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产习俗 1
第一节 农耕 2
第二节 农垦 6
第三节 渔猎 8
第四节 稻作及传统知识 12
第五节 花鸟农历及气象预测 17
第六节 林业生产 20
第七节 手工生产 27
第二章 手工工艺 30
第一节 银饰加工及工艺 30
第二节 纺纱织布 30
第三节 染布 31
第四节 剪纸 32
第五节 刺绣 33
第六节 织锦 35
第七节 挑花 35
第三章 服饰习俗 36
第一节 方旎型 37
第二节 方纠型 42
第三节 方南型 43
第四节 方翁型 50
第五节 方黎型 54
第六节 方白型 58
第七节 方秀型 59
第八节 翁芒型 60
第九节 后哨型 62
第四章 生活习俗 64
第一节 生活用具及饮食嗜好 64
第二节 食品烹调 67
第三节 粮食储藏 68
第四节 酿酒 70
第五章 居住习俗 75
第一节 居住环境 75
第二节 造房 78
第三节 开大门 88
第四节 起居 90
第六章 婚育习俗 92
第一节 社交 92
第二节 婚嫁 95
第三节 离婚与再婚 106
第四节 生育 107
第五节 赐姓名 110
第七章 民间医药 113
第一节 中草药及炮制 113
第二节 民间草医及医疗 116
第三节 民间医俗 118
第八章 娱乐与竞技 120
第一节 学歌、听故事 120
第二节 儿童游戏 121
第三节 斗牛 124
第四节 斗鸟、斗鸡 129
第五节 竞技 131
第六节 上刀山下火海 132
第九章 歌舞 134
第一节 反排木鼓舞 135
第二节 皮鼓舞 138
第三节 铜鼓舞 139
第四节 芦笙舞 140
第五节 板凳舞 143
第六节 飞歌 144
第七节 情歌 145
第八节 酒歌 149
第九节 焚巾歌 156
第十章 节日 158
第一节 春节 158
第二节 方黎苗家春节 160
第三节 元宵节舞龙嘘花 167
第四节 建新桥与祭桥节 169
第五节 清明节 175
第六节 姊妹节 176
第七节 爬坡节 184
第八节 四月八祭牛节 186
第九节 端午节 187
第十节 龙船节 189
第十一节 祭秧节 194
第十二节 吃丑节 195
第十三节 交下“六月十六” 196
第十四节 长滩“喉醅节” 197
第十五节 交包喉饧节 199
第十六节 吃新节 201
第十七节 游卯节 203
第十八节 鬼节 203
第十九节 中秋节 205
第二十节 重阳节堵蛇洞 207
第二十一节 斗牛节 208
第二十二节 苗年 211
第二十三节 白邦苗年 214
第十一章 祭祖(牯藏节) 218
第一节 迎龙起鼓 219
第二节 选举鼓头 220
第三节 醒单鼓、接双鼓 224
第四节 砍树制单鼓 227
第五节 宰杀牛猪 228
第六节 十四天内的活动 230
第十二章 礼仪与禁忌 238
第一节 礼仪 238
第二节 禁忌 245
第十三章 神灵崇拜 248
第一节 祭老美 249
第二节 挡箭牌 250
第三节 香怪 251
第四节 虾奶蛙婆罐 252
第五节 祭“弄堂”与“送堂” 253
第六节 祭鲁养 254
第七节 驱妖邪 255
第八节 插鸡头 257
第十四章 迷信与崇拜 258
第一节 化嘎喽 259
第二节 占卜与征兆 262
第三节 看香算命 267
第四节 撒稀饭及丢柴禾 269
第五节 祭“嘎哈” 270
第六节 祭鬼及鬼的来历 272
第七节 招魂 275
第八节 祭“山神” 280
第九节 招龙 282
第十节 洗寨 286
第十一节 祖先崇拜 288
第十二节 人造物及自然物崇拜 289
第十五章 丧葬 291
第一节 正常死亡 291
第二节 非正常死亡 301
第三节 立墓门 302
第十六章 民间诉讼争议 304
第一节 烧汤捞油 305
第二节 砍鸡剁狗 310
第三节 赌咒 312
第四节 煮粽粑 313
第五节 议榔 313
【附文】 317
附录之一 孃鬼、蛊毒传说及其根源由来 317
附录之二 苗族迁徒与民间传说 328
附录之三 苗族语言消失及其民族文化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334
跋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