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分析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蓓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1850454
  • 页数:302 页
图书介绍: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研究需要经济学和法学的跨学科整合。本书引入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这项解决劳资冲突的制度安排进行研究。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研究需要经济学和法学的跨学科整合。本书引入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这项解决劳资冲突的制度安排进行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目的 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5

一、国内学者研究状况 5

二、国外学者研究状况 11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小结 13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13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框架 14

第五节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15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17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17

一、劳资关系 17

二、劳资冲突:劳资关系的表现形态之一 19

三、劳动争议:劳资冲突的一种典型表现 20

四、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解决劳资冲突的一种制度安排 21

第二节 相关理论 23

一、马克思的劳资冲突理论 23

二、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25

第三节 小结 36

第三章 经济转型期我国劳动争议的成因分析 37

第一节 经济利益的劳资对立 38

第二节 劳资力量格局失衡 39

一、生产要素占有失衡 39

二、利益分配失衡 40

三、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 40

四、工会力量薄弱 41

第三节 不完全劳动契约 42

第四节 非均衡劳动契约 45

第五节 政府监管不力 48

一、转型时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未能及时跟进 48

二、公共政策滞后和缺失 48

三、地方政府在劳资关系领域存在“政府失灵”的现象 49

四、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出于政绩考核的角度考虑偏袒资方 49

五、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出于自身“租金”的角度考虑偏袒资方 50

第六节 劳动法未发挥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 51

第七节 小结 52

第四章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迁 54

第一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变迁的历史路径和模式选择 54

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变迁的历史路径 54

二、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变迁的模式选择 59

第二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 62

一、新制度有助于减少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机会主义行为 62

二、新制度有助于减少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交易费用 63

三、新制度有助于降低劳动争议处理中劳动者的受损风险 63

第三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变迁中的权利配置 64

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配置权利的原则 64

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劳资权利配置的特征 65

第四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71

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仲裁前置 71

二、对仲裁前置这一路径依赖现象的评价 71

第五节 小结 73

第五章 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75

第一节 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制度概述 75

一、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和特征 75

二、劳动争议协商程序的分类 76

第二节 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制度失灵的现状 78

一、我国个别劳动争议协商制度失灵的现状 78

二、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协商制度失灵的现状 79

第三节 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制度失灵的原因分析 82

一、集体谈判理论与劳动争议协商 82

二、劳资谈判力悬殊是协商制度失灵的根本原因 84

三、劳资谈判力悬殊源于制度设计缺陷 86

第四节 小结 89

第六章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91

第一节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概述 91

一、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和特征 91

二、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的类型 92

第二节 劳动争议调解的成本及调解决策的影响因素 95

一、劳动争议诉讼外调解的成本分析 95

二、劳动争议诉讼调解的成本分析 97

三、影响当事人调解决策的三个因素:预期、信息、心理偏好 99

第三节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运行状况 102

一、调解制度总体运行状况 102

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运行状况 106

三、基层劳动争议调解运行状况 107

四、劳动争议仲裁调解运行状况 108

五、劳动争议诉讼调解运行状况 110

第四节 小结 111

第七章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113

第一节 公平、效率与博弈:劳动争议仲裁的法经济学基础 113

一、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公平与效率 113

二、博弈: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当事人选择 115

第二节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成效与挑战 116

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成效 117

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面对的挑战 118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的实证考察——以S省C市及其J区为例 121

一、调研情况简介 121

二、对劳动争议仲裁的宏观考察 123

三、S省C市与J区劳动争议仲裁实证考察 126

第四节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 131

一、劳动争议仲裁的体制性问题 131

二、劳动争议仲裁的技术性问题 134

第五节 小结 137

第八章 我国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139

第一节 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价值追求:公平与效率 139

一、公平是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终极目标 140

二、效率是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重要评价标准 141

第二节 劳动争议诉讼制度中核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143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起诉决策 143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上诉决策 147

三、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经济学分析 150

第三节 劳动争议厌讼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155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成本分析 156

二、农民工讨薪和工伤案件的成本—收益分析 159

三、劳动争议厌讼行为的危害和预防 165

第四节 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实证分析 169

一、调研的背景 169

二、对C市J区一审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统计分析 170

三、C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年劳动争议上诉案件分析 179

第五节 我国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不足 185

一、劳动争议诉讼制度效率不高 185

二、劳动者普遍处于弱势地位影响了案件处理的公正性 186

第六节 小结 186

第九章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89

第一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运行成本较高 189

一、相关权利界定不清导致较高的制度运行成本 190

二、立法技术缺陷导致较高的制度运行成本 192

三、劳动法律体系内部不统一增加了法律实施的协调成本 192

第二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绩效不高 194

一、裁审制度衔接不畅 195

二、争议处理效率低下 196

第三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供给不足 199

一、制度供需与制度均衡 199

二、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立法供给不足 200

三、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执法供给不足 201

四、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司法供给不足 202

第四节 小结 204

第十章 新时期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构想及对策建议 205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205

一、新时期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价值取向 205

二、新时期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目标 213

第二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方向 214

一、构建梯次结合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215

二、建立纠纷解决彻底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216

三、保障当事人的程序自主选择权 216

四、通过制度补贴强化劳动者的力量 217

第三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框架构想 218

一、构建劳动争议分类处理机制 218

二、重构裁审关系 220

第四节 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各项具体制度的对策建议 230

一、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完善 230

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完善 232

三、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 237

四、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完善 239

第十一章 结论 242

参考文献 246

附录:部分国家和地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261

致谢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