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绪论 1
第一单元 文学特质论 11
第一章 文学的社会本质 11
第一节 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 11
(一)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11
(二)文学的真实性 27
(三)文学的倾向性 38
第二节 文学的社会上层建筑性质 45
(一)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45
(二)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48
(三)文学与其它上层建筑的关系 51
练习与思考 53
第二章 文学的审美特征 55
第一节 文学的审美性 55
(一)审美性是文学的特质 55
(二)美与真、善的统一 61
第二节 审美的形象性 64
(一)文学的形象性 64
(二)艺术形象 68
(三)语言艺术的形象 77
第三节 审美的典型性 82
(一)文学的典型性 82
(二)艺术典型 87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95
第四节 审美的情感性 100
(一)文学的情感性 100
(二)情感性是文学显著的特征 103
(三)文学的情理统一 106
练习与思考 109
第三章 文学的社会性能 111
第一节 文学的社会属性 111
(一)文学的人性 111
(二)文学的人民性 117
(三)文学的民族性 124
(四)文学的时代性 130
(五)文学的阶级性 135
第二节 文学的社会功能 143
(一)文学的认识作用 144
(二)文学的教育作用 146
(三)文学的审美作用 147
练习与思考 148
第二单元 文学构成论 150
第一章 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150
第一节 内容和形式 151
(一)文学的内容 151
(二)文学的形式 155
(三)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57
(四)进步的革命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161
第二节 题材和主题 162
(一) 文学题材 162
(二)文学主题 170
(三)题材和主题的关系 176
第三节 人物和环境 178
(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178
(二)文学作品中的环境 189
(三)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189
第四节 情节和结构 191
(一)文学情节 191
(二)文学结构 197
(三)情节和结构的关系 202
第五节文学语言 203
(一)文学语言和生活语言 203
(二)文学语言的特点 204
(三)作家必须学习与修炼语言 210
练习与思考 212
第二章 文学体裁和类别 214
第一节 文学体裁的分类 214
(一)什么是文学体裁 214
(二)文学体裁的分类法 215
(三)抒情文学 216
(四)叙事文学 217
第二节 诗歌 218
(一)诗歌的特征 218
(二)诗歌的分类 223
第三节 小说 226
(一)小说的特征 226
(二)小说的分类 230
第四节 散文 232
(一)散文的特征 232
(二)散文的分类 235
第五节 戏剧文学 236
(一)戏剧文学的特征 236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 240
第六节 影视文学 249
(一)电影文学 249
(二)电视文学 253
练习与思考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