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经济基础理论 1
学习和研究粮食经济的重要性 1
粮食经济研究的对象 3
粮食经济同其它学科的关系 4
缺食经济的体系结构 5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5
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7
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10
综合平衡与短线平衡 11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 13
粮食的重要性 16
什么是粮食 16
国民经济 17
新时期商业工作的基本任务 18
探索发展粮食生产的新路子 20
开发蛋白质资源 22
积极发展根油食品 24
我国食品工业分类 26
加快饲料工业的发展 27
油脂的重要作用 29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30
粮食是当代世界的战略武器 31
农家与九流 32
重农思想与重农抑商 33
世界现代化的饲料生产 35
粮食生产与农业 36
一字形大农业和十字形大农业 36
农业经济与农业结构 38
作物布局的原则 39
耕作制度的因地制宜 41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比例的变化 42
生态平衡 44
农业现代化 45
农业生产责任制 46
重点户专业户的产生和发展 49
重点户和专业户的经济性质 52
重点户和专业户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52
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 54
多种经营与单一经营 54
农工商联合企业 55
土地改革运动 55
古代土地制度 56
美国土地休耕政策 57
农业资本主文化 58
粮食分配 60
粮食商品流通 60
粮食分配的基本政策 60
粮食分配的新变化 63
我国基本国情和粮情 64
粮食收支平衡 65
粮食分配的性质 66
农业税 67
粮食户交户结 68
合同与契约 68
地租 68
田赋制度 70
粮食进出口贸易 71
粮食国际贸易 71
苏联的义务交售制 72
苏联内战时期的粮食政策 73
粮食统购统销 76
粮食形势的转折性变化 76
粮食统购统销 78
粮食统购统销的发展 80
粮食统购统销四项基本政策 84
粮食三定 88
粮食征购基数 90
征购粮与超购粮 90
统销粮与借销粮 91
周转粮 92
六十个商品粮基地试点县 92
粮食统购统销与社会制度并无必然联系 93
“严格控制农转非”的提法是不科学的 93
发达国家的粮食政策 95
发展中国家的粮食政策 96
粮食的市场调节 98
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98
改革计划体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99
粮油集市贸易 100
粮食为什么要实行多渠道经营 101
粮食议购议销的形成 103
与发展 103
发挥国营粮食部门在多渠道经营中的主渠道作用 103
“议转平”与“平转议” 105
解放后我国粮食经营渠道的变迁 106
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经营形式 107
“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原则怎样产生的 109
我国集市贸易的发展历史 110
市场学的产生和发展 112
粮食价格 114
价格 114
价格体系改革的重要性 114
稳定物价问题 115
粮食购销价格倒挂 117
粮食超购加价 118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价 119
调拨价格 120
价格的调节作用 121
价值规律的作用 122
价值构成 123
价格背离价值 125
剪刀差 125
价格需求弹性 129
物价总指数 131
货币流通量 131
古代提高谷物价格的思想 132
外国粮价补贴 133
粮食储存与调运 138
粮食储存的类型 138
储粮设施 139
立筒仓储粮 140
粮食商品储存的必要性 140
粮食的“民代国储” 141
粮食商品调运的意义 142
粮食商品调运的作用 143
粮食运输方式 144
什么叫港 147
粮食不合理运输的主要类型 147
图上作业法 150
历史上的储粮形式 156
世界粮食损失损耗比重 157
粮食经济管理体制 158
经济管理体制 158
粮食管理体制的演变 159
粮食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62
粮食商品的特点与体制改革的方向 163
粮食部门应从管理型转向经营型 165
经济结构 166
流通体制 166
流通渠道 167
条条块块与中心城市 167
企业 169
政企分开 170
企业自主权 171
经济实体 172
经济设计 172
第三产业的由来和发展 174
粮食经济效益 177
经济效益的概念 177
粮食部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178
粮食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的作用 180
粮油副产品及综合利用 182
粮食商业企业盈亏构成包括的内容 183
经济核算 184
经济活动分析 184
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85
经济利益 186
经营与管理 187
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188
管理信息系统 190
经济决策 191
投入产出经济学 192
粮食消费 196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196
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 197
确立新的消费观念 19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油消费的变化 201
食物的消费量与食物的营养素供给量 203
合理营养 203
强化食品 204
碳水化合物 206
蛋白质 206
脂肪 208
矿物质 209
维生素 210
商品需求弹性及其计算 211
收入需求弹性 212
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 213
粮食与人口 216
人口与粮食问题的严重性 216
人口和耕地与粮食的关系 217
人口的增长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218
我国的人口政策 220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221
马寅初新人口论 222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224
人口学 226
社会主义人口规律 227
人口增长率 228
人口自然增长率 228
人口问题 229
清代对人口与粮食关系的认识 229
小资料 231
什么是五谷 231
玉米的由来和发展 232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 232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233
我国栽培小麦历史悠久 234
玉米是一种高产旱粮作物 234
全国每天消费量 235
原粮与成品粮 236
贸易粮 236
粮食年度的划分 236
划分收支分灶吃饭 237
自留人制度 237
城乡集市贸易新形势 237
经济立法 239
反弹琵琶 239
大陆架 240
海涂 240
联合国粮农组织 241
世界粮食日 241
世界粮食的使用 242
世界食物开支所占比例 242
统计资料 245
一、国内部分 245
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245
我国粮食及分品种产量 247
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及按人口平均产量 249
我国棉花、油料产量 250
我国粮食收购量占产量比重 251
我国粮食、食用植物油社会收购量 252
我国粮食、食用植物油社会零售量 253
我国粮食、棉花、油料产量与解放前最高产量比较 254
我国粮、油、棉产品与工业品的交换比价 255
我国粮食进出口数量 256
我国每人每天从消费的食品中摄取的营养素 257
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258
我国人口数 260
我国人口构成 261
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62
二、国外部分 263
世界和一些国家的耕地面积 263
世界和一些国家的粮食播种面积 264
世界和一些国家的粮食单产 266
世界和一些国家的粮食总产量 265
世界粮食、薯类、豆类总产量 267
世界和一些国家的人口 268
1982年世界和一些国家的农业人口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