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简史 1
1.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
1.2.1 网络通信 2
1.2.2 计算机网络 3
1.2.3 计算机网络设备 4
1.2.4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7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8
1.3.1 按网络规模分类 8
1.3.2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9
1.3.3 Internet简介 11
第2章 计算机网络模型及通信协议 14
2.1 ISO/OSI参考模型简介 14
2.1.1 网络模型 14
2.1.2 ISO/OSI参考模型 15
2.2 ISO/OSI参考模型分析 17
2.2.1 物理层 17
2.2.2 数据链路层 19
2.2.3 网络层 25
2.2.4 传输层 29
2.2.5 会话层、表示层与应用层 31
2.3 DOD参考模型 35
2.3.1 Internet及相关管理机构 35
2.3.2 DOD参考模型简介 36
2.4 DOD协议 37
2.4.1 TCP/IP体系结构 37
2.4.2 IP地址 38
2.4.3 TCP/IP的主要协议 40
第3章 服务器与客户机技术 47
3.1 服务器的分类 47
3.1.1 服务器按服务类型分类 47
3.1.2 服务器按硬件性能进行分类 48
3.2 服务器的硬件技术 48
3.2.1 RISC与CISC技术 48
3.2.2 多处理器技术 49
3.2.3 SCSI接口总线 49
3.2.4 容错技术 50
3.2.5 磁盘阵列技术 50
3.2.6 热插拔技术 51
3.2.7 双机热备份 51
3.3 客户机 52
3.3.1 网络客户机硬件 52
3.3.2 瘦客户机连网硬件 57
第4章 局域网 59
4.1 局域网概述 59
4.1.1 局域网的概念 59
4.1.2 局域网与广域网比较 60
4.1.3 局域网硬件的基本组成 61
4.2 IEEE 802局域网标准 62
4.2.1 IEEE 802局域网模型 62
4.2.2 IEEE 802标准概述 63
4.2.3 IEEE 802标准与局域网络 63
4.3 以太网 65
4.3.1 10Base 2网络 65
4.3.2 10Base 5网络 66
4.3.3 10Base-T 67
4.4 快速以太网 68
4.4.1 快速以太网概述 68
4.4.2 100Base-T标准 70
4.4.3 100Base-T产品及应用 70
4.5 交换式以太网 71
4.5.1 交换式局域网技术概述 71
4.5.2 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原理 72
4.5.3 虚拟局域网(VLAN) 73
4.5.4 以太网交换机的典型应用 73
4.6 千兆位以太网 74
4.6.1 千兆位以太网概述 74
4.6.2 千兆位以太网协议 76
4.6.3 千兆位以太网产品及应用 77
4.7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82
4.7.1 FDDI概述 82
4.7.2 FDDI标准与设备 83
4.7.3 FDDI网络的拓扑结构 84
4.7.4 FDDI网络产品及应用 86
第5章 广域网 88
5.1 广域网概述 88
5.1.1 什么是广域网 88
5.1.2 广域网协议 88
5.2 分组交换网 89
5.2.1 什么是分组交换 89
5.2.2 分组交换网的组成 90
5.2.3 CHINAPAC简介 90
5.2.4 CHINAPAC应用实例 91
5.3 综合业务数字网 93
5.3.1 ISDN概述 93
5.3.2 ISDN业务分类 95
5.3.3 ISDN终端设备 97
5.3.4 ISDN互连方式 101
5.3.5 中国电信ISDN的发展 103
5.3.6 ISDN网络互连产品及其解决方案 103
5.4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105
5.4.1 ATM概述 105
5.4.2 ATM的优点与不足 107
5.4.3 ATM的标准 108
5.4.4 ATM的基本原理 109
5.4.5 ATM网络组成 111
5.4.6 ATM交换机 112
5.4.7 ATM局域网 114
5.4.8 ATM网络互连 117
5.4.9 ATM在广域网中的应用 120
5.5 数字数据网DDN 121
5.5.1 数字数据网概述 121
5.5.2 DDN的网络结构及其业务 122
5.5.3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 123
5.6 帧中继FR 126
5.6.1 帧中继概述 126
5.6.2 帧中继基础 127
5.6.3 中国公用帧中继网 131
第6章 网络接入技术 134
6.1 网络接入技术简介 134
6.2 调制技术 135
6.2.1 电缆调制解调器概述 135
6.2.2 调制技术简介 138
6.2.3 线缆调制解调器的基本原理 140
6.2.4 线缆调制解调器的现状 142
6.3 铜线接入技术 143
6.3.1 铜线接入技术概述 143
6.3.2 高速数字用户线(HDSL) 145
6.3.3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148
6.3.4 超高速数字用户环路 150
6.4 光纤接入技术 151
6.4.1 光纤接入网概述 151
6.4.2 光纤接入网分类 152
6.4.3 光纤接入网络结构 153
6.4.4 光纤接入系统中的复用技术 154
6.5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技术 157
6.5.1 有线电视网(CATV) 158
6.5.2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 160
6.5.3 用户网络接口(UNI) 163
6.5.4 MFC有关产品 166
6.6 无线接入技术 166
6.6.1 无线局域网接入概述 166
6.6.2 无线局域网的产品及应用 167
第7章 网络互连技术 169
7.1 网络互连概述 169
7.1.1 网络互连的目的 169
7.1.2 网络互连形式 170
7.1.3 网络互连设备 170
7.2 路由器产品 174
7.3 其他互连产品 175
7.3.1 远程访问服务器 175
7.4 典型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连应用案例 178
7.4.1 与公用电话网互连 178
7.4.2 与公用数据网互连 178
7.4.3 使用多条电话线高速连网 179
第8章 综合布线系统 181
8.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81
8.1.1 综合布线系统的几个基本问题 181
8.1.2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184
8.1.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184
8.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186
8.2.1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 186
8.2.2 计算机系统传输速率要求 187
8.2.3 PDS传输介质及其传输距离 187
8.2.5 光缆传输系统设计 192
8.3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193
8.3.1 防护安全规范 193
8.3.2 安装工艺要求 195
8.3.3 如何选择布线测试仪器 197
第9章 网络操作系统 199
9.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199
9.1.1 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 199
9.1.2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200
9.1.3 多功能网络操作系统 201
9.2 UNIX及类UNIX操作系统 202
9.2.1 UNIX网络操作系统 202
9.2.2 Linux概述 202
9.2.3 常用Linux系统管理命令 204
9.3 Windows NT 213
9.3.1 LAN Manager 213
9.3.2 Windows NT与Windows 2000 214
9.4 Novell 214
第10章 网络管理 217
10.1 网络管理概述 217
10.1.1 网络管理的重要性 217
10.1.2 网络管理系统选择原则 218
10.1.3 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 218
10.1.4 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型 220
10.2 网络管理标准 221
10.2.1 网络管理标准概述 221
10.2.2 网络管理协议概述 222
10.2.3 电信管理网(TMN) 225
10.2.4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实施 230
10.3 安全性管理 232
10.3.1 网络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232
10.3.2 保护网络系统的基本要素 233
10.3.3 网络安全策略 235
10.3.4 UNIX系统管理员安全 237
10.3.5 防火墙概述 252
10.4 数据加密 255
10.4.1 保密技术 255
10.4.2 加密方式 258
10.5 数据备份与恢复 260
10.5.1 备份概述 260
10.5.2 在Windows 2000备份中进行备份 261
10.5.3 还原文件和文件夹 269
10.6 网络监控 272
10.6.1 微软管理控制台 272
10.6.2 管理系统服务 274
10.6.3 查看事件 277
10.6.4 监视性能 280
10.6.5 监视网络 282
10.7 网络管理的发展趋势 286
10.7.1 网络管理层次化 286
10.7.2 网络管理集成化 286
10.7.3 网络管理Web化 287
10.7.4 网络管理智能化 288
第11章 企业网 291
11.1 Intranet简介 291
11.1.1 Intranet的现状与影响 291
11.1.2 Intranet的优越性 292
11.1.3 Intranet的功能 292
11.1.4 Intranet“专用”IP地址 292
11.2 信息管理系统 293
11.2.1 传统MIS的不足 293
11.2.2 MIS系统的发展趋势 294
11.2.3 基于Intranet的MIS系统 295
11.2.4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96
11.3 Intranet的应用 298
11.3.1 基于Intranet的新一代MIS系统 298
11.3.2 基于Intranet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299
11.3.3 基于Intranet的智能建筑 299
11.3.4 Intranet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300
11.3.5 Intranet的新发展——Extranet 300
11.3.6 计算机系统安全 301
11.4 Intranet案例 303
11.4.1 需求分析 303
11.4.2 布线系统设计 304
11.4.3 网络技术选择 304
11.4.4 网络产品选择 304
11.4.5 网络方案 305
11.4.6 网络交换设备 305
11.4.7 远程访问设备 306
11.4.8 网络互连设备 306
11.4.9 网管系统 306
11.4.10 虚拟局域网 306
11.4.11 地址规划 307
11.4.12 网络服务器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