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中药加工炮制的意义 2
第二节 中药加工炮制的方法 7
第二章 解表药 15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15
桂枝(柳桂) 15
麻黄 18
荆芥(假苏) 20
防风(屏风) 22
细辛(小辛、少辛、细草) 24
姜 25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30
桑叶 30
菊花 32
牛蒡子(大力子、鼠黏子、恶实) 34
蔓荆子(京子、万金子) 35
葛根(干葛、甘葛、粉葛) 37
黑大豆(包括穞豆衣、大豆卷、淡豆豉) 39
第三章 清热药 47
石膏 47
知母(连母) 49
栀子(木丹、山栀子、枝子) 51
决明子(草决明) 53
柴胡 54
竹茹(竹皮、竹二青) 56
黄芩(子芩、条芩、枯芩) 58
黄连(王连) 61
黄柏(黄檗、檗木、檗皮) 64
金银花(忍冬花、银花、双花、二花) 66
连翘(大翘子、黄奇丹) 68
升麻(周麻) 70
人中白(秋白霜) 72
牡丹皮(丹皮) 73
银柴胡(银胡) 76
白薇(白为、薇草) 77
第四章 泻下逐水药 85
第一节 泻下药 85
大黄(黄良、锦纹大黄、川军) 86
芒硝 90
蜂蜜(白蜜) 91
第二节 逐水药 94
牵牛子 94
甘遂(猫儿眼) 96
商陆(当陆) 98
第五章 消导药 102
山楂(棠梂子、柿楂子、山里红) 102
神曲(六曲) 105
麦芽(麦蘖,大麦芽) 106
谷芽(稻芽、谷蘖) 108
鸡内金(鸡肶胵、鸡肫皮) 110
第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14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114
半夏(和姑、天落星) 114
天南星(虎掌、蛇芋) 117
白附子(禹白附、鸡心白附) 120
旋覆花(金沸花、全福花) 121
白前(石蓝、鹅管白前、竹叶白前) 123
鹅管石(珊瑚鹅管石) 124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126
前胡 126
瓜蒌(栝楼、地楼) 128
桔梗(苦梗、符簄) 133
葶苈子(大适、丁历) 135
浮海石(海浮石、浮水石) 137
海蛤壳(海蛤、蛤壳) 138
冬瓜子(冬瓜仁、白瓜子、瓜瓣) 140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142
杏仁(杏核仁、杏子、苦杏仁) 142
苏子(紫苏子、白苏子) 145
紫菀(紫菀茸、青菀) 147
款冬花(冬花、九九花) 148
钟乳石(石钟乳、滴乳石) 150
百部(一窝虎、山百根) 151
马兜铃(兜铃) 153
桑白皮 155
枇杷叶 157
第七章 理气药 165
橘皮(陈皮) 165
青皮 166
香橼皮(香圆) 168
木香(五香) 169
厚朴(赤朴、烈朴) 171
小茴香(?香、谷茴香、谷香) 172
川楝子(楝实、金铃子) 174
枳壳 175
枳实 177
香附(莎草根) 179
第八章 理血药 183
第一节 行血药 183
川芎(芎、抚芎) 184
乳香(熏陆香、天泽香) 186
延胡索(玄胡、元胡) 187
五灵脂 189
三棱 191
莪术(蓬术、蓬莪荗、广荗) 193
赤芍(赤芍药、红芍药) 194
丹参(赤参) 196
川牛膝 199
怀牛膝(百倍) 200
穿山甲(鲮鲤甲、甲片) 202
王不留行(留行子、王不留) 204
丝瓜络 206
卷柏(还魂草、还阳草) 208
了哥王(南岭荛花、山麻皮) 209
第二节 止血药 211
茜草根(血茜草、?茹、茹?) 212
地榆 214
蒲黄 216
艾叶(艾蒿、蕲艾) 218
侧柏叶(扁柏) 220
茅根(白茅根) 222
茅花(茅针花、白茅花、菅花) 223
槐花(槐米、槐蕊) 225
槐角(槐实) 226
藕节(斗节) 228
莲房(莲蓬、莲壳) 230
花蕊石(花乳石) 231
第九章 祛湿药 240
第一节 祛风除湿药 240
威灵仙 240
木瓜(铁脚梨) 242
苍耳子(?叶耳实 244
豨莶草(希仙) 245
苍术(赤术、青术、茅术) 247
桑枝(桑条) 249
第二节 渗湿利尿药 250
泽泻(鹄泻、及泻) 251
车前子(车前实) 253
茯苓(茯菟、松苓) 255
薏苡仁(米仁、苡仁、薏仁) 257
灯心草(灯芯、碧玉草) 259
扁豆花(白扁豆花) 261
第十章 温里药 265
附子 265
川乌头(川乌) 269
草乌头(草乌、乌喙) 271
吴茱萸(吴萸) 273
草果(草果仁) 275
第十一章 补益药 279
第一节 补气药 279
黄芪(百本、北芪、箭芪) 279
党参(上党人参、黄参) 282
白术 284
扁豆(南豆、藤豆) 286
山药(薯蓣、怀山) 287
甘草(粉草、蜜草) 289
第二节 补阳药 292
鹿角 292
肉苁蓉(大芸) 295
巴戟天 297
杜仲(思仙、思仲) 299
沙苑子(沙蒺藜、潼蒺藜) 300
菟丝子(吐丝子、缠龙子) 302
续断(川断) 304
淫羊藿(仙灵脾) 306
仙茅(茅参) 307
胡芦巴(胡巴、芦巴) 309
益智仁 310
狗脊(金毛狗脊、扶筋) 312
第三节 补血药 313
何首乌(地精) 314
当归 316
白芍药(芍药、白芍) 318
阿胶(驴皮胶、傅致胶) 321
第四节 补阴药 324
麦门冬(麦冬) 324
玉竹(萎蕤或葳蕤) 326
地黄 328
龟板(龟甲、玄武板、坎板) 333
鳖甲 335
百合 337
女贞子(女贞实、冬青子) 339
第十二章 固涩药 348
山茱萸(山萸肉、蜀枣) 348
五味子 350
诃子(诃黎勒) 352
海螵蛸(乌贼骨) 354
赤石脂(桃花石) 356
禹余粮(禹粮石) 358
芡实(鸡头实) 359
桑螵蛸(螳螂子) 361
椿根皮(椿白皮) 362
瓦楞子(瓦垄子) 364
白螺壳(白螺蛳壳) 365
罂粟壳(御米壳) 366
乌梅(梅实) 368
白矾(明矾、矾石) 370
第十三章 安神药 375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375
磁石(慈石、?石) 376
牡蛎 377
龙骨 379
龙齿(龙牙) 381
紫石英(赤石英) 383
白石英 384
蛇含石(蛇黄) 385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387
酸枣仁 387
远志 388
柏子仁(柏实) 390
第十四章 平肝息风药 394
石决明(九孔螺) 394
代赭石(铁朱) 396
僵蚕(天虫、僵虫) 398
天麻(赤箭芝、定风草) 400
第十五章 除虫药 404
槟榔(大腹子) 404
使君子 406
贯众(贯仲、管仲) 407
榧子(榧实) 410
常山(恒山) 411
附录 415
一、临床常用方剂 415
二、中药索引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