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回顾 1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河南的科学技术 1
一、旧石器时期 1
二、新石器时期 2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河南的科学技术 4
一、夏朝时期 4
二、商朝时期 5
三、周朝时期 6
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河南的科学技术 7
一、春秋战国时期 7
二、秦朝时期 8
三、汉朝时期 8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10
五、隋朝时期 11
六、唐朝时期 11
七、宋朝时期 12
八、元朝时期 13
九、明朝时期 14
十、清朝时期 14
第四节 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河南的科学技术 15
第五节 社会主义时期河南的科学技术 16
第二章 科技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发展 19
第一节 河南省科联和科普的成立 19
一、河南省科联的成立 19
二、河南省科普的成立 20
第二节 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发展 21
一、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沿革 21
二、河南省科学工作委员会和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22
三、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发展 24
四、河南省科技专业组的成立 26
第三节 基层科技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26
一、各地、市、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建立及其职能 26
二、省直各部门科技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29
三、高等院校科技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29
四、企业科技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30
第三章 科学技术机构、队伍和重要设施 32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机构 32
一、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32
二、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分类 60
第二节 科学技术队伍 63
一、科技人员的调查登记和培养发展 63
二、关于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67
第三节 重要科技设施 69
一、大型精密仪器 72
二、重要科技设施 73
第四章 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方针 76
第一节 建国初期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方针 76
一、科技工作任务和重点的提出 77
二、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精神和“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 78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方针 81
一、建立组织机构,开展科技工作 81
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工作领导 82
三、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 85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方针 87
一、科技管理部门的恢复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87
二、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成效 88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方针 88
一、“面向、依靠”基本方针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89
二、“面向、依靠”方针在河南的贯彻落实 91
三、贯彻落实“面向、依靠”方针的意义和原则 104
第五章 科技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107
第一节 科学技术年度发展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108
一、指导思想 108
二、主要目标 108
三、主要措施 110
第二节 科学技术十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111
一、指导思想 111
二、主要目标 111
三、主要措施 113
第三节 科学技术八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114
一、指导思想 114
二、主要目标 115
第四节 科学技术发展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115
一、“六五”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115
二、“七五”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122
三、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128
第六章 科学技术工作的战略布局 145
第一节 国家科学技术工作的战略布局 145
一、国家科学技术工作三个层次的纵深部署 145
二、国家八类科技计划的制定 146
第二节 河南省科学技术工作的战略布局 151
一、河南省科学技术工作的特点 151
二、河南省七类科技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152
三、河南省科学技术工作三个层次的纵深部署 152
第七章 科学技术成果 156
第一节 科学技术成果的管理 156
一、科技成果鉴定 159
二、科技成果登记 166
三、科技成果奖励 169
四、科技成果推广 175
第二节 科学技术成果及其推广应用 177
一、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项目 178
二、获省级科技成果奖励项目 180
三、科技成果的分类及其推广应用 181
第八章 农业科技进步 193
第一节 农业主要自然资源调查 193
一、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194
二、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 194
三、土壤资源调查 195
第二节 农业科研成果及其推广应用 196
一、加快了育种和良种推广步伐 198
二、组织联合攻关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200
三、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研究收到了良好效果 200
四、农作物栽培技术在全省推广应用 202
五、农业病虫害防治取得了显著成绩 208
六、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了畜牧经济的发展 216
七、林业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224
八、水利科技事业的发展成就喜人 238
第三节 “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262
一、“科技兴农”战略的提出 262
二、“科技兴农”方案的主要内容 263
三、“科技兴农”的措施 273
四、“科技兴农”的成效 275
第九章 工业科技进步 295
第一节 工业布局的形成和科技工作重点的确立 296
一、工业布局的形成 296
二、科技工作重点的确立 297
第二节 企业科技进步现状调查和企业有关科技进步政策的制定 299
一、企业科技进步现状调查 299
二、企业有关科技进步政策的制定 315
第三节 企业科技攻关 325
一、改革传统管理办法 325
二、围绕重点行业和行业重点组织协作攻关 327
三、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 330
第四节 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 330
一、河南省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中心的建立 330
二、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的成就 332
第五节 “星火计划”的实施 337
一、国家“星火计划”的制定 337
二、河南省“星火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343
三、“八五”“星火计划”规划 362
第六节 “科技兴工”战略的实施 367
一、“科技兴工”战略的提出 367
二、“科技兴工”方案的主要内容 367
第十章 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76
第一节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377
一、新材料技术 377
二、生物技术 383
三、电子技术 388
四、计算机技术 395
五、机电一体化技术 400
六、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技术 408
七、核技术 414
第二节 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 417
一、提高企业的参与意识 418
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418
三、牵动传统产业科技进步 418
第三节 “火炬计划”的实施 419
一、“火炬计划”的制定及其措施 419
二、“火炬计划”的成效 422
三、“火炬计划”实施五周年表彰大会的召开 425
四、“火炬计划”十年发展纲要的制定 426
第四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448
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448
二、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461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473
第一节 科学技术拨款制度改革 474
一、科学事业费的划转 474
二、科研单位经费的分类管理 475
三、技术开发类型科研单位的事业费的减拨 475
第二节 科研单位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476
一、大力发展科技产业 476
二、调整科研方向 477
三、增强科研单位自我发展的能力 478
四、经费包干单位的技术开发 478
第三节 放活科研机构 479
一、实行所长负责制 479
二、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479
三、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480
四、试行优化组合 480
五、调整内部机构设置 481
第四节 放活科技人员 481
一、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 481
二、鼓励科技人员下乡下厂 482
第五节 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 483
一、技术市场的培育 483
二、技术市场的成效 484
第六节 民营科技机构的发展 485
一、民营科技机构的特点 485
二、民营科技机构的模式 486
三、民营科技机构的作用 487
四、全国民营科技型企业工作会议的召开 488
第七节 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490
一、实行分级管理和目标责任制 490
二、开辟融资渠道,增加科技投资强度 491
三、坚持以综合效益为着眼点的立项原则 491
四、实行科学基金制 492
五、实行科技部门与金融部门联合招标 492
第八节 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改革 492
一、改革科技成果鉴定办法 492
二、改革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493
第九节 农村科技体制改革 493
一、农村科技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发展 494
二、农业技术经济承包蓬勃发展 494
三、建立和完善了以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全程服务组织 495
第十节 企业科技体制改革 496
一、建立、完善企业科技进步管理体制 497
二、开展科技先导型企业评定活动 497
三、建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 497
第十二章 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 499
第一节 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的发展历程 499
一、起步阶段 501
二、发展阶段 501
三、全方位合作交流阶段 502
第二节 科技外事工作机构的建立及其管理 503
一、河南省科委科技外事处建立 503
二、河南省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 504
三、河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建立 505
第三节 科技外事工作职能的转变 508
一、省科委科技外事工作的职责 508
二、基层单位科技外事工作的职责 509
第四节 科技外事工作的基本原则 509
一、面向世界,友好合作 509
二、立足省情,突出重点 510
三、官民并举,形式多样 510
四、平等互利,增进友谊 510
第五节 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成就 511
一、坚持“双引”结合,学习了国外智力、技术和经验 511
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提高了河南的知名度 513
三、开辟了多种渠道进行对外科技合作研究 513
四、坚持有目的地派出考察、研修,取得了一定成效 515
五、争取到无偿赠送资金和技术设备 516
第六节 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趋势 517
一、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指导思想 517
二、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的重点 518
第十三章 技术市场 522
第一节 技术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522
一、萌芽阶段 523
二、形成阶段 523
三、发展阶段 524
第二节 技术市场的管理 525
一、建立健全技术市场管理机构 525
二、贯彻执行技术市场管理的“八字”方针 526
三、技术经营机构的管理 527
四、技术合同的管理 527
第三节 发展技术市场的措施 529
一、制定和完善发展技术市场的政策法规 529
二、贯彻落实《技术合同法》,加强对技术合同的管理 530
三、充分发挥技术经营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和功能 535
四、大力加强技术市场的人才培训 536
第四节 技术市场的成就 536
一、技术市场成交额直线上升 536
二、技术交易形式灵活,内容丰富 537
三、实行科技成果“亮相”,拓宽技术市场服务领域 541
四、开办省会技术市场夜市和星期天技贸市场 542
五、设立“黄河杯”奖,形成了技术市场的激励机制 543
第五节 技术市场的作用 544
一、加速了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544
二、增强了科研单位自我发展的能力 544
三、改变了企业的产销结构 545
四、推动了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545
五、促进了智力和人才的流动 545
六、密切了科研和生产的联合 545
第六节 技术市场发展的构想 546
一、建立全方位技术市场经营服务体系 547
二、大力开拓和培育农村技术市场 548
三、引导企业进入技术市场 549
四、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科技服务业 550
五、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552
六、组建技术市场信息网络 553
七、建立全省常设技术市场 553
八、制定和完善发展技术市场的优惠政策 553
第十四章 专利事业 557
第一节 专利管理机构的建立 557
一、河南省专利管理局的建立 557
二、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的建立 559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560
一、专利制度的基本内容 561
二、专利制度的重大意义 565
第三节 专利工作的指导方针 568
一、坚持以推动科技进步为宗旨 568
二、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广开实施渠道 568
三、继续贯彻落实《专利法》和《专利代理条例》 569
四、大力开展专利法的宣传普及和人才培训 569
五、重视和加强专利管理体系的建设 570
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方针 570
第四节 专利工作的成就 570
一、广泛深入宣传普及专利法 570
二、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递增 571
三、发明品位对比趋于合理 571
四、专利实施效益显著 572
五、加强了专利工作的法制建设 573
六、坚持开展了文献服务和代理服务 574
七、认真受理了专利纠纷调处工作 574
八、开展了专利奖评选活动 574
第五节 专利工作发展的构想 575
一、关于专利工作体系建设 575
二、关于专利法宣传普及 576
三、关于专利技术实施 577
四、关于企业专利工作 578
五、关于行业专利工作 582
六、关于专利纠纷调处 582
七、关于专利工作规章制度建设 582
八、关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 583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情报 584
第一节 河南省科学技术情报机构的建立及科学技术情报工作的位次 585
一、河南省科学技术情报机构的建立及其演变 585
二、河南省科学技术情报工作在全国的位次 588
第二节 科学技术情报网的建立 589
一、河南省科学技术情报协作网 589
二、中南地区五省(区)二市科学技术情报交流协作网 590
第三节 科学技术情报的搜集 591
一、采购 592
二、交换 592
三、索取 593
四、会议搜集 593
第四节 科学技术情报的开发与应用 593
一、开发科学技术文献资料,为社会提供服务 593
二、出版杂志、简报,宣传推广科学技术成果 594
三、开展情报调研,为领导决策服务 594
四、面向农村、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情报 595
第十六章 科学技术法制建设 596
第一节 科技政策法规工作机构的建立 596
一、省科委科技政策研究室的设立及其职责 596
二、科技政策研究室的更名及其职责的调整 597
第二节 科技政策研究工作的开展 598
一、科技政策的软科学研究 598
二、省首届科技政策研究工作会议的召开 600
第三节 科技法制工作的开展 600
一、清理规范性文件 600
二、科技政策法规的制定 601
三、全省科技立法工作会议的召开 603
四、科技法学会的成立 603
五、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 606
第十七章 “科技兴豫”战略的实施 607
第一节 “科技兴豫”战略的提出 608
一、“科技兴豫”战略提出的背景 608
二、“科技兴豫”的指导思想 611
三、“科技兴豫”的基本原则 612
第二节 “科技兴豫”战略的实施 613
一、“科技兴豫”座谈会的召开 613
二、“科技兴豫”调查 615
三、“科技兴地”经验交流会的召开 617
四、“科技兴县”现场会的召开 618
五、“科技兴厂”的调查 619
六、全省科技大会的召开 625
第三节 实施“科技兴豫”战略的重大意义 638
一、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技意识 638
二、密切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638
三、增加了科技投入 639
四、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639
五、科技人员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639
第十八章 前景与展望 641
第一节 科技工作的经验、问题和目标 641
一、基本经验 641
二、主要问题 642
三、发展目标 643
第二节 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 644
一、继续贯彻“面向、依靠”方针,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644
二、努力攀登科技高峰,增强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后劲 644
三、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 645
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645
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646
六、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与科技进步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647
七、依靠科技进步引导和推动经济发展 647
八、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规模效益 648
九、强化科技意识,引导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48
十、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649
第三节 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 649
一、十大科技工程建设 650
二、科技工作的十个重点 654
附录 河南省科委历届主任名录 661
河南省科委历届副主任、总工程师、纪检组长、专利局长名录 662
后记 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