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参考文献 3
第2章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
2.1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
2.1.1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 4
2.1.2描述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个概念 7
2.1.3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8
2.1.4 β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0
2.2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13
2.2.1光电效应 14
2.2.2康普顿效应 15
2.2.3电子对效应 18
2.3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19
2.3.1弹性散射 20
2.3.2非弹性散射 21
2.3.3辐射俘获 22
2.3.4其他核反应 22
参考文献 23
第3章 电离辐射防护中常用的量和单位 24
3.1描述辐射场的量 24
3.1.1粒子注量(Fluence)Φ 24
3.1.2粒子注量率? 26
3.1.3能注量Ψ 26
3.1.4能注量率? 26
3.2基本的剂量量 27
3.2.1吸收剂量D 27
3.2.2当量剂量HT 28
3.2.3有效剂量E 29
3.3辅助的剂量量 31
3.3.1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 31
3.3.2集体当量剂量和集体有效剂量 32
3.4运行实用量 32
3.4.1周围剂量当量H*(d) 33
3.4.2定向剂量当量H′(d,Ω) 33
3.4.3个人剂量当量Hp(d) 34
3.5比释动能 34
3.5.1比释动能K 34
3.5.2比释动能与吸收剂量的关系 35
3.6照射量 36
参考文献 38
第4章 电离辐射剂量学基础 39
4.1空腔电离理论 39
4.1.1引言 39
4.1.2法诺定理 39
4.1.3空腔电离理论 40
4.1.4大空腔和中等空腔 43
4.2空腔电离室 46
4.2.1结构简介 46
4.2.2用空腔电离室测量空气吸收剂量和照射量 49
4.2.3用空腔电离室测量介质中X或γ射线的吸收剂量 51
4.2.4用空腔电离室测量介质中电子束和β射线的吸收剂量 53
4.3吸收剂量测量的其他标准方法 54
4.3.1测量吸收剂量的量热方法 54
4.3.2测量吸收剂量的化学方法 57
参考文献 62
第5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63
5.1生物体对电离辐射的反应 63
5.1.1辐射生物效应的发生过程 63
5.1.2电离辐射对DNA的损伤 64
5.1.3电离辐射对细胞的损伤 66
5.1.4辐射与染色体畸变 66
5.1.5辐射诱发的DNA损伤与修复 67
5.2大剂量照射——确定性效应(组织反应) 68
5.2.1确定性效应的概念 68
5.2.2杀死细胞及体外细胞存活曲线 68
5.2.3组织或器官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 69
5.2.4半致死剂量(LD50剂量) 70
5.2.5放射病 71
5.2.6不同器官和组织的确定性效应 71
5.3辐射的随机性效应——致癌效应 72
5.3.1癌症的诱发 73
5.3.2线性无阈的剂量响应关系 74
5.3.3辐射致癌效应的概率估计 74
5.3.4影响辐射致癌的生物学因素 75
5.3.5辐射与其他复合因素的致癌作用 76
5.3.6辐射致癌病因概率和病因判断 76
5.4 辐射的随机性效应——遗传效应 77
5.5胎内照射效应 78
5.5.1胚胎的致死效应 78
5.5.2畸形 78
5.5.3智力迟钝和智力下降 78
参考文献 79
第6章 人类活动引起天然辐射照射的升高及其防护 80
6.1天然辐射照射的来源及其本底水平 80
6.2人为活动引起天然辐射照射水平的升高 84
6.2.1我国对天然辐射照射问题的关注情况 84
6.2.2国际上对天然照射问题的关注情况 86
6.3对天然辐射照射的控制和防护 88
6.3.1对天然辐射照射进行控制需要考虑的原则 89
6.3.2法规和标准情况 90
参考文献 91
第7章 辐射防护体系 93
7.1辐射防护体系的形成 93
7.2辐射防护体系的建立基础 96
7.2.1辐射防护体系的研究工作基础 96
7.2.2辐射防护体系的辐射生物效应基础 96
7.2.3对天然本底照射的考虑 97
7.3辐射防护体系的基本目的 97
7.4辐射防护体系的基本组成 97
7.5辐射防护体系的核心 100
7.6辐射防护法规体系监管的范围 102
7.7辐射防护与安全的国家基础结构 103
参考文献 104
第8章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国家基本标准 105
8.1体现新的进展 105
8.2基本标准的结构和组成 105
8.2.1四个层次 105
8.2.2两类活动,两个子体系 106
8.2.3三类照射 106
8.3一般要求 106
8.3.1对实践的适用 107
8.3.2对实践中源的适用 107
8.3.3适用于干预要求的具体对象 107
8.3.4管理范围 108
8.3.5主要责任方及其责任 108
8.3.6实施的监督管理 109
8.4对实践的主要要求 109
8.5职业照射的控制 109
8.5.1职业照射剂量限值 109
8.5.2工作场所分区的目的和原则 110
8.6医疗照射的控制 110
8.7公众照射的控制 111
8.8持续照射情况的干预 112
8.9应急照射情况下的干预 112
参考文献 112
第9章 外照射的防护及剂量计算 113
9.1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 113
9.2 γ剂量率的计算 114
9.2.1基于光子注量率计算γ剂量率 114
9.2.2基于γ射线(点)源活度的剂量计算 115
9.2.3比释动能率常数Tk 116
9.2.4 γ点源比释动能率的计算 117
9.2.5非点源剂量率的计算 117
9.3 X、γ射线在物质中的减弱规律 123
9.3.1窄束与宽束 123
9.3.2窄束X或γ射线的减弱规律 123
9.3.3宽束X或γ射线的减弱规律 126
9.4 γ和X射线的屏蔽计算 129
9.4.1利用宽束减弱规律计算γ屏蔽 130
9.4.2查图、查表法 131
9.4.3 X射线的屏蔽计算 134
9.5带电粒子外照射的防护 138
9.5.1 β粒子的剂量计算 138
9.5.2带电粒子的屏蔽计算 142
9.6辐射平衡与剂量互易原理 147
9.6.1辐射平衡 147
9.6.2剂量互易原理 148
9.7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外照射剂量 150
9.7.1蒙特卡罗方法及其特点 150
9.7.2蒙特卡罗方法的计算程序 152
9.7.3 MCNP计算程序简介 153
9.7.4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外照射剂量举例 155
参考文献 159
第10章 中子剂量的计算及防护 160
10.1中子源 160
10.2中子剂量的计算 161
10.2.1快中子剂量计算 161
10.2.2热中子剂量计算 162
10.2.3比释动能计算法 163
10.2.4剂量换算因子法 163
10.2.5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法 163
10.3中子的防护 164
10.3.1中子屏蔽材料 164
10.3.2中子屏蔽的计算 165
参考文献 167
第11章 内照射的剂量估算及其监测和防护 168
11.1概述 168
11.2专用名词解释 168
11.3器官(组织)待积当量剂量的计算 169
11.3.1比有效能量SEE(T←S)的计算 169
11.3.2待积当量剂量的计算 170
11.3.3待积有效剂量的计算 170
11.4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及其在体内的生物动力学模型 170
11.5摄入滞留函数与摄入排泄函数 179
11.6内照射监测 182
11.6.1常规内照射监测计划的设计 182
11.6.2测量方法 183
11.6.3监测频度 185
11.6.4参考水平:调查水平,记录水平 189
11.6.5事故或事件后的评估 191
11.6.6测量结果的解释与摄入量估算 191
11.7内照射防护 193
11.7.1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体内 193
11.7.2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口进入体内 193
11.7.3建立污染控制区和内照射监测系统 194
参考文献 194
第12章 辐射监测与照射剂量评价 195
12.1辐射监测的目的 195
12.2辐射监测的分类 195
12.3辐射监测的运行实用量 196
12.4个人监测 197
12.4.1需要进行个人监测的人员范围 197
12.4.2个人外照射监测计划的设计 197
12.4.3外照射个人剂量计的选择 198
12.4.4内照射个人监测计划的设计 199
12.5工作场所监测 200
12.5.1工作场所外照射监测 200
12.5.2表面污染监测 201
12.5.3空气污染监测 201
12.6环境监测 202
12.6.1环境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202
12.6.2环境监测的分类 202
12.6.3几类环境监测简介 204
12.6.4环境监测方案的制订原则 206
12.6.5制订环境监测方案要考虑的因素和步骤 206
12.6.6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206
12.7流出物监测 208
12.7.1引言 208
12.7.2流出物的排放类型与控制要求 208
12.7.3流出物监测的法规要求 209
12.7.4流出物排放的管理限值、运行限值、行动水平 210
12.7.5流出物监测的目的 211
12.7.6流出物监测计划编制的原则要求 211
12.7.7不同设施的流出物监测内容 211
12.7.8气载流出物监测计划的分级 212
12.8环境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及其管理 213
12.8.1样品与样品的代表性 213
12.8.2取样原则 214
12.8.3采样量的要求 215
12.9辐射照射的评价 216
12.9.1职业照射 216
12.9.2公众照射 217
12.9.3患者的医疗照射 217
12.9.4有效剂量的应用 217
12.9.5集体有效剂量 218
12.9.6不确定度及其评估 219
12.10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辐射监测实例 219
12.10.1辐射监测计划 219
12.10.2个人监测 223
12.10.3流出物监测 224
12.10.4辐射环境监测 227
12.10.5工作场所监测 229
12.10.6监测数据报送 231
12.10.7监测工作的质量保证 231
参考文献 232
第13章 运行辐射安全防护 234
13.1核设施不同阶段的辐射防护考虑 234
13.1.1设施选址阶段 234
13.1.2设施设计和建造阶段 235
13.1.3运行阶段 237
13.1.4安全文化建设 238
13.1.5放射性废物管理 240
13.2核电厂辐射防护 241
13.2.1核电厂的辐射源项 241
13.2.2核电厂辐射防护目标和基本原则 247
13.2.3职业照射的控制 250
13.2.4公众照射控制 258
13.2.5核电厂的辐射监测 262
13.3研究堆的辐射防护 265
13.3.1研究堆基本概念 265
13.3.2研究堆辐射危害特征和辐射安全控制措施 266
13.3.3中国实验快堆的辐射防护 273
13.3.4研究堆辐射安全评价实例 280
13.4临界实验装置的辐射防护 284
13.4.1临界实验装置概述 284
13.4.2临界实验装置的辐射危害和安全控制措施 284
13.4.3临界实验装置的辐射安全评价 288
13.4.4日本JCO燃料制造厂临界事故的辐射后果分析 291
13.5非密封放射源操作场所的辐射防护 294
13.5.1非密封放射源操作场所的辐射防护原则 294
13.5.2后处理设施的辐射防护 299
13.5.3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前活动的辐射防护 310
13.5.4同位素生产和应用的辐射防护 324
13.6放射源及射线装置的辐射防护 336
13.6.1引言 336
13.6.2放射源的辐射防护 337
13.6.3射线装置的辐射防护 350
参考文献 360
第14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和废物最小化 362
14.1引言 362
14.2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364
14.2.1放射性废物管理原则 364
14.2.2放射性废物分类 364
14.3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365
14.3.1气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排放 365
14.3.2放射性废液的处理与固化 366
14.3.3废源的处理 370
14.4核设施退役 371
14.5废物最小化 377
参考文献 379
第15章 环境影响评价 381
15.1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 381
15.1.1总论 381
15.1.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382
15.1.3地面水(河流)环境影响评价 390
15.2放射性物质运输环境影响评价 394
15.2.1引言 394
15.2.2目的和意义 394
15.2.3货包及装运工具 395
15.2.4运输线和运输情景 400
15.2.5正常运输的环境影响评价 401
15.2.6事故工况的环境影响评价 406
15.2.7安全运输保障措施和质量保证大纲 414
15.2.8事故应急预案 416
15.2.9报告书的结论和建议 416
参考文献 416
第16章 核或辐射应急 418
16.1引言 418
16.2什么是核应急 418
16.3应急状态分级 419
16.4应急计划与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 419
16.5应急计划 419
16.6应急计划的主要内容 421
16.6.1应急组织与职责 421
16.6.2应急设施 422
16.6.3应急响应能力的保持 423
16.7应急计划区 424
16.7.1应急计划区的定义 424
16.7.2应急计划区的类别 424
16.7.3核电站应急计划区大小 424
16.8应急响应 425
16.8.1应急组织的启动 426
16.8.2事故评价 426
16.8.3防护行动(措施) 427
16.8.4医学应急行动 429
16.9应急干预原则、干预水平 431
16.9.1干预原则 431
16.9.2三种剂量 432
16.9.3干预水平 432
16.10应急工作人员的防护 433
16.11核恐怖突发事件与突发事件综合预案 434
16.11.1核或辐射恐怖事件 434
16.11.2突发事件综合预案 436
参考文献 436
附录Ⅰ 附表 438
附录Ⅱ 附图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