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中南半岛地质及与花岗岩有关的矿床》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永清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6070394
  • 页数:1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东南亚中南半岛五国成矿地质特征及其优势矿产资源,为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提供基础信息。还论述了该区与花岗岩有关的造山带型金矿床、铅锌矿床、钨锡矿床以及铜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矿化特征和成矿模式。

1绪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标 3

1.2.1总体目标 3

1.2.2工作任务 3

1.3研究内容 3

1.4技术路线 4

1.5实施方案 5

1.6主要成果 5

2地层分区与地层层序 8

2.1滇缅泰地层大区(Ⅲ) 9

2.1.1中西缅地层区 9

2.1.2滇缅马地层区 11

2.2昌宁-孟连-清迈-宋卡地层大区(Ⅱ) 18

2.2.1昌宁-孟连地层分区(Ⅱ1) 18

2.2.2清迈地层分区(Ⅱ2) 24

2.2.3文冬-劳勿地层分区(Ⅱ3) 24

2.3华南-印支地层大区(Ⅰ) 25

2.3.1思茅-南邦地层区(Ⅰ5) 25

2.3.2墨江-难河地层区(Ⅰ4) 35

2.3.3印支地层区 36

3大地构造格局与构造岩浆演化 46

3.1大地构造分区的基本原则与分区 46

3.1.1大地构造位置 46

3.1.2构造单元划分基本原则 46

3.1.3构造单元的划分 46

3.2各个构造分区的主要特点 46

3.2.1印度板块 48

3.2.2西缅地块 49

3.2.3保山-掸泰地块 50

3.2.4兰坪-思茅地块 52

3.2.5南海-印支地块 52

3.2.6扬子地块、华南地块和松潘-甘孜地块 53

3.3区域构造分析 54

3.3.1主要边界构造研究进展 54

3.3.2区域性伸展构造——变质核杂岩 60

3.3.3构造岩浆岩带概述 65

3.4区域对比与区域构造演化 68

3.4.1陆核形成阶段 68

3.4.2板块活动阶段 68

3.4.3板内活动阶段 71

4成矿地质背景与区域成矿特征 76

4.1成矿单元划分 76

4.2成矿单元区域成矿地质特征 77

4.2.1西缅沟弧盆系成矿省(Ⅰ) 77

4.2.2滇-泰-马断块成矿省(Ⅱ) 80

4.2.3昌都-思茅-南邦中间地块成矿省(Ⅲ) 81

4.2.4印支地块成矿省(Ⅳ) 83

4.2.5华南地块成矿省(Ⅴ) 87

5五国成矿地质背景与优势矿产资源 89

5.1缅甸成矿地质背景与优势矿产资源 89

5.1.1成矿地质背景 89

5.1.2优势矿产资源 91

5.2泰国成矿地质背景与优势矿产资源 94

5.2.1成矿地质背景 94

5.2.2优势矿产资源 96

5.3老挝成矿地质背景与优势矿产资源 99

5.3.1成矿地质背景 99

5.3.2优势矿产资源 99

5.4柬埔寨成矿地质背景与优势矿产资源 102

5.4.1成矿地质背景 102

5.4.2优势矿产资源 103

5.5越南成矿地质背景与优势矿产资源 107

5.5.1成矿地质背景 107

5.5.2优势矿产资源 107

6与花岗质侵入体有关的造山带金矿化 121

6.1概述 121

6.2区域地质概况 121

6.2.1抹谷(Mogok)变质岩带 121

6.2.2板岩带 122

6.3 Modi Taung-Nankwe勘查历史 123

6.4矿脉的分布和结构 124

6.5金矿化和微量金属元素 125

6.5.1金矿化 125

6.5.2微量金属元素 126

6.6交叉断层,侵入体和成矿时代 127

6.7其他矿化 127

6.8构造演化和金矿化 127

7花岗岩与铅锌矿化 130

7.1地质背景 130

7.2岩石学特征 131

7.2.1二长花岗岩 131

7.2.2碱长花岗斑岩 132

7.3地球化学特征 132

7.3.1主量元素 132

7.3.2稀土元素 136

7.3.3微量元素 139

7.3.4成矿元素 141

7.3.5 Sr-Nd-Pb同位素特征 141

7.4锆石U-Pb年龄 143

7.4.1分析方法 143

7.4.2分析结果 143

7.5讨论和结论 146

7.6与花岗岩有关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化 147

7.6.1矿床地质特征 148

7.6.2元素地球化学与成矿潜力 148

7.6.3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152

7.6.4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154

7.6.5结论 155

8花岗岩与锡钨矿化 156

8.1花岗岩省的空间分布 156

8.1.1主区花岗岩省 156

8.1.2东区花岗岩省 157

8.1.3西区花岗岩省 158

8.1.4泰北花岗岩省 158

8.2花岗岩地球化学 159

8.2.1东区花岗岩省 159

8.2.2主区花岗岩省和泰北花岗岩省 160

8.2.3西区花岗岩省 162

8.3花岗岩地质年代学 164

8.3.1二叠纪—三叠纪深成岩浆作用 164

8.3.2白垩纪—古近纪深成岩浆作用 166

8.3.3小结 167

8.3.4 U-Pb锆石、Sm-Nd同位素、Nd-Sr同位素 167

8.4花岗岩构造环境 169

8.4.1白垩纪—新近纪深成作用构造环境 169

8.4.2二叠纪—三叠纪深成作用的构造环境 169

8.5花岗岩的同深成变形作用 171

8.6锡-钨矿化 172

8.6.1东区花岗岩省 175

8.6.2主区花岗岩省 175

8.6.3泰北花岗岩省 175

8.6.4西区花岗岩省 176

8.7矿化花岗岩源区和构造环境 176

9与花岗岩有关的铜金铁矿化 178

9.1斑岩型铜-金矿床 178

9.1.1成矿地质背景 178

9.1.2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179

9.1矽卡岩型铁矿床 181

10展望 183

参考文献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