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音概说 1
第一节 什么是音韵学 1
第二节 古汉语语音的分期 4
第二章 音韵学研究的资料 7
一、韵文押韵字 7
二、连绵词 8
三、形声字之谐声系统 9
四、异文和重文 9
五、古今字 通假字 10
六、读若 直音 反切 10
七、声训 10
八、韵书 11
九、韵图 11
十、现代方言 11
十一、借词 12
第三章 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15
第一节 声母 15
一、五音和七音 20
二、塞音 擦音 塞擦音 21
三、鼻音 边音 22
四、送气 不送气 23
五、清浊 23
六、拟音 23
第二节 韵母 27
一、韵 韵母 29
二、韵 韵目 31
三、韵类 31
四、韵部 31
五、韵摄 31
六、等呼 洪细音 32
第四章 中古音韵 35
第一节 中古时期的韵书 35
一、李登的《声类》 35
二、吕静的《韵集》 36
三、陆法言的《切韵》 38
四、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 40
五、孙愐的《唐韵》 42
六、《广韵》 44
七、《集韵》和《礼部韵略》 47
八、《平水韵》和《诗韵》 49
第二节《广韵》研究 51
一、《广韵》的体例 51
二、《广韵》的声调 53
三、《广韵》的声母系统 59
四、《广韵》的韵母系统 73
第三节 等韵与韵图 84
一、等韵的兴起与形成 84
二、声韵的组合分布 90
三、韵图的制作 95
1、韵字编谱 96
2、呼法分表 97
3、七音构架 97
4、同摄拼图 98
四、等韵学的价值 101
第五章 近古音韵 103
第一节 近古韵书简介 103
一、《蒙古字韵》 103
二、《中原韵韵》 104
三、《洪武正韵》 106
四、《韵略音通》 107
五、其他韵书 韵图 108
第二节《中原音韵》研究 112
一、《中原音韵》体例 112
二、《中原音韵》研究概况 115
三、《中原音韵》音系 117
1、《中原音韵》韵母 117
2、《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 119
3、《中原音韵》的声调 121
第三节 近古音系 123
一、声母系统 124
二、韵母系统 124
三、声调系统 126
第六章 上古音韵 127
第一节 上古声母 127
一、古无轻唇音 128
二、古无舌上音 129
三、照三归端 131
四、照二归精 133
五、娘日二纽归泥说 134
六、喻三归匣 135
七、喻四归定 135
第二节 上古韵部 138
一、吴棫 古音通转说 138
二、郑庠 古韵六部 139
三、顾炎武 古韵十部 140
四、江永 古韵十三部 140
五、戴震 古音二十五部 141
六、段玉裁 古音十七部 143
七、孔广森 古韵十八部 144
八、王念孙 古韵二十一部 145
九、章太谈 古韵二十三部 145
十、黄侃 古本韵二十八部 146
十一、王力 古韵三十部 146
第三节 上古声调 147
一、陈第“古无四声”说 148
二、顾炎武“四声一贯”说 148
三、孔广森“古无入声”说 148
四、段玉裁“古无去声”说 148
五、黄侃“古无上声”说 148
六、王力“长调短调”说 148
第七章 远古音韵 150
远古复声母简介 155
第八章 反切 162
第一节 反切以前的注音方法 162
一、譬况 164
二、读若 165
三、直音 166
第二节 反切的原理 167
第三节 反切的起源 169
一、佛教影响说 169
二、汉族自身产生说 171
三、上古语音事实 173
第四节 反切的改进 182
一、古今语音差异与反切用字的改换 182
二、反切方法的改良 184
第五节 反切要注意的语音现象 187
一、喉 牙音的洪细问题 187
二、精系的洪细音 188
三、洪细音与韵 188
四、轻唇 重唇的反切 190
五、日纽的反切 192
六、现代零声母的反切拼读 193
七、全浊声母的反切 193
八、入声字的反切 195
九、其他问题 198
第九章 诗词格律 202
第一节 格律诗的要求与要素 202
一、句数 字数 202
二、押韵 203
三、平仄 205
第二节 格律诗的标准平仄 209
第三节 如何区分入声字 217
一、谐声偏旁记忆法 218
二、现代汉语语音记忆法 219
三、排除法 220
四、方言 221
五、背押入声韵的古诗词 221
第四节 拗救 222
一、本句自救 223
二、对句救 224
第五节 绝句 228
第六节 对仗 231
第七节 词律简介 235
一、词调 词牌 词谱 236
二、词的用韵 238
三、词的平仄和句式 239
四、词的对仗 239
第十章 古音韵知识的应用 241
第一节 以音求义 241
一、以“以音求义”的理论基础 242
二、“以音求义”的历史概貌 245
三、“以音求义”的方法 249
第二节 通假 252
一、通假的不质 252
二、通假字的认定 255
第三节 同源字 260
一、同源字意义的联系方式 261
二、同源字的辨别 263
三、研究同源字的意义 267
第四节 普通话声母辩证 268
结束语 274
主要参考书目 278
附:《说文》转注新见 279
转注 古音及其他 304
跋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