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基础理论 3
第1章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灾害不容忽视 3
1.1 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随形 3
1.2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4
1.3 大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5
1.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灾害不容忽视 6
1.4.1 短期突发性灾害的案例 7
1.4.2 长期缓慢危害的案例 8
第2章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灾害因素分析 10
2.1 灾害及其发生的原因 10
2.2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灾害的分类 10
2.2.1 “建筑物关联症”(Building-Related Illness,BRI) 10
2.2.2 “病态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 11
2.2.3 “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y,MCS) 11
2.3 室内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12
2.3.1 甲醛 12
2.3.2 氡(Radon,Rn) 13
2.3.3 苯及苯系物 15
2.3.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16
2.3.5 氨 21
2.3.6 家用燃气 22
2.3.7 可吸入颗粒 23
2.3.8 石棉 23
2.3.9 铅及其他重金属 24
2.3.10 臭氧 25
2.3.11 氯代烃 25
2.3.12 微生物 26
2.3.13 噪声 26
2.3.14 光污染 28
2.3.15 电磁辐射污染 29
2.4 影响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的因素分析 34
2.4.1 室外环境因素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34
2.4.2 室内环境中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34
2.4.3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 35
第3章 工程环境中的抽样与能力检验和定量风险评估技术 41
3.1 工程环境数据全国普查和抽样的检验方法 41
3.1.1 接收概率与OC曲线 41
3.1.2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42
3.1.3 计数挑选型抽样检验 44
3.1.4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46
3.1.5 计数序贯抽样检验简介 54
3.2 工程环境试验的过程能力检验方法 55
3.2.1 双侧规范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 55
3.2.2 单侧规范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 56
3.2.3 有偏离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CpK的计算 57
3.2.4 Cp和CpK的比较与说明 57
3.2.5 过程能力指数Cp、偏离度K和不合格率P之间的关系 58
3.3 工程环境试验中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HRA) 58
3.3.1 HRA的发展简述和问题 58
3.3.2 人员失误率预测技术(THERP) 60
3.3.3 人误评估与减少技术(HEART) 61
3.3.4 人的认识可靠性模型(HCR)分析技术 62
3.3.5 人因事件分析模式(THERP+HCR) 62
3.3.6 工程环境试验中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中HRA具体分析过程 64
3.4 建筑工程环境中的定量风险评估技术 66
3.4.1 风险的表征方法和风险矩阵 66
3.4.2 建筑环境工程中风险可接受准则的设计方法 67
3.4.3 定量风险评估技术 68
3.4.4 风险等级 70
3.4.5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灾害风险评估过程与计算 71
第4章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关键模型建立和求解 76
4.1 环境要素的典型特点与环境系统的特性 76
4.1.1 环境要素的特点 76
4.1.2 环境系统的特性 77
4.1.3 室内环境的数学模型 78
4.1.4 环境系统中的数学模型 80
4.1.5 灰色系统建模法和概率统计、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的比对分析 82
4.2 室内环境中污染物在空气中的运动特征 84
4.3 室内环境质量三维基本模型建立和解析解 87
4.3.1 零维模型 87
4.3.2 三维模型 88
4.3.3 基本模型的解析解 89
4.4 室内环境中有风与无风瞬时点源的解 93
4.4.1 瞬时点源的解 93
4.4.2 有风条件下连续点源的解 95
4.5 室内楼面、地面和墙面的污染扩散模型 96
4.6 室内装饰线材、管材、可燃气体管道的污染扩散模型 97
4.7 整体套房的污染扩散模型 98
第5章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可燃气的风险评估技术 100
5.1 室内环境中可燃气小孔径泄漏模型 100
5.2 室内环境中可燃气泄漏扩散计算 101
5.3 室内环境中可燃气爆炸计算模型 102
5.4 室内环境中可燃气爆炸冲击波作用时间和爆炸地震波计算与评估 104
5.5 室内环境中爆炸气体毁伤准则与评估方法 106
5.5.1 热辐射伤害准则(人体伤害准则) 106
5.5.2 冲击波毁伤准则(建筑物毁坏准则) 107
5.6 实际工程计算 110
5.6.1 天然气的泄漏 110
5.6.2 天然气泄漏的扩散范围的计算 112
5.6.3 天然气-空气预混云团的火灾及其危害评估 114
5.6.4 天然气-空气预混云团的爆轰及其破坏作用评估 116
5.6.5 天然气稳态燃烧的危害评估 118
5.6.6 危害评估结论 119
第6章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的电离辐射灾害计算体系 120
6.1 室内环境中电离辐射特征和计算体系的基本规定 120
6.1.1 电离辐射、内照射和外照射、建筑材料、建筑主体材料和装修材料 120
6.1.2 天然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基础特征 122
6.1.3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的照射指数 123
6.1.4 计算的基本规定 123
6.2 室内环境中电离辐射的计算体系 125
6.2.1 基础回填土的照射计算和氡的防控设计 125
6.2.2 主体建筑材料和主体结构的计算 130
6.2.3 装饰装修材料的计算 130
6.2.4 建筑物室内照射的设计计算 132
6.3 室内环境中照射指数和氡浓度的关系与计算 136
6.3.1 统计模型的建立和本构模型的关系 136
6.3.2 氡设计水平的浓度计算 138
第7章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的电磁辐射防护体系 139
7.1 电磁辐射的来源 139
7.2 电磁辐射的危害 141
7.2.1 电磁干扰 141
7.2.2 对人体的危害 142
7.2.3 信息泄漏 145
7.3 消除电磁污染的途径 145
7.3.1 电磁屏蔽技术 145
7.3.2 接地技术 146
7.3.3 电磁波吸收防护 146
7.3.4 线路滤波 146
7.3.5 远距离作业 146
7.3.6 个体防护 147
7.3.7 其他防护措施 147
7.3.8 电磁波吸收材料 147
7.4 电磁防护吸收材料 149
7.4.1 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 149
7.4.2 吸波材料分类 150
7.4.3 建筑吸波材料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156
7.5 建筑室内电磁辐射防护对策 158
7.5.1 广播、电视发射台的电磁辐射的防护 159
7.5.2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电磁辐射的防护 159
7.5.3 建筑室内电磁屏蔽技术 161
7.5.4 无线局域网干扰的防护 166
7.5.5 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 167
7.6 常用的电磁辐射防护产品 170
7.6.1 电磁辐射防护服装 170
7.6.2 电磁辐射防护卡 171
7.6.3 电磁辐射防护眼镜 172
7.6.4 电磁辐射防护窗帘 172
7.6.5 电磁辐射防护食品 173
7.7 其他电磁辐射的防护 174
下篇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减灾防灾实践 179
第8章 在线监测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测试舱 179
8.1 国内外技术水平及现状 179
8.1.1 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 180
8.1.2 国内现状与发展趋势 183
8.1.3 本项目研制的在线组合环境测试舱概述 184
8.2 测试舱系统组成 185
8.3 舱体 187
8.4 循环风系统 187
8.5 洁净空气处理系统 189
8.6 空气交换系统 190
8.7 控温控湿系统 190
8.8 污染物采样系统 191
8.8.1 标准化学采样系统 191
8.8.2 传感器采样系统 192
8.9 电器硬件系统 192
8.9.1 现场总线构成 194
8.9.2 温、湿度采集单元模块 195
8.9.3 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 196
8.9.4 污染物采集单元 197
8.10 软件系统 198
8.10.1 监控功能单元 198
8.10.2 调节控制功能单元 199
8.10.3 污染物监测单元 200
8.10.4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201
8.10.5 软件记录及报告系统 201
8.10.6 建筑物中甲醛释放量模型软件系统 202
8.10.7 网络监控及数据备份功能 202
8.11 其他系统 202
8.11.1 组合舱与独立单舱结构 202
8.11.2 组合舱与独立单舱结构控制系统 205
8.11.3 仪表控制系统 209
8.11.4 控制软件系统 209
8.12 在线监测组合式环境测试舱操作规程和自校规程 224
8.12.1 在线监测组合式环境测试舱操作规程 224
8.12.2 在线监测组合式环境测试舱自校规程 232
第9章 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仪器 234
9.1 概述 234
9.2 仪器特点 235
9.3 使用环境 235
9.4 主要技术指标 235
9.5 硬件组成 236
9.6 软件系统 236
9.6.1 软件安装 236
9.6.2 软件的运行 239
9.6.3 仪器的刻度 242
9.6.4 建立标准库 247
第10章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测试舱 261
10.1 甲醛及测试方法概述 261
10.1.1 甲醛概述 261
10.1.2 甲醛的应用 261
10.1.3 木制品及装饰人造板挥发的甲醛是室内甲醛的主要散发源 262
10.1.4 穿孔法及干燥法测定甲醛含量概述 262
10.2 测试舱甲醛释放量测试标准条件及方法 262
10.2.1 测试舱甲醛释放量测试标准条件 262
10.2.2 标准化学方法获取测试舱法中试件甲醛释放量 263
10.3 测试舱自动采集甲醛浓度分析与研究 266
10.3.1 甲醛传感器采集读数时间的确定 266
10.3.2 对采集单元的数据校准与方法验证 266
10.3.3 相对湿度的影响 267
10.3.4 甲醛释放规律研究 267
10.3.5 人造板测试方法实验比较 270
10.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271
10.4.1 VOC的概述与来源 271
10.4.2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 272
10.4.3 自动采集VOC散发测试舱经验模型 273
第11章 建筑工程氡污染控制专用设备的研制 274
11.1 高效DSZ-3组合标准氡室的研制 274
11.1.1 研究背景 274
11.1.2 氡室结构系统 274
11.1.3 高效标准氡室的性能测试技术与评估 289
11.1.4 结论 313
11.2 利用高效标准氡室开展测氡仪比对研究 313
11.3 民用建筑防氡降氡系列实验装置 316
11.3.1 背景 316
11.3.2 土囤-建筑物模拟氡实验装置 317
11.3.3 氡模拟实验室 342
11.3.4 建筑材料氡析出率测试厢 355
11.4 氡快速寻迹测试仪 359
参考文献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