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3
第1章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 3
1.1 光机电一体化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趋势 3
1.2 光机电一体化基本构成要素 4
1.2.1 系统构成 4
1.2.2 技术构成 5
1.2.3 系统分类及特征 7
1.3 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方法 8
1.3.1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的分析方法 8
1.3.1.1 系统的解耦与耦合 8
1.3.1.2 系统设计公理 9
1.3.1.3 单元化设计原理 12
1.3.1.4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层次 12
1.3.1.5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分析 14
1.3.2 模块化设计方法 17
1.3.3 柔性化设计方法 17
1.3.4 取代设计方法 18
1.3.5 融合设计方法 18
1.3.6 优化设计方法 18
1.3.7 人-机系统设计方法 19
1.3.8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艺术造型设计方法 19
1.3.9 可靠性设计方法 20
1.3.10 系统安全性设计方法 22
1.4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 23
1.4.1 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需求分析 23
1.4.2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技术参数与技术指标制定方法 24
1.4.3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原理方案设计 24
1.4.4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结构方案设计 26
1.4.4.1 系统结构方案设计的程序 26
1.4.4.2 系统结构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27
1.4.5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布局设计 28
1.4.6 总体准确度分析与设计 28
1.5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流程 28
第2章 传感检测系统设计 31
2.1 传感检测系统 31
2.1.1 传感检测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31
2.1.2 传感检测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31
2.1.2.1 非电量的特征 31
2.1.2.2 传感检测系统的结构 32
2.1.2.3 传感检测系统的硬件组成 34
2.1.2.4 传感检测系统的软件组成 34
2.1.3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 35
2.1.4 信号传输 35
2.2 传感器及其应用 36
2.2.1 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 36
2.2.2 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6
2.2.3 各种用途的常用传感器 37
2.2.4 基于各种工作原理的常用传感器 41
2.2.4.1 电阻式传感器 41
2.2.4.2 电容式传感器 46
2.2.4.3 电感传感器 49
2.2.4.4 压电传感器 56
2.2.4.5 磁电传感器 61
2.2.4.6 霍尔式传感器 62
2.2.4.7 光纤传感器 66
2.2.4.8 激光式传感器 71
2.2.4.9 数字式传感器 76
2.2.5 传感器的选用 80
2.3 模拟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81
2.3.1 模拟信号检测系统的组成 81
2.3.2 基本转换电路 82
2.3.3 信号放大电路 84
2.3.4 信号调制与解调 87
2.3.5 滤波电路 88
2.3.6 电平转换电路 90
2.3.7 采样-保持电路 90
2.3.8 运算电路 90
2.3.9 A/D转换电路 93
2.3.10 数字信号的预处理 94
2.3.11 抗干扰设计 99
2.4 数字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101
2.4.1 数字信号检测系统的组成 101
2.4.2 编码器及光栅信号的电子细分方法 102
2.5 现代传感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107
2.6 典型传感系统设计应用实例和检测装置 109
2.6.1 CX300型数控车铣加工中心传感检测系统设计实例 109
2.6.2 飞锯检测系统设计实例 110
第3章 伺服系统设计 113
3.1 伺服系统 113
3.2 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 113
3.2.1 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113
3.2.2 伺服系统的设计步骤 114
3.3 伺服系统执行元件及其控制 114
3.3.1 执行元件种类和特点 114
3.3.2 电气执行元件 115
3.3.2.1 直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 115
3.3.2.2 交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 117
3.3.2.3 松下MINAS A4伺服型号意义及参数 119
3.3.2.4 步进电动机 127
3.3.2.5 步进电动机驱动装置设计 129
3.3.3 液压执行机构 131
3.3.4 气动执行装置 131
3.3.5 新型执行装置 132
3.3.6 电液伺服阀 132
3.3.7 电液比例阀 133
3.3.8 电液数字阀 133
3.4 执行电机的选择及设计 134
3.4.1 交流电动机调速方式 134
3.4.2 交流变频调速器 135
3.5 开环控制伺服系统及其设计 136
3.6 闭环伺服系统设计 137
3.7 数字伺服系统的设计 138
第4章 机械系统设计 140
4.1 光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和组成 140
4.2 机械传动机构设计 141
4.2.1 机械传动机构的分类及选用 141
4.2.1.1 机械传动机构的分类 141
4.2.1.2 机械传动机构的选用 142
4.2.2 传动因素分析 143
4.2.3 滚珠丝杠传动设计与选用 144
4.2.3.1 滚珠丝杠副基础资料 144
4.2.3.2 滚珠丝杠副的主要尺寸和精度等级 151
4.2.3.3 滚珠丝杠副的选择设计计算及典型产品 155
4.2.4 其他传动机构 166
4.2.4.1 齿轮传动 166
4.2.4.2 挠性传动 171
4.2.4.3 间歇传动 172
4.3 机械导向机构设计 174
4.4 机械执行机构设计 179
4.4.1 执行机构分析 179
4.4.1.1 主要性能指标 179
4.4.1.2 系统的品质 182
4.4.1.3 能量转换接口 185
4.4.2 微动机构 187
4.4.3 误差补偿机构 191
4.4.4 定位机构 193
4.4.5 设计实例 194
4.4.5.1 数控机床动力卡盘与回转刀架 194
4.4.5.2 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197
4.5 支撑系统和机架设计 199
4.5.1 轴系设计的基本要求及类型 199
4.5.2 机架的基本要求及结构设计要点 201
第5章 微机控制系统设计 205
5.1 微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205
5.1.1 微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05
5.1.1.1 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205
5.1.1.2 微机控制系统的软件组成 206
5.1.2 微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206
5.2 微机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07
5.2.1 模拟化设计方法和步骤 207
5.2.1.1 模拟化设计思想 207
5.2.1.2 香农采样定理 207
5.2.1.3 模拟化设计步骤 208
5.2.1.4 数字PID控制系统设计 209
5.2.2 离散化设计方法和步骤 212
5.3 微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2
5.3.1 差分方程 212
5.3.1.1 差分的概念和差分方程 212
5.3.1.2 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213
5.3.2 Z传递函数 213
5.3.2.1 基本概念 213
5.3.2.2 开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213
5.4 微机控制系统分析 215
5.4.1 线性离散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 215
5.4.2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16
5.4.2.1 Z平面内的稳定条件 216
5.4.2.2 S平面与Z平面之间的映射关系 216
5.4.2.3 稳定判据 217
5.4.3 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 217
5.4.4 离散系统的暂态性能 218
5.4.4.1 闭环极点与暂态分量的关系 218
5.4.4.2 离散系统暂态性能的估算 219
5.4.5 离散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 220
5.4.5.1 Z平面上的根轨迹 220
5.4.5.2 用根轨迹法分析离散系统 222
5.4.6 离散系统的频率法 222
5.5 典型微机控制系统及设计应用实例 223
5.5.1 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微机控制系统 223
5.5.1.1 系统结构和特点 223
5.5.1.2 工控组态软件 223
5.5.2 基于单片机的微机控制系统 223
5.5.3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微机控制系统 223
第6章 接口设计 225
6.1 接口设计基本方法和接口芯片 225
6.1.1 接口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225
6.1.2 常用的接口芯片 225
6.2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225
6.2.1 人机接口电路类型与特点 225
6.2.2 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226
6.2.3 输出接口电路设计 227
6.3 机电接口电路设计 237
6.3.1 机电接口电路类型与特点 237
6.3.2 信号采集通道接口中的A/D转换接口电路设计 237
6.3.3 控制量输出通道中的D/A转换接口电路设计 239
6.3.4 控制量输出通道中的功率接口电路设计 241
6.3.4.1 PWM整流电路 241
6.3.4.2 光耦合器驱动接口设计 243
6.3.4.3 继电器 245
第7章 设计实例 249
7.1 数控车床的改造 249
7.1.1 数控车床的改造方案组成框图 249
7.1.2 机械结构改造设计方案 249
7.1.3 数控车床计算机控制系统改造硬件设计 252
7.1.4 数控车床计算机控制系统改造软件设计 257
7.2 工业机器人的机电一体化设计 257
7.2.1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与分类 257
7.2.2 SCARA型装配机器人系统设计 257
7.2.3 BJDP-1型机器人设计 262
7.2.4 缆索并联机器人设计 266
7.3 无人搬运车(AGV)系统设计 270
7.3.1 无人搬运车系统(AGVS) 270
7.3.2 无人搬运车的引导方式和结构 273
7.3.2.1 无人搬运车的引导方式 273
7.3.2.2 无人搬运车的结构 274
7.3.3 典型的无人搬运车 276
7.3.3.1 瑞典AGV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 276
7.3.3.2 美国AGV产品有限公司的产品 278
7.4 信函连续作业自动处理系统设计 281
7.4.1 信函自动处理流水线 282
7.4.1.1 信函自动处理流水线的组成 282
7.4.1.2 信函自动处理的前提条件 283
7.4.2 信函分类机 283
7.4.3 缓冲储存器 285
7.4.4 理信盖销机 287
7.4.5 信函分拣机 290
7.4.5.1 信函分拣的同步入格控制 290
7.4.5.2 条形码及光学条码自动识别 290
7.4.5.3 光学文字自动识别 293
参考文献 298
中篇 控制元器件和控制单元 303
第1章 低压电器 303
1.1 低压电器分类及型号说明 303
1.1.1 低压电器的分类 303
1.1.2 低压电器型号表示方法 303
1.1.3 低压电器选型的一般原则 304
1.2 熔断器 304
1.2.1 熔断器的分类及结构原理 304
1.2.2 熔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304
1.2.3 常用熔断器的型号及适用场合 304
1.2.4 常用熔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306
1.2.5 熔断器的选用原则及应用场合 313
1.3 接触器 313
1.3.1 接触器的分类及结构原理 313
1.3.1.1 分类 313
1.3.1.2 结构原理 313
1.3.2 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313
1.3.3 常用接触器型号及应用场合 314
1.3.4 常用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319
1.3.4.1 NC系列接触器性能参数 319
1.3.4.2 CJX系列性能参数 322
1.3.4.3 CJ系列 323
1.3.4.4 LC1、LC2性能参数 325
1.3.4.5 3TF、3TS、3TD主要技术参数 327
1.3.4.6 CZ0性能参数 329
1.3.4.7 接触器附件 330
1.3.5 接触器的选用原则及应用场合 333
1.3.5.1 接触器的使用类别 333
1.3.5.2 接触器的选用 333
1.4 继电器 334
1.4.1 分类及用途 334
1.4.2 主要技术参数 334
1.4.3 常用控制继电器的型号及应用场合 335
1.4.4 常用控制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337
1.4.4.1 DY系列主要性能参数 337
1.4.4.2 JY、JL系列主要性能参数 338
1.4.4.3 DL系列主要性能参数 339
1.4.4.4 MY1JAC、MY2JAC主要性能参数 340
1.4.4.5 MY1JDC、MY2JDC主要性能参数 340
1.4.4.6 LYJ系列性能指标 341
1.4.4.7 LY1JDC、LY2JDC主要性能参数 343
1.4.4.8 中间继电器 345
1.4.5 热过载继电器 345
1.4.5.1 热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345
1.4.5.2 常用热继电器的型号及适用场合 345
1.4.5.3 主要技术参数 346
1.4.6 时间继电器 352
1.4.6.1 常用时间继电器型号及适用场合 352
1.4.6.2 晶体管式、数显式、数字式、电子式时间继电器主要技术参数 355
1.4.7 其他形式的继电器 359
1.4.7.1 其他形式继电器的型号及适用场合 359
1.4.7.2 温度监控继电器 360
1.4.7.3 3UG46速度监控继电器 360
1.4.7.4 闭锁式继电器 362
1.4.7.5 G2R功率继电器 363
1.4.7.6 G4Q棘轮继电器 364
1.4.7.7 G9B步进继电器单元 364
1.4.7.8 JGC系列固态继电器 365
1.4.8 继电器的选用 366
1.5 开关 366
1.5.1 自动开关(断路器) 366
1.5.1.1 自动开关的类型 366
1.5.1.2 自动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 366
1.5.1.3 自动开关的型号及适用场合 367
1.5.1.4 常用框架式自动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 372
1.5.1.5 常用塑料外壳式自动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 378
1.5.1.6 常用真空式断路器自动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 384
1.5.1.7 常用限流式断路器自动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 385
1.5.1.8 常用漏电保护式断路器自动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 387
1.5.1.9 常用小型断路器自动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 390
1.5.1.10 自动开关的选用原则 392
1.5.2 刀开关 392
1.5.2.1 刀开关的类型、用途及特点 392
1.5.2.2 常用开启式刀开关技术参数 393
1.5.2.3 电动式大电流刀开关技术参数 394
1.5.2.4 熔断器式刀开关技术参数 395
1.5.2.5 低压户外刀开关技术参数 395
1.5.2.6 刀开关的选用原则 395
1.5.3 隔离开关 396
1.5.3.1 隔离开关的类型、用途及主要技术参数 396
1.5.3.2 常用隔离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 397
1.5.3.3 隔离开关的选用原则 400
1.5.4 负荷开关 400
1.5.4.1 负荷开关的种类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 400
1.5.4.2 常用负荷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 401
1.5.4.3 负荷开关的选用原则 401
1.5.5 组合开关 402
1.5.5.1 组合开关的类型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 402
1.5.5.2 常用组合开关的主要参数 403
1.5.5.3 组合开关选用原则 406
1.5.6 转换开关 406
1.5.6.1 转换开关的类型特点及技术参数 406
1.5.6.2 常用转换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 409
1.5.6.3 转换开关的选用 414
1.5.7 行程开关 414
1.5.7.1 行程开关的类型、特点及技术参数 414
1.5.7.2 行程开关的主要性能参数 417
1.5.7.3 行程开关的选用原则 425
1.5.8 微动开关 425
1.5.9 限位开关 430
1.5.10接近开关 435
1.5.11光电开关 441
1.5.12倒顺开关 446
1.5.13脚踏开关 446
1.6 按钮及指示灯 446
1.6.1 按钮及指示灯的分类及用途 446
1.6.2 常用按钮及指示灯的主要技术参数 447
1.6.3 常用按钮及指示灯型号及应用场合 447
1.6.4 常用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 453
1.6.4.1 NP系列的主要性能参数 453
1.6.4.2 LA系列的主要性能参数 455
1.6.4.3 A3、A16系列的主要性能参数 456
1.6.4.4 A22系列的主要性能参数 457
1.6.4.5 信号灯及灯柱的主要性能参数 459
1.6.5 按钮开关的选用原则 463
1.7 电源 463
1.7.1 稳压电源 463
1.7.1.1 TSD系列挂壁式交流稳压电源 463
1.7.1.2 NPS系列智能型净化交流稳压电源 463
1.7.1.3 SVC系列高精度、全自动、三相交流稳压电源 463
1.7.1.4 DBW-JW、SBW-JW系列微机控制无触点补偿式交流稳压器 463
1.7.1.5 DBW、SBW系列全自动补偿式电力稳压器 463
1.7.2 开关电源 468
1.7.3 模块电源 471
1.7.4 逆变电源 473
1.7.4.1 NNB系列逆变电源 473
1.7.4.2 UPS不间断电源 473
1.7.5 电源的选用原则 473
1.8 其他 473
1.8.1 保护类电器 473
1.8.1.1 BP系列频敏变阻器 473
1.8.1.2 启动器 475
1.8.1.3 电机综合保护器 480
1.8.2 操作屏 482
1.8.3 接线端子 483
1.8.4 变压器 485
1.8.5 互感器 488
1.8.6 电磁铁 491
第2章 单片机 494
2.1 单片机分类及应用 494
2.1.1 单片机分类 494
2.1.2 单片机应用 494
2.2 基本硬件结构 495
2.2.1 基本组成 495
2.2.2 硬件结构 495
2.2.3 主要特点 496
2.3 指令系统 496
2.3.1 单片机的编程方法与一般规则 496
2.3.2 指令系统 496
2.4 常用单片机主要技术参数规格 496
2.4.1 MCS-51系列 496
2.4.2 AVR单片机 502
2.4.3 Freescale单片机 504
2.4.4 PIC单片机 507
2.4.5 NXP单片机 514
2.5 选用原则及应用场合 517
2.5.1 选用原则 517
2.5.2 应用场合 517
2.6 应用举例 517
2.6.1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步骤 518
2.6.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举例 518
2.6.2.1 背景 518
2.6.2.2 设计要求 518
2.6.2.3 设计过程 518
第3章 可编程控制器(PLC) 520
3.1 基本结构原理 520
3.1.1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520
3.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521
3.1.3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和分类 522
3.1.3.1 特点 522
3.1.3.2 分类 523
3.2 指令系统 524
3.2.1 PLC的编程方法与一般规则 524
3.2.2 指令系统 525
3.2.2.1 PLC基本指令 525
3.2.2.2 PLC的功能指令 526
3.3 常用PLC规格和技术参数 528
3.3.1 欧姆龙PLC 529
3.3.1.1 微型机 529
3.3.1.2 小型机 536
3.3.2 西门子PLC 537
3.3.3 三菱PLC 541
3.3.4 松下PLC 546
3.3.5 台达PLC 555
3.4 选用原则及应用场合 559
3.4.1 选用原则 559
3.4.1.1 机型的选择 559
3.4.1.2 输入/输出的选择 560
3.4.1.3 PLC存储器类型及容量选择 562
3.4.1.4 软件选择 562
3.4.1.5 支撑技术条件的考虑 562
3.4.1.6 PLC的环境适应性 562
3.4.2 应用场合 563
3.5 应用举例 563
第4章 变频器 570
4.1 变频器的分类、组成和结构原理 570
4.1.1 变频器的分类 570
4.1.2 变频器的组成 570
4.1.3 变频器的结构原理 571
4.1.4 变频器的主要特点 572
4.2 常用变频器技术参数、规格 572
4.2.1 VFD系列产品的技术参数、规格 572
4.2.2 ATV系列产品的技术参数、规格 576
4.2.3 CDI系列产品的技术参数、规格 581
4.2.4 MM系列产品的技术参数、规格 583
4.2.5 OMRON系列产品的技术参数、规格 586
4.2.6 Panasonic系列产品的技术参数、规格 588
4.2.7 安川系列产品的技术参数、规格 591
4.3 选用原则及应用场合 594
4.3.1 选用原则 594
4.3.2 应用场合 594
4.4 应用举例——MM440变频调速系统在铣床上的应用 596
第5章 工控机 598
5.1 基本结构原理 598
5.1.1 组成 598
5.1.2 基本结构 598
5.1.3 主要特点 599
5.1.4 工控机分类 599
5.2 常用工控机主要技术参数、规格 600
5.2.1 研华工控机 600
5.2.2 研祥工控机 604
5.3 数据输入输出板卡及模块 619
5.3.1 研华板卡及模块 620
5.3.2 研祥板卡及模块 628
5.4 选用原则及应用场合 633
5.4.1 选用原则 633
5.4.2 应用场合 634
5.5 应用举例 635
5.5.1 试验器的主要技术要求 635
5.5.2 试验器主要技术环节的实现方法 635
5.5.3 液压和气压控制系统简介 636
5.5.4 试验器电气系统硬件部分 637
5.5.5 试验器电气系统软件部分 639
5.5.5.1 系统软件环境 639
5.5.5.2 软件主要功能 639
第6章 数控系统 641
6.1 数控系统基本原理 641
6.1.1 数控系统的定义 641
6.1.2 数控系统的组成 641
6.1.3 数控系统的分类 641
6.1.4 数控机床基本结构原理 642
6.1.5 CNC系统的构成 643
6.1.6 CNC系统的功能 644
6.1.7 程序组成 648
6.1.8 数控系统的新技术 648
6.2 常用数控系统技术参数规格 650
6.2.1 FANUC数控系统 650
6.2.2 西门子数控系统 652
6.2.3 Num系列数控系统 653
6.2.4 三菱主流数控系统 653
6.2.5 广州数控系统 654
6.2.6 凯恩帝数控系统 654
6.2.7 成都广泰数控系统 655
6.2.8 华中数控系统 655
6.2.9 南京华兴部分数控系统 656
6.2.10 国内其他部分数控系统 657
6.2.11 安川伺服驱动器 658
6.3 数控伺服系统的选择 661
6.3.1 数控伺服系统选择的基本原则 661
6.3.2 数控系统的选配 661
6.4 大型数控落地镗铣床的系统改造实例 663
6.4.1 改造方案的选择 663
6.4.2 系统接口信号的处理 663
6.4.3 新系统的调整 665
参考文献 666
下篇 电动机 669
第1章 常用驱动电动机 669
1.1 电动机的分类、特性和用途 669
1.1.1 电动机的分类 669
1.1.2 电动机产品型号 669
1.1.3 电动机的结构及安装型式 669
1.1.4 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分类 672
1.1.5 电动机冷却方法(IC代码) 672
1.1.6 电动机的工作方式分类 672
1.1.7 电动机的工作定额 673
1.1.8 常用电动机的特点及用途 676
1.2 电动机的选择方法及功率计算 680
1.2.1 电动机的种类选择 680
1.2.2 电动机型式的选择 680
1.2.3 额定电压的选择 681
1.2.4 额定转速的选择 681
1.2.5 额定功率的选择与计算 681
1.2.5.1 长期工作制时电动机功率选择 681
1.2.5.2 短时工作制电动机功率选择 684
1.2.5.3 周期断续工作方式电动机额定功率选择 685
1.2.5.4 选择电动机功率的统计法 685
1.2.5.5 调速电动机的功率选择 686
1.2.6 带冲击负载对电动机额定功率选择的影响 686
1.2.7 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实例 687
1.3 常用驱动电动机规格 689
1.3.1 一般异步电动机规格及技术参数 689
1.3.1.1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 689
1.3.1.2 Y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 697
1.3.1.3 Y2系列(IP54)三相异步电动机 700
1.3.1.4 Y3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 710
1.3.1.5 M2QA、QAL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720
1.3.1.6 1LG0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728
1.3.1.7 YR系列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 734
1.3.1.8 YH系列高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 738
1.3.1.9 YX系列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 742
1.3.1.10 YEJ系列电磁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 743
1.3.2 变速异步电动机规格及技术参数 746
1.3.2.1 YD系列(IP4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746
1.3.2.2 YCT、YCTD系列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756
1.3.2.3 YVP(IP44)系列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760
1.3.2.4 QABP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764
1.3.3 YZ、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766
1.3.4 防爆异步电动机 770
1.3.4.1 YB2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770
1.3.4.2 YA系列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775
1.3.5 YZO系列振动源三相异步电动机 780
1.3.6 小型盘式制动电动机 783
1.3.7 小功率异步电动机 786
1.3.8 单相异步电动机 791
1.3.8.1 YL系列单相双值电容异步电动机 791
1.3.8.2 YBDC2系列隔爆型电容启动单相异步电动机 794
1.3.9 Z4系列直流电动机 798
1.3.10 电动机滑轨 811
第2章 控制电动机 814
2.1 步进电动机 814
2.1.1 常用步进电动机的类型、特点及用途 814
2.1.2 步进电动机的参数及其选择 814
2.1.3 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815
2.1.3.1 步进电动机的选型原则 815
2.1.3.2 步进电动机选型的计算公式 815
2.1.3.3 步进电动机的初选 817
2.1.3.4 步进电动机的性能校核 817
2.1.3.5 步进电动机的选型步骤 817
2.1.3.6 步进电动机选型实例 817
2.1.4 常用步进电动机的技术特性 818
2.1.4.1 步进电动机的型号标注方法 818
2.1.4.2 BYG系列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818
2.1.4.3 BYG系列三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827
2.1.4.4 BYG系列五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831
2.1.4.5 KINCO系列两相、三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834
2.1.4.6 VRDM系列三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838
2.1.4.7 BY系列微型永磁式步进电动机 840
2.2 直流伺服电动机 843
2.2.1 直流伺服电动机简介 843
2.2.2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类型及选用原则 843
2.2.3 常用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技术特性 844
2.2.3.1 BL系列无刷直流电动机及驱动器 844
2.2.3.2 FBI系列无刷直流电动机 846
2.2.3.3 SY系列有刷直流伺服电动机 849
2.2.3.4 SZ系列有刷直流伺服电动机 851
2.3 交流伺服电动机 859
2.3.1 交流伺服电动机简介 859
2.3.2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选择原则与容量计算 859
2.3.2.1 交流伺服电动机容量选择的基本原则 859
2.3.2.2 伺服电动机容量选择实例 860
2.3.3 常用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技术特性 861
2.3.3.1 MINAS A4系列交流伺服电动机 861
2.3.3.2 SIGMAⅡ系列交流伺服电动机 874
2.3.3.3 GS系列交流伺服电动机 880
2.3.3.4 GK6系列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 883
2.4 直线电动机 889
2.4.1 概述 889
2.4.2 直线电动机的分类 890
2.4.3 常用直线感应电动机的技术数据与外形尺寸 890
2.4.3.1 LMAC直线感应电动机系列 890
2.4.3.2 LMPY系列圆筒型直线感应电动机 891
第3章 信号电动机与微型电动机 895
3.1 测速发电机 895
3.1.1 测速发电机简介 895
3.1.2 直流测速发电机 895
3.1.2.1 CY系列永磁直流测速发电机 895
3.1.2.2 CYB系列带温度补偿永磁直流测速发电机 897
3.1.2.3 CYD型永磁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 899
3.1.3 CK系列交流测速发电机 900
3.2 ZY型永磁微型直流电动机 901
附录 主要控制电动机生产企业汇总 909
参考文献 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