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编 资源篇 7
第一章 自然旅游资源 7
第一节 太行山脉自然景观群 9
一、自然资源 9
(一)地质地貌 9
(二)水文气象 10
(三)多样生物 10
(四)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11
林虑山太行大峡谷 11
王屋山 12
神农山 14
云台山 15
万仙山 18
八里沟 19
云梦山 20
大伾山 22
青天河 22
二、人文资源 23
(一)历史纪念地景观 25
小南海原始人洞穴 25
颛顼帝喾陵 26
殷墟 26
摘心台与纣王墓 27
卫辉比干庙 28
羑里城遗址与文王庙 28
汉光武帝陵 29
汤阴岳飞庙 30
新乡潞简王陵 31
(二)宗教文化景观 32
济渎庙 32
月山寺 33
奉先观 33
阳台宫 34
天宁寺塔 34
修定寺塔 35
(三)园林景观 35
百泉 35
(四)红色纪念地景观 37
红旗渠 37
新乡刘庄 37
第二节 伏牛山脉自然景观群 40
一、自然资源 40
(一)地质地貌 40
(二)水文气象 41
(三)多样生物 41
(四)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43
1.山石景观 43
老君山 43
白云山 45
石人山 46
2.洞穴景观 48
鸡冠洞 48
3.水文景观 49
重渡沟 50
龙潭沟风景区 51
丹江口水库 51
陆浑水库 52
昭平台水库 53
石漫滩水库 54
陕县温泉 54
汝州温泉 55
鲁山温泉 56
4.森林景观 56
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 57
木札岭原始生态区 59
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 59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60
二、人文资源 62
(一)历史纪念地景观 64
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 64
恐龙蛋保护区 65
杜康仙庄 65
范蠡故里 65
医圣祠 65
张衡墓 66
南阳武侯祠 66
二程故里 66
范仲淹墓园 67
(二)宗教文化景观 67
九皋山 68
伊川书院 68
香严寺 70
丹霞寺 70
风穴寺 71
云岩寺 71
燃灯寺 71
观音寺 72
老君庙 72
铁顶山 72
哪吒庙 72
(三)军事文化景观 72
南召古楚长城遗迹 73
(四)官署建筑景观 73
(五)传统聚落景观 74
(六)特色聚落景观 74
(七)产业旅游地景观 74
第三节 嵩山自然景观群 75
一、自然资源 75
(一)地质地貌 75
(二)水文气候 76
(三)土壤植被 77
(四)自然景观 77
嵩山七十二峰 77
中岳古今二十景 78
三皇寨 83
灵霄峡 84
大仙峡 84
响沟 84
挂冰崖 84
水帘洞 85
回音楼 85
八龙潭 85
启母石 85
三公石 85
凤凰石 86
森林景观 86
二、人文景观 86
(一)历史纪念地景观 86
轩辕黄帝故里 87
洗耳泉 87
王城岗遗址 88
古钧台 88
(二)宗教文化 89
嵩阳书院 89
中岳庙 90
汉三阙 91
无极洞 91
少林寺 92
塔林 93
法王寺 93
会善寺 94
嵩岳寺 94
(三)天文文化 95
周公测景台 95
登封观星台 96
(四)武术文化 96
(五)民间文化 97
第四节 桐柏—大别山脉自然景观群 98
一、自然景观 98
(一)地形地貌 98
(二)水文气候 98
(三)多样物种 99
(四)自然景观 100
1.山石景观 100
鸡公山 100
嵖岈山 102
灵山 103
金刚山 104
黄柏山 104
九华山 105
2.水文景观 105
淮源风景区 105
南湾湖 106
板桥水库 107
薄山水库 108
汤泉池 108
二、人文旅游资源 109
(一)历史纪念地景观 109
楚王城遗址 109
长台关楚墓 110
番国故城遗址 111
(二)宗教文化景观 111
灵山寺 111
净居寺 112
贤隐寺 113
(三)红色纪念地景观 113
确山竹沟 114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116
(四)以陈姓为代表的寻根文化 117
(五)以毛尖为品牌的茶乡及茶文化 117
第五节 黄河自然景观群 119
一、自然景观 119
亚武山 119
三门峡、天鹅湖 120
黄河三峡 121
黄河小浪底 122
孟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123
嘉应观 124
黄河游览区 125
豫北黄河故道鸟类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 125
东坝头 126
黄河故道 126
二、人文景观 127
(一)历史纪念地景观 128
黄帝铸鼎塬 128
函谷关 129
仰韶村文化遗址 130
龙马负图寺 130
玄奘故里 131
北宋皇陵 131
大河村遗址 132
郑州商代遗址 132
古博浪沙 133
古黄池 133
陈桥驿 133
北宋东京城遗址 134
龙亭 134
宋都御街与樊楼 135
翰园碑林 136
清明上河园 136
禹王台 136
山陕甘会馆 137
包公祠 137
葵丘会盟台 137
白云寺 138
归德古城 138
燧皇陵 138
帝喾陵 139
仓颉墓 139
伊尹墓 139
张巡祠 140
仓颉陵遗址 140
子路墓祠 141
戚城与中华第一龙 141
回銮碑 141
(二)馆藏文化 142
虢国车马坑博物馆 142
洛阳博物馆 142
洛阳民俗博物馆 143
洛阳古墓博物馆 143
千唐志斋 144
河南博物院 145
开封博物馆 146
(三)宗教文化 147
鸿庆寺石窟 147
宝轮寺塔 147
白马寺 148
龙门石窟 149
大相国寺 150
延庆观 151
繁塔 151
开封铁塔 152
应天书院 152
(四)天文文化 153
阏伯台 153
(五)红色纪念地景观 153
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会址 153
将军渡 154
兰考焦裕禄陵园 154
第二章 人文旅游资源 157
一、历史文化名城 159
郑州 159
开封 160
洛阳 161
安阳 162
南阳 163
商丘 164
浚县 165
二、古都 165
黄帝之都新郑 165
伏羲、炎帝之都淮阳 166
颛顼之都濮阳 167
夏都禹州 167
夏、商之都偃师 168
三国魏都许昌 169
三、文化遗址 170
舞阳贾湖遗址 170
四、独特历史纪念地 171
郑韩故城遗址 171
蔡国故城 172
鹿邑老子故里 172
民权庄子故里 174
许慎墓 174
春秋楼 175
灞陵桥 176
巩义杜甫故里、杜甫墓园 176
孟州韩愈墓园 177
新郑欧阳修墓园 177
郏县三苏坟 178
五、节庆活动 179
洛阳牡丹花会 179
开封菊花节 180
信阳茶叶节 181
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 182
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 183
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 184
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 186
六、其他旅游 187
工业观光旅游 187
农业观光旅游 188
第二编 规划篇 193
第一章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193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193
(一)综述 193
(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特色 194
(三)存在问题 196
二、旅游产业成长现状分析 196
(一)成长现状 196
(二)存在问题 199
三、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
(一)面临的机遇 201
(二)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竞争与挑战 205
第二章 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战略 207
一、指导思想 207
二、发展原则 208
三、战略目标 210
四、战略重点 211
五、战略布局 212
第三章 旅游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217
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217
二、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产业 221
三、重视发展社会旅游产业 224
第四章 旅游景区(点)发展规划 227
一、文化旅游景区(点)发展规划 228
(一)总体思路及规划重点 228
(二)始祖名人文化旅游 230
(三)文物古迹旅游 232
(四)博物馆旅游 233
(五)宗教文化旅游 236
(六)古都名城文化旅游 237
(七)民风民俗文化旅游 238
(八)豫菜饮食文化旅游 240
二、自然旅游景区(点)发展规划 241
(一)规划背景与发展思路 241
(二)地文旅游 243
(三)水域旅游 248
(四)生物旅游 253
三、社会旅游景区(点)发展规划 256
(一)总体发展思路与规划重点 257
(二)节事旅游 257
(三)保健度假旅游 259
(四)革命传统教育旅游 260
(五)现代工农业观光旅游 261
(六)娱乐旅游 262
第五章 旅游接待服务业发展规划 264
一、旅游接待服务业总体规划 264
二、旅游餐饮业 266
(一)旅游餐饮现状 266
(二)旅游餐饮发展思路 267
(三)旅游餐饮业发展重点 267
(四)实施措施 269
三、旅游住宿业 270
(一)现状与主要问题 270
(二)规划目标 271
(三)旅游住宿业发展重点 271
(四)实施措施 272
四、旅游运输业 273
(一)现状及主要问题 273
(二)规划目标 273
(三)对策措施 274
五、旅行社业 274
(一)现状及主要问题 274
(二)规划目标 275
(三)战略重点 275
(四)对策措施 276
第六章 河南省旅游商品业发展规划 279
一、旅游商品业的现状和问题 279
二、发展旅游商品业的基本思路 280
三、旅游商品开发的基本要求 281
(一)开发系列旅游商品 281
(二)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旅游商品 281
(三)提升传统旅游商品 282
(四)采用先进理念开发旅游商品 282
(五)突破传统的旅游商品概念局限,积极发展购物旅游 282
(六)集中力量推出一批富有河南特色的著名品牌 282
(七)采取政府主导与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社会投资参与的模式,理顺旅游商品业经营管理体系 283
(八)河南省旅游商品开发应按照一体化的原则 284
四、旅游商品开发重点 284
(一)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各环节的组织协调 284
(二)以全新理念进行商品设计包装,提升河南旅游商品形象 284
(三)结合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旅游商品生产大型企业 285
五、旅游商品营销重点 286
(一)以特色带动市场 286
(二)以新品吸引旅游者 287
(三)以规模争取效益 287
(四)优化销售网点的空间布局 287
(五)强化组织管理 287
六、旅游商品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288
(一)规范企业运作,建立有效的开发激励机制 288
(二)抓好旅游商品业规划 288
(三)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289
(四)加强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旅游商品发展资金 289
(五)组织旅游商品展示、竞赛 289
(六)规范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市场 289
(七)实施人才工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90
第七章 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291
一、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291
(一)增长性分析 291
(二)游客消费特征分析 292
(三)国内旅游市场特点 294
二、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295
(一)入境旅游市场增长性分析 295
(二)入境旅游市场结构性分析 298
(三)入境旅游市场特点 301
(四)入境重点客源市场分析 301
(五)出境旅游市场 304
三、旅游市场规模预测 304
(一)国内旅游市场预测 304
(二)入境及出境旅游市场规模预测 305
四、旅游市场开发战略 305
(一)国内旅游市场开发的战略重点 305
(二)国内旅游市场开发 307
(三)入境旅游市场开发 310
五、旅游整体形象营销 314
(一)旅游整体形象营销的必要性 314
(二)旅游整体形象营销方略 315
第八章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321
一、旅游交通网络建设 321
(一)外部旅游交通网络的建设 321
(二)城市与景区旅游交通网络的建设 324
(三)大景区内旅游交通网的建设 325
(四)旅游景区的水运建设 331
二、旅游信息网络建设 332
(一)旅游信息化网络建设的目标 333
(二)旅游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指导原则 333
(三)旅游信息化网络功能 334
(四)旅游信息化网络架构 334
(五)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 335
(六)旅游数据库建设 336
三、旅游生态环境建设 337
(一)旅游生态建设工程 337
(二)旅游景区环境治理 341
四、城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342
(一)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观 342
(二)加强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 343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 345
(四)重点旅游城镇建设 346
五、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 348
(一)旅游景区(点)水、电、通信设施建设 348
(二)旅游景区(点)特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50
(三)旅游景区(点)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351
(四)旅游景区(点)安全卫生设施建设 352
(五)创建等级旅游景区(点) 353
第九章 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354
一、加快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理顺政府与旅游企业的关系 354
(一)澄清认识误区 354
(二)转变政府职能 355
(三)提高政府调控水平 356
二、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 357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357
(二)科学有序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357
(三)加强旅游景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358
(四)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 358
(五)发挥旅游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59
(六)完善旅游区生态环保管理监察制度 359
三、优化旅游市场环境,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360
(一)对导游人员的管理 360
(二)对旅行社的管理 361
(三)对其他旅游服务要素市场的管理 362
(四)对景区卫生的管理 363
(五)对景区安全的管理 363
四、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 364
(一)实施旅游人才建设工程 364
(二)优化旅游教育资源配置 364
(三)建立良好的旅游人才机制 365
(四)建立有效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 365
(五)增加旅游科技投入 365
五、全面促进旅游业的对外开放 366
(一)开阔思路,转变观念 366
(二)创新机制,乘势发展 367
(三)认清形势,科学管理 368
六、扩大旅游投资规模 370
(一)制定优惠的投融资政策 370
(二)鼓励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 370
(三)扩大旅游信贷规模 371
第三编 实例篇 375
第一章 河南省太行山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概要) 375
一、总则 375
(一)规划区范围及概况 375
(二)规划背景、目的及意义 376
(三)规划年限及依据 376
(四)规划原则 376
(五)规划所采用的技术路线(略) 376
二、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条件评价 376
(一)旅游资源特征特色评价 376
(二)旅游资源开发序列 378
(三)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79
(四)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80
三、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 380
(一)旅游发展定位 380
(二)旅游发展战略 381
(三)旅游发展目标、步骤及重点 381
四、旅游总体空间结构规划 383
(一)旅游网络构建 384
(二)旅游中心基地选择 385
(三)旅游功能区划分 385
五、客源市场开发规划 387
(一)客源市场现状与态势分析(略) 387
(二)目标市场规划 387
(三)客源市场发展规模预测 388
(四)客源市场开发战略措施与近期行动计划 388
(五)主要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及其调控(略) 389
六、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389
(一)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略) 389
(二)旅游区整体建设建议 389
(三)主要旅游景区建设建议 390
(四)专项旅游产品规划 390
(五)主要旅游线路规划设计 392
(六)旅游节庆活动设计 393
(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93
七、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发展规划 399
(一)旅游城镇发展规划 399
(二)旅行社发展规划 399
(三)旅游饭店发展规划 400
(四)景区服务设施发展规划 401
(五)旅游商品和购物市场规划 402
八、与周边地区旅游协调发展规划 403
(一)影响与周边地区旅游协调发展的因素及问题 403
(二)协调的指导思想和内容 403
九、旅游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406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 406
(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406
(三)生态环境的保护 408
(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具体措施 408
(五)文物古迹及地方特色保护 409
十、实施规划的对策与措施 411
(一)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进程(略) 411
(二)完善旅游法规体系,健全旅游监督机制(略) 411
(三)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拓宽投融资渠道(略) 411
(四)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略) 411
(五)搞好旅游整体促销,推出“南太行”旅游名牌(略) 411
(六)建立统一的视觉形象,强化“南太行”整体概念(略) 411
(七)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树立良好的行为形象(略) 411
(八)多方引进先进技术,推广科技兴旅方针(略) 411
(九)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确保旅游业稳步发展(略) 411
(十)应对加入WTO,加快旅游业国际化步伐(略) 411
第二章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旅游项目策划方案 412
一、景区概述 412
(一)管理体制 412
(二)历史沿革和旅游资源概况 413
(三)区位优势 414
二、景区上水平策划建设的必要性 415
三、景区发展战略 417
(一)市场和前景分析 417
(二)景区发展的指导思想 419
(三)战略目标 420
四、景区旅游项目策划内容 421
(一)近期项目 422
(二)远期项目 431
五、实施保证 434
(一)深化改革,更新观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多渠道融资,促进景区建设发展 434
(二)突出景区的黄河文化特色,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以文化为主题,赋予景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增强景区的生命力,积极做好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435
(三)培养造就一支热爱旅游事业、素质较高、奋发有为的人才队伍 435
(四)努力学习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搞好内部管理,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充分调动企业的各项资源和优势,发掘员工的创造潜力,为企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36
(五)积极和外界沟通,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拓宽合作渠道,为发展寻求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36
(六)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为旅游项目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437
(七)加快景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建设,为旅游项目开发提供必要的配套设施 441
第三章 开封市清明上河水系项目资产化运作策划方案 444
一、清明上河水系项目开发背景 444
二、清明上河水系项目资产化运作的意义 449
三、清明上河水系项目资产化运作的可行性和前景展望 450
四、清明上河水系项目开发与营销策略 453
五、清明上河水系项目资产化运作的投融资方式 458
六、清明上河水系项目资产化运作的相关条件 465
后记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