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创作灵感与思考脉络 1
第一节 灵感:视野、智慧与层次 1
一、地球的天空和宇宙的天空 1
二、矛盾谚语的层次问题 3
三、管理层次不对应问题 4
四、稳定配置与市场设计 6
第二节 对管理失效的思考 7
一、管理及其作用的思考 7
二、管理失效存在及其成因 11
第二章 管理理论丛林及其分层 18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 18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19
二、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21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24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5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25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26
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 27
一、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27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后期发展 29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30
一、管理过程学派 30
二、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31
三、决策理论学派 32
四、系统管理学派 32
五、经验主义学派 33
六、权变理论学派 33
七、管理科学学派 34
八、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34
九、经理角色学派 35
十、群体行为学派 36
十一、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37
第五节 当代管理理论 37
一、战略管理理论 38
二、企业再造理论 39
三、学习型组织 40
四、精益管理 40
第六节 管理理论丛林与“多钟表困境” 41
第三章 分层次管理理论基础 44
第一节 哲学理论基础 44
一、矛盾运动的立体模式 44
二、矛盾运动的立体模式与层次的产生和转变 48
第二节 层次与层次划分 50
一、何为层次 50
二、层次划分 53
第三节 层与类的比较分析 55
第四节 管理理论及其层次分析 57
一、第一层次——企业管理中的管理 58
二、第二层次——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管理 58
三、第三层次——以管理本源为基础的管理 59
第四章 分层次管理理论框架 60
第一节 分层次管理及其理论假设 60
一、两个原理 60
二、分层次管理概念集 61
三、基本内涵 62
四、实施分层次管理的主要环节 63
第二节 分层次管理模型 66
一、静态逻辑模型 66
二、动态逻辑模型 66
第三节 理论的证明 69
一、数学证明 69
二、案例证明 82
第五章 中国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 97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97
一、中国热带农业何去何从 97
二、农业发展理论简述 97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假设 98
一、基础概念的界定 98
二、理论的逻辑分析假设 98
第三节 变量选择与选择理由 99
一、热带农业分层次的变量选择 99
二、变量选择的理由 99
第四节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 101
一、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的理论分析 101
二、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的实证研究 103
第五节 结论、建议及不足之处 105
一、主要结论 105
二、热带农业发展的建议 109
三、不足之处 110
第六章 分层次管理在“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111
第一节 概念与文献 111
一、“泛珠三角”概念界定 111
二、泛珠三角研究综述 112
三、泛珠三角研究简评 114
第二节 泛珠三角经济发展差异与层次划分 115
一、泛珠三角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分析 115
二、泛珠三角经济发展层次划分 119
三、小结 121
第三节 泛珠三角经济分层次增长实证研究 122
一、泛珠9省区的经济增长模型 122
二、泛珠9省区的经济增长的层次划分与分析 124
三、小结 131
第四节 结论、建议与讨论 131
一、主要结论 131
二、对策建议 132
三、问题探讨 134
第七章 分层次管理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136
第一节 海南省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136
一、海南省经济增长的总体状况分析 136
二、海南省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138
三、海南省各市县经济状况的分析 142
四、小结 146
第二节 海南省经济分层次增长的实证研究 146
一、海南省各市县经济增长模型 146
二、经济增长的层次性划分 158
三、海南省经济增长的模型 160
四、两模型的经济增长分析与比较 163
五、小结 165
第三节 结论、建议与讨论 166
一、主要结论 166
二、对策建议 167
三、问题探讨 169
第八章 文化的层次性及其相互交流 170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及其理解 170
一、文化的含义 170
二、文化的理解 171
第二节 文化层次 172
一、何谓文化层次 172
二、文化层次的成因 172
第三节 文化交流的过程与结果 175
一、文化交流的过程分析 175
二、文化交流的可能结果 176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177
一、主要结论 177
二、相关建议 178
第九章 易经的能量分层组合解说 179
第一节 易经的起源 179
第二节 易经的评价 180
第三节 易经与能量 181
第四节 能量分层与组合 182
一、前提假设 182
二、能量分层组合模型 183
三、结论 185
第五节 易经中的能量分层与组合 186
一、阴能、阳能及其组合形式 186
二、时间分层 186
三、空间分层 187
四、物的层次 188
五、时间、空间、物的层次组合 189
第十章 分层次管理在教育体系中的应用 192
第一节 高校人才分层次培养 192
一、问题提出 192
二、文献综述 193
三、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管理失效问题 195
四、多层人才培养体系 197
第二节 分层次学习理念 198
一、向自然学习 198
二、向社会学习 200
三、相互学习 201
第三节 分层次学习模型 202
一、学习的认知 202
二、何谓分层次学习 203
三、分层次学习模型 203
第四节 分层次推进人才建设 208
一、何谓人才 208
二、树立比较人才观 208
三、分层次开发人才 210
第十一章 二八分层治理 212
第一节 “二八法则”——自然法则与社会现象 212
一、自然法则 212
二、社会现象 213
三、二八分层法则 213
第二节 人类“二八法则”和命题的提出 213
一、新视角:从人类“二八法则”开始 213
二、命题的提出:选择谁为社会治理主体 214
三、理论假设 214
第三节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214
一、理论工具 214
二、“二八分层治理”分析框架 215
第四节 “二八分层治理”制度设计逻辑与创新空间的发现 216
一、四种治理主体选择与制度设计的逻辑 216
二、制度设计的创新空间和制度成功的四种组合 219
第五节 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之谜 220
一、治理主体选择位于最优组合的区间内 221
二、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探索最优化的“20%优点+80%优点组合” 221
三、具备的自我修正和完善的动态机制 222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色 222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223
一、结论 223
二、建议 224
参考文献 226
后记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