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一部超越时代的伟大古典小说 1
上编 9
第一章 具有跨世纪意义的东方性格小说典范 9
一 中西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故事小说到性格小说的蜕变 9
二 《红楼梦》作为性格小说的叙事形态标志 11
(一)中心的转移 12
(二)笔法的变异 19
1.从以故事包容情节到以情节包容故事 19
2.从重叙述到重描写 24
(三)悬念的消解 28
三《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的重大突破和大胆创新 31
(一)自成体系的“红楼”人物世界 31
(二)正视人的复杂性 体现性格辩证法 33
(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测 40
(四)正面人物塑造上的大胆创新 46
1.理想化与真实性的高度统一 50
2.诗意化与原生态的高度统一 51
3.典型化与符号性的高度统一 55
附录:“美质”不美——论王熙凤性格中的“否定的美质” 59
第二章 叙事观念的更新与叙事文本的嬗变 83
一 《红楼梦》叙事观念的更新 83
二 《红楼梦》叙事文本的个人风格化 93
三 《红楼梦》叙事文本的小说本体化 101
第三章 从说书人叙事到叙述人叙事的转化 110
一 “说话”体小说与说书人叙事 111
二 《红楼梦》:从说书人叙事到叙述人叙事的转化 112
(一)《红楼梦》的双层叙述构架及其叙述人 114
1.作者与叙述人的分离 114
2.《红楼梦》的双层叙述构架及其两个叙述人 115
3.“内故事层”叙述人石头的叙述职能及其人称变化 119
(二)《红楼梦》的叙述人多角度复合叙述 127
1.有节制的全知叙述角度 131
2.客观的次知叙述角度 135
3.主观的旁知叙述角度 140
第四章 《红楼梦》中的人物叙事与人物视点 144
一 《红楼梦》中的人物叙事 144
(一)故事性的叙事 145
(二)非故事性的叙事 147
1.代言式叙事 147
2.性格化叙事 148
二 《红楼梦》中的人物视点 154
(一)人物外视点 154
(二)人物内外视点的结合交融 161
第五章 《红楼梦》的叙事时空建构 169
一 “以大观小”:以无限的尘外(宇宙)时空观照有限的尘世时空 170
二 以虚涵实:以虚化的背景时空容涵实在的具体时空 175
三 以假对真:以假定的梦幻时空对应真切的梦外时空 181
第六章 章回体的衰变与困扰 189
一 章回体制与“说话”艺术 190
二 《红楼梦》叙事体制上的变革 192
三 《红楼梦》叙事体制上的折衷 201
结语:《红楼梦》叙事体制上留下的遗憾和启示 208
下编 213
第七章 隐含作者回忆与自叙的虚构叙事 213
一 话语层面:隐含作者回忆的石头叙事 215
二 故事层面:隐含作者自叙的宝玉视角 221
(一)作者的“深自忏悔”与宝玉的自省自贬 222
(二)作者的昭传闺阁与宝玉的女儿崇拜 226
(三)作者的“悟”中有“迷”与宝玉的“迷”中有“悟” 228
第八章 《红楼梦》叙事的诗化倾向 236
一 悲歌与挽歌:《红楼梦》叙事的抒情基调 236
二 痴情与情痴:《红楼梦》人物形象的诗化 242
三 意象与意境:《红楼梦》艺术描写的诗化 252
(一)艺术描写的意象化 253
(二)艺术描写的意境化 255
第九章 《红楼梦》诗词曲赋的小说化与个性化 261
一 《红楼梦》与中国小说“文备众体”的传统 263
二 《红楼梦》叙述人诗词曲赋的小说化趋向 266
三 《红楼梦》人物诗词曲赋的小说化与个性化 272
(一)借人物“传诗”与代人物写诗 272
(二)人物诗词曲赋的小说化 275
1.人物诗词曲赋的生活化 275
2.人物诗词曲赋的情节化 278
(三)人物诗词曲赋的个性化 281
(四)《红楼梦》部份人物诗词曲赋的双关性或两面性 291
第十章 《红楼梦》前五回中的亚神话叙事 298
一 原神话与亚神话 299
二 《红楼梦》前五回中的亚神话叙事建构及其艺术表现功能 301
(一)“石头”故事 303
1.隐指作者——对应主观层面的象征寓意 305
2.隐指人物——对应现实层面的象征寓意 306
3.隐指题旨——对应哲理层面的象征寓意 307
(二)“还泪”故事 309
(三)“太虚幻境” 312
1.预示功能 313
2.抒情功能 315
3.象征功能 316
第十一章 《红楼梦》叙事本文中的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 322
一 本文的“召唤结构”与《红楼梦》的永恒魅力 322
二 《红楼梦》叙事本文中的不确定性 325
三 《红楼梦》叙事本文中的意义空白 334
第十二章 “影子”说与《红楼梦》的影笔新解 343
一 传统“影子”说辨析 344
二 旧说新解:“影子”与影笔 348
(一)作为“影子”的个性化人物与映衬纠缠的影笔 351
(二)作为“影子”的寓意性人物与侧照叠映的影笔 359
(三)作为“影子”的梦幻性人物与主观复合的影笔 361
附录:一个主观化的“复合人”幻影——可卿为钗黛“合影”说新解 365
跋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