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1
第一章 鲜卑拓跋部的发展和建国 4
前言 4
第一节 鲜卑故地“嘎仙洞”遗址 4
第二节 从大兴安岭到呼伦湖、盛乐 6
小结 10
第二章 鲜卑风俗和祭祀 13
第一节 鲜卑风俗 13
第二节 鲜卑的祭祀 15
第三节 鲜卑铸卜 19
小结 21
第三章 五胡十六国时代的佛教造像 23
第一节 拓跋部和佛教 23
第二节 佛教传来故事和来华僧人的活动 24
第三节 河北——后赵的佛教造像 27
第四节 陕西——前秦·后秦的佛教造像 28
第五节 陇西——西秦的佛教造像 29
第六节 河西——前凉~北凉的佛教造像 32
第七节 辽宁——后燕·南燕·北燕的佛教造像 35
第八节 江南——东晋王朝的佛教造像 36
小结 37
第四章 北魏平城时代的佛教造像(一)——徙民佛教和废佛 41
第一节 平城佛教的形成——徙民佛教和皇帝崇拜 41
第二节 北魏建国时期的河北造像的引进 44
第三节 华北统一与凉州造像的传播 51
第四节 废佛和长安造像 61
小结 64
第五章 北魏平城时代的佛教造像(二)——复佛与云冈石窟 68
第一节 复佛和平城造像的盛行 68
第二节 沙门统昙曜 75
第三节 云冈石窟的营建——初期到中期前段 78
第四节 北魏的汉化和佛像的中国化——云冈中期后半段的造像 93
第五节 云冈石窟胡服供养人像的出现 101
第六节 云冈中期诸窟的新解释 109
第七节 北方交通路线上平城(云冈)样式的传播 115
小结 119
第六章 北魏洛阳时代的佛教造像——龙门石窟和洛阳造像 127
第一节 洛阳佛教的繁荣 127
第二节 龙门石窟古阳洞——贵族·僧尼·平民聚集的石窟 130
第三节 龙门石窟宾阳洞——皇帝敕愿的特别窟 150
第四节 洛阳永宁寺塑像 156
第五节 洛阳(龙门)样式的影响 158
第六节 北魏王朝解体和北魏造像的去向 163
小结 164
第七章 北魏时期的地方造像和民间造像——佛教造像的普及 170
第一节 佛教普及所导致的大众化与土俗化 170
第二节 山西南部(晋南)的佛教造像 171
第三节 河北的佛教造像 175
第四节 陕西和陇东的佛教造像 179
第五节 河南北部的佛教造像 184
第六节 山东的佛教造像 190
小结 192
结论 北魏佛教造像的特点及其意义 196
后记 207
北魏佛教造像史略年表 210
参考文献 213
英文提要(Abstract) 225
图版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