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绪论&袁行霈 1
绪论 1
第一节 安徽文化发生发展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 1
第二节 影响安徽文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3
第三节 安徽文化发生发展的历程 7
第四节 安徽文化的特点 10
上编 23
第一章 江淮大地的文明曙光——远古至西周 23
第一节 江准大地: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旧石器时代 23
第二节 盛绽于江准大地的文明之花——新石器时代 26
第三节 华、夷文化在江淮地区的碰撞与交融——夏、商与西周时代 34
第二章 涡淮流域的智慧之花——春秋战国至秦汉 48
第一节 学术思想 48
第二节 宗教 68
第三节 教育 72
第四节 文学 76
第五节 科技 80
第三章 乱世中的玄想与吟唱——魏晋南北朝 88
第一节 学术思想 88
第二节 史学 97
第三节 教育 100
第四节 文学 105
第五节 艺术 113
第六节 科技 118
第四章 淮河涛声至皖江波澜——隋唐五代 123
第一节 宗教与史学 123
第二节 文学 132
第三节 艺术 140
第四节 科技 142
第五章 渐趋精致与成熟的皖风徽韵——两宋至明嘉靖 147
第一节 学术思想 147
第二节 宗教 159
第三节 史学 164
第四节 教育 172
第五节 文学 176
第六节 艺术 190
第七节 科技 194
第六章 全面展开的文化长卷——明嘉靖至清嘉庆 205
第一节 学术思想 205
第二节 宗教 218
第三节 史学 221
第四节 教育 225
第五节 文学与艺术(上) 228
第六节 文学与艺术(下) 235
第七节 科技 243
第七章 向近代化艰难前行——清道光至清末 258
第一节 学术思想 258
第二节 宗教 268
第三节 史学 271
第四节 教育 278
第五节 科技 289
下编 297
第一章 徽商与徽商文化 297
第一节 徽商的兴衰 297
第二节 徽商的文化精神 304
第三节 徽商的文化活动与文化贡献 312
第二章 淮河与皖北文化 334
第一节 大禹导淮与涂山会诸侯 334
第二节 芍陂兴建奠定楚文化东渐的基础 338
第三节 隋唐运河与淮北经济文化繁荣 344
第四节 明初:儒学在淮畔的一度复兴 348
第五节 防黄保运对皖北文化变迁的影响 352
第三章 流响全国的桐城文派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359
第一节 流响于全国的桐城文派 359
第二节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374
第四章 开宗立派的书画艺术 386
第一节 皖籍画家及画派 386
第二节 皖籍书法家及书法理论 400
第三节 篆刻四大派:徽派、歙派、皖派、黟山派 403
第四节 徽派版画 407
第五章 源远流长的地方戏剧、舞蹈 416
第一节 徽剧与徽班进京 416
第二节 黄梅戏 425
第三节 庐剧、泗州戏、池州傩戏、目连戏 427
第四节 花鼓灯与凤阳花鼓 435
第六章 享誉中外的传统工艺 441
第一节 安徽文房四宝 441
第二节 徽州“三雕” 450
第三节 界首彩陶 453
第四节 芜湖铁画 456
第五节 万安罗盘 458
第七章 安徽的特色民俗 462
第一节 皖南的特色民俗 462
第二节 皖北的特色民俗 470
第八章 黄山与徽州生态文化 477
第一节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黄山 477
第二节 令人称道的徽州生态文化 485
第九章 安徽名山与宗教文化 499
第一节 司空山、天柱山与早期禅宗 499
第二节 九华山与佛教文化 504
第三节 齐云山与道教文化 515
第十章 历代文化名人在安徽 526
第一节 陶渊明、谢朓在安徽 526
第二节 李白等唐代诗人与安徽 529
第三节 欧阳修、苏轼等宋代诗文作家在安徽 540
第四节 朱筠、黄景仁、袁枚、谭献在安徽 554
附录 563
安徽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563
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 566
安徽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览表 569
主要参考文献 570
索引 574
后记 589
跋&陈进玉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