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说略——代前言 1
一、《易经》的著作年代和作者 1
二、《易传》的著作年代和作者 2
三、《周易》经传的流传和演变 3
四、《易经》的内容和性质 7
五、《易传》的内容和性质 9
六、《周易》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14
七、阅读《周易》应当注意的问题 16
八、阅读参考书目 18
第一编 《易经》《易传》与易学思维 20
一、楚简《周易》释读六则 20
二、《周易》释读八则:以楚竹书为参照 26
三、卦爻符号系统的演变及其意义 34
四、易学中的元亨利贞说 46
五、损益两卦何以深受古人青睐 56
六、《周易》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63
七、《易传》与《老子》的辩证思维 74
八、《易传》天人观浅析 84
九、《易传》价值观念述略 90
十、“神道设教”说考释 98
十一、“三陈九卦”章考释 107
十二、《易传》忧患意识的历史考察 116
十三、《易传》时观溯源 124
十四、易学中的太极观 133
十五、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 146
十六、易学中的神化学说 158
十七、易学中的道器观 166
十八、易学中的物极则反说 177
十九、易学中的整体思维方式 187
二十、阴阳变易说的思维特征 198
二十一、《周易》中的过程思维 208
二十二、《序卦》晚于《说卦》的一个例证 215
第二编 汉代易学与哲学 220
一、帛书《易传》散论 220
二、《易传》与西汉道家 235
三、《史记》与《周易》 246
四、刘向、刘歆父子的易说 258
五、试论《太玄》对《易传》辩证思维的发展 269
六、《汉书》与《周易》 281
七、《后汉书》与《周易》 293
第三编 宋明易学及其哲学 304
一、胡瑗易学管窥 304
二、横渠易学的天人观 315
三、宋明易学中的天人之辨 324
四、程朱理学的体用一源说 333
五、朱子易学的贡献 343
六、宋明易学论象与数 353
七、空山先生的太极观 361
八、方氏易学的太极观 364
九、宋明易学的太极动静观 376
十、论“质测”与“通几”之学的本义 383
十一、船山易学的天人观 393
十二、毛奇龄对河图洛书的驳斥 401
十三、关于《梅花易数》的几个问题 411
十四、中国哲学是出于道德体验吗 423
第四编 当代易学哲学研究 436
一、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开创性哲学史专著 436
二、朱伯崑先生的易学观 440
三、试论朱伯崑先生易学哲学研究的贡献 449
主要参考文献 459
关键词索引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