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同心”品牌服务科学发展(代序)&龙超云 1
前言 1
第一章 同心思想的科学提出 1
第一节 同心思想的基本含义 1
一、“同心”一词释义 2
二、“同心思想”界定 3
第二节 同心思想的形成条件 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同心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6
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同心思想”形成的政治前提 9
三、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感是“同心思想”形成的价值基础 12
四、中国多元和谐共生文化是“同心思想”形成的文化底蕴 14
五、中国多党合作理论体系是“同心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 18
六、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同心思想”形成的制度保障 20
七、毕节试验区的成功实践是“同心思想”形成的现实土壤 24
第三节 同心思想的毕节实践 27
一、“毕节之路”践行了“同心思想” 27
二、“毕节模式”丰富了“同心思想” 30
三、“同心工程”升华了“同心思想” 32
第二章 同心思想的历史考察 35
第一节 同心革命的历史抉择 35
一、民主革命初期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 36
二、抗日战争时期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 41
三、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 45
第二节 同心建设的历史进程 51
一、建国初期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 51
二、文革时期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 56
第三节 同心发展的历史跨越 59
一、改革开放初期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 59
二、改革开放重要时期的同心发展 65
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同心的制度完善 67
第三章 同心思想的科学内涵 74
第一节 同心思想的核心内容 74
一、思想上同心同德 75
二、目标上同心同向 81
三、行动上同心同行 84
第二节 同心思想的内在关系 87
一、同心同德是前提 87
二、同心同向是根本 89
三、同心同行是关键 92
第三节 同心思想的本质特征 95
一、突出的政治性 95
二、鲜明的时代性 98
三、生动的实践性 100
四、巨大的包容性 102
第四章 同心思想的科学意义 105
第一节 同心思想是对统一战线实践的历史总结 105
一、各民主党派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 105
二、各民主党派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 109
三、各民主党派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 113
第二节 同心思想是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最新发展 116
一、深刻揭示了多党合作的本质内核 117
二、深化凝炼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120
三、集中体现了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 125
第三节 同心思想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指针 129
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29
二、推动“十二五”规划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32
三、充分发挥我国民主协商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优势 136
四、巩固发展和谐政党关系,自觉承担构建和谐社会重大责任 140
五、搞好政治交接,推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 144
第五章 同心思想的科学实践 148
第一节 营造“同心文化” 148
一、“同心文化”是统战文化的当代表达 148
二、营造“同心文化”的丰富实践 150
第二节 实施“同心工程” 159
一、“同心工程”的推出 159
二、“同心工程”的实施意义 161
三、“同心工程”的实施机制与路径 164
第三节 打造“同心品牌” 171
一、打造“同心品牌”的重要意义 171
二、打造“同心品牌”的基本原则 174
三、打造“同心品牌”的制度安排 177
第六章 同心思想与毕节试验区 188
第一节 同心催生毕节试验区 188
一、同心开展智力支边 188
二、同心关注毕节落后现状 191
三、同心创建毕节试验区 193
第二节 同心创新合作制度 196
一、专家顾问组同心合作 197
二、定点合作同心帮扶 199
三、联席会议同心协商 200
第三节 同心助推毕节试验区建设 203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描绘毕节发展蓝图 203
二、稳步推进开发扶贫,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204
三、认真实施生态建设,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 208
四、积极致力人口控制,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211
五、精心打造“同心工程”,有序推进试验区建设 215
第七章 开创同心之路新局面 220
第一节 高举旗帜引领同心 220
一、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新道路 221
二、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政党新关系 222
第二节 凝聚力量推进同心 225
一、增进共识求氛围,体现凝心聚力 225
二、多党合作求真诚,展现真心给力 227
三、履职尽责求质量,体现齐心协力 229
四、深入推进求实效,呈现同心合力 230
第三节 健全机制保障同心 231
一、健全和完善保障机制 232
二、健全和完善沟通协调机制 233
三、健全帮扶机制 235
第四节 搭建平台服务同心 236
一、搭建参政议政的交流平台 236
二、搭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培养平台 238
三、搭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 239
第五节 改善民生深化同心 240
一、改善民生对深化同心思想的重要性 241
二、同心改善民生 242
第六节 构建和谐守护同心 245
一、民主党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245
二、民主党派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优势 246
三、发挥民主党派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247
主要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