各村村名由来 510
第二十一卷 附录 520
一、编纂文件 520
二、报刊文章选录 522
三、编纂始末 534
四、跋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