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沧洲医案 2
内科疾病 2
一、温病 2
风温 2
春温 5
湿温 6
暑湿 15
伏邪 22
烂喉丹痧 24
二、肺痈 29
三、咳喘 31
咳嗽 31
哮 34
喘 35
四、痰饮 37
痰饮 37
支饮 42
五、血证 43
咳血 43
吐血 46
上下出血 48
牙宣 49
尿血 49
便血 51
六、惊悸 52
七、癫痫 55
八、痛证 56
头痛 56
胁痛 58
脘腹痛 60
当脐痛 62
少腹痛 62
九、呕哕 65
呕吐 65
噎膈 67
十、泄泻 69
十一、痢疾 71
十二、便秘 75
十三、黄疸 78
十四、积聚 79
十五、肿胀 81
单腹胀 81
水肿 87
十六、眩晕 89
十七、疟疾 92
附:疟母 95
十八、淋证 96
淋浊 96
血淋 98
气淋 98
尿浊 99
十九、小便不禁 100
二十、遗精 101
二十一、痿证 103
二十二、疝气 105
二十三、虚劳 107
外科疾病 112
一、疔 112
烂皮疔 112
虎须疔 112
翻唇疔 113
颧疔走黄 113
二、疽 114
搭手 114
偏玉枕疽 116
翻花疽 118
三、结毒 119
四、喉风证 120
喉风 120
烂喉风 121
缠喉风 121
咽关红肿 122
五、口疳 123
六、牙疳 125
妇科疾病 126
一、痛经 126
二、闭经 128
三、崩漏证 129
血崩 129
崩漏 130
经漏 131
附:光绪皇帝病案 132
曹南笙医案 150
一、温病门 150
暑温 150
湿温 161
丹痧 174
二、外感门 176
三、阴虚热重 177
四、调理门 178
曹鸣高医案医话医论 184
医案 184
一、咳喘 184
咳嗽 184
哮 188
喘 192
二、支饮 193
三、血证 195
咯血 195
齿衄 197
鼻衄 199
尿血 200
便血 201
痔血 203
四、惊悸 204
五、胸痹 212
六、癫痫 216
七、痛证 218
胃脘痛 218
腹痛 225
八、呕哕 229
呕吐 229
噎膈 230
九、泄泻 233
十、痢疾 240
十一、黄疸 242
十二、肿胀 246
胀满 246
水肿 248
十三、眩晕 250
十四、中风 254
十五、震颤 258
十六、瘿病 259
十七、淋证 261
石淋 261
尿浊 267
十八、小便不禁 273
十九、消渴 274
二十、痹证 276
二十一、痿证 284
二十二、内伤发热 290
二十三、虚劳 292
二十四、紫斑 294
二十五、疮毒 296
二十六、阳毒 298
二十七、骨痨 299
二十八、P-J综合征 301
医话 305
口渴须辨真假 305
黑苔小议 306
辨白?虚实 307
察斑疹顺逆 308
温病舌诊点滴 310
暑温刍言 312
温病发痉 313
谈湿温证治 314
热厥须分三焦论治 316
阳明下法有三 316
治低热四法 317
失音辨虚实 318
引火归原治顽固性口疮 319
《金匮》痰饮一证二方 320
《金匮》溢饮一证二方 321
痰饮与慢性支气管炎 322
顽固性哮喘治验 323
论治肺痨 325
附:肺结核验方“康复丹” 327
支气管扩张治疗 328
心动过速与过缓的证治 329
黄疸证治 330
痰饮致眩 332
肺炎证治 333
慢性支气管炎证治 334
支气管哮喘证治 336
上消化道出血证治 337
腹泻证治 339
乌梅丸与慢性腹泻 341
甘麦大枣汤治癔病 342
泻肝治腋汗 342
重证历节治验 343
温化治多寐 344
男子性机能失常 344
血精治则 346
崩漏证治 347
通阳泄浊治肠痈 349
蜈蚣疗呃逆 350
三棱、莪术与癥积 351
大黄推陈致新 352
用药配伍举隅 353
经验零星 356
医论 358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358
活血通脉法的临床应用 363
略谈温阳法 371
读《金匮·痰饮咳嗽》有感 376
哮喘证治心得 381
论调理脾胃 387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论治 391
湿病治析 396
神机-阴阳学说与神经衰弱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