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点校说明 1
蓟门兵事 3
刻《蓟门兵事》序 3
卷上 4
上书类 4
上协理戎政王公书 4
上后府都督俞公书 6
上大司马谭公书 8
上顺天巡抚王公书 10
抚夷类 12
禀戚总理揭 12
又 13
分别通事善恶禀帖 14
抚夷五要上戚总理 15
论抚赏不同答李协守 16
禀大司马谭公揭 16
上俞后府书 17
答钱兵宪论启釁 18
备边类 19
边防五事答戚总理 19
禀巡抚陈公论巡边四益 22
守边告示 23
三边末议答崔州守 24
边方三事答钱兵宪 25
治盗类 27
谕民告示 27
告汉关将军文 27
擒拏贼兵禀帖 28
枭贼示谕 28
呈请沙汰民兵 29
祭贾辰母妻文 30
兵食贼肉禀帖 31
与王参军通书(回书①附) 32
梁军门禀帖 33
禁绝矿盗禀帖 34
辨白保留心迹 35
励士类 36
示古北千总 36
上巡抚于公书 36
梁军门禀帖 37
募兵告示 37
运送窑柴禀帖 39
处置给假禀帖 41
汉庄祭山川文 42
分配贼妇禀帖 43
出关採柴禀帖 44
祭各故兵禀帖(文附) 45
推广恩赏禀帖 46
与林大捷 47
卷下 48
程工类 48
古北台工述 48
古北城工述 48
古北桥工述 48
古北城工桥工落成(祭文) 48
添盖营房呈 48
添盖营房再呈 48
倍筑围墙揭 48
筑墙再揭 48
虑敌类 49
古北事宜揭 49
古北事宜再揭 50
古北事宜三揭 51
豫治贼夷 52
禀陈抚院揭 53
扬兵关外禀帖 55
兵争赏罚揭 58
上戚总理议大征揭 59
上戚总理议讨属夷呈 60
上大司马梁公揭 61
正俗类 62
缚送争妻顽兵申呈 62
禀军门 63
权宜执照申呈 64
又权宜执照申呈 65
谢王户部赏幼兵 66
幼兵赴操稟帖 66
谢敖按院赏幼兵文 66
修睦类 68
为李协守启事 68
上军门让古北揭 69
上戚总理让燕河揭 70
示郡县乡民牌 71
与昌黎吴大尹书 71
与万知县书 71
与唐大尹书 72
与林大尹书 72
与永平雷兵备书 73
再与吴昌黎书 74
与遵化辛大尹书 74
寄宗族书 75
杂著类 76
贺少塘戚公擢八达岭守府序 76
送参戎东川谷公归永平序 77
赠凤陵杜公擢延绥定边副总兵序 78
祭俞虚江老师文 79
祭外母文 80
告先人文 82
答陈于虞 83
答苏集高 83
谢管粮正郎凤坡戴公 84
与蓟州钱兵道 84
奉大司徒笔峰张公 85
谢于按院特荐书(名鲸) 85
谢周阅科荐 86
密啟总府南塘戚公 87
奉答小司空我渡陈公 87
答袁有贤 88
松轩讲义 91
小序&陈第 91
义利辨 92
放心辨 92
操存辨 93
寡欲辨 94
尧舜与人同辨 95
夷惠论 96
风俗论 97
好乐辨 97
学习论 97
非礼辨 98
厩焚论 99
欲仁论 100
一贯辨 100
克复敬恕辨 101
说绎论 102
见善章 102
志学辨 103
四海兄弟辨 105
继周辨 105
思不出位章 108
屡空辨 108
讲学辨 109
惟酒论 110
出处论 110
论语心字 111
闵子骞辨 111
论语文字 112
格物论 112
定静论 113
诚意论 113
慎独辨 114
挈矩论 114
位育论 115
性道教论 116
知味辨 116
鸢鱼辨 117
学周论 117
笃恭辨 118
乐舞辨 118
学兵论 120
谬言 123
小序&陈第 123
论学 124
论圣 129
论经 133
论性 137
论政 141
诗文 145
诸子 148
论兵 152
意言 157
小序&陈第 157
意言 158
书札烬存 185
小序&陈第 185
奉我渡陈公书 186
答黄思贤 188
答赵思国 188
答郭道见 189
又 190
寄林日正 190
答张崇仁 191
答袁有贤 192
答杨伯和 193
与林大捷 194
答林大良 194
与邓道鸣 195
又 196
答许抚台 196
再答许抚台 197
答张崇仁比部 199
答林日正 200
又 201
又 202
答大司马吴容所公 203
寄董崇相 203
答林怀琼大尹 204
答林培之 204
又 205
伏羲图赞 209
序&焦竑 209
自序&陈第 211
卷上 212
卷下 224
图问(附) 246
《杂卦传》古音考(附) 250
跋&陈第 254
尚书疏衍 257
自序&陈第 257
题《尚书疏衍》&焦竑 259
卷一 260
尚书考 260
古文辨 261
引书证 265
尚书评 270
卷二(《虞书》) 273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 273
分命羲仲 273
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274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275
禋于六宗 275
辑五瑞 276
如五器,卒乃复 277
象以典刑 277
五刑有服 279
陟方乃死 279
舜生三十 280
念兹在兹 280
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280
负罪引慝 281
曰若稽古,陶皋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 281
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281
日宣三德 282
予乘四载 282
既益奏庶鲜食 283
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283
无若丹朱傲 284
弼成五服 285
卷三(《夏书》《商书》) 286
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286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至东为中江,入于海 286
导渭自鸟鼠同穴 287
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288
威侮五行 288
怠弃三正 288
五子之歌 289
其一曰:皇祖有训至为人上者,奈何不敬① 289
其四曰: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② 290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290
矧予之德言足听闻 291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 291
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293
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 293
克享天心,受天明命 294
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294
王若曰:“格汝众” 295
无傲从康 295
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 296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296
予迓续乃命于天至高后丕乃崇降弗祥 296
各设中于乃心 297
惟口起羞 298
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 298
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 298
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 299
西伯既戡黎 299
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 300
卷四(《周书》) 301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301
肆予小子,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惟受罔有悛心 302
《武成》 303
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303
《洪范》《洛书》辨 304
惟天阴隲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论攸叙 305
曰休征:曰肃,时雨若至蒙,恒风若 306
曰王省惟岁 306
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 306
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307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至民用僭忒 307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至汝则锡之福 307
公乃自以为功 308
王曰猷 309
弗吊 309
巳予惟小子 309
宁王遗我大宝龟 309
即命曰:有大艰于西土至朕卜并吉 309
越予小子考翼 310
《康诰》 310
弘于天 311
外事,汝陈时臬司 311
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 311
无我殄享 312
《酒诰》 312
有正有事,无彝酒 312
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 312
尔大克羞耇惟君,尔乃饮食醉饱 313
《梓材》 313
《洛诰①》 313
周公拜手稽首至拜手稽首诲言② 314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至汝永有辞。”③ 314
戊辰,王在新邑至王入太室裸④ 314
王若曰至乃单文祖德⑤ 314
公曰:“已!汝惟冲子至无远用戾。”⑥ 315
伻来毖殷,乃命宁予至其永观朕子怀德⑦ 315
王命周公后至受命惟七年⑧ 315
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孺子其朋,孺子其朋 315
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厥若彝 316
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 316
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至汝往敬哉 316
兹予其明农哉 317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 317
予惟时其迁居西尔至非予罪,时惟天命 317
爰暨小人作 318
嘉靖殷邦 318
其在祖甲 319
《君奭》 320
予往暨汝奭其济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收罔勖不及,考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有能格 320
《多方》 321
简代夏作民主 321
惟狂克念作圣 321
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至立民长伯 322
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 323
《周官》 323
则肄肄不违 326
惟周文武诞受羑若 326
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 326
王释冕,反丧服 327
《吕刑》 328
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 328
罔有馨香德刑 328
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 329
乃命重黎,绝地天通 329
四方司政典狱非尔惟作天牧 330
其罚百锾 330
附录 333
《七世祖一斋公年谱》点校及评注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