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影子银行:真正的新生事物还是历史再现 1
第一章 影子银行研究起点:私人货币供给 3
第一节 私人货币供给的概念范畴 3
第二节 历史上的私人货币供给演进脉络——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如何控制货币供给 15
第三节 私人货币供给的历史启示 30
参考文献 33
第二章 次贷危机后影子银行体系研究进展 35
第一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本质 35
第二节 影子银行的基本特征 40
第三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 44
第四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思路 47
第五节 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简单评价 53
参考文献 55
第三章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兴起与发展 57
第一节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兴起:背景与成因 58
第二节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演变脉络 63
参考文献 88
第四章 影子银行体系的核心要义:信用创造 89
第一节 非银行信用创造的研究历程 90
第二节 影子银行体系是否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91
第三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要素和过程 93
第四节 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的内在缺陷 98
参考文献 102
第五章 影子银行体系的宏观经济效应 105
第一节 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货币供给机制的冲击 105
第二节 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111
第三节 私人货币供给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116
第四节 私人货币供给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冲击 120
参考文献 130
第六章 影子银行体系与系统性风险 133
第一节 系统性风险成因的重新解释 134
第二节 私人货币供给与系统性风险的形成 136
第三节 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与爆发 147
参考文献 151
第七章 如何在发展前提下监管影子银行体系 153
第一节 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概况 153
第二节 自由银行业时期的自律与监管 162
第三节 如何在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中实现平衡——基于抵押品管理的影子银行体系监管 164
第四节 基于信息的私人货币管理 170
参考文献 181
第八章 为什么要复制银行:自由银行业思想的回归? 182
第一节 自由银行业思想回眸 183
第二节 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演变 189
第三节 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非银行化 195
第四节 复制银行的外在动力:金融监管 199
参考文献 208
第九章 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与未来金融创新路径 210
第一节 国内各方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有不同理解 210
第二节 国内影子银行体系发展概况 213
第三节 影子银行体系在国内的发展成因 217
第四节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未来发展方向 219
参考文献 223
结语 224
致谢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