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什么是哲学 1
一、哲学的概念 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
三、青年人应该建立怎样的世界观 3
第二章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吗——哲学和其它科学的关系 4
一、“哲学之树” 4
二、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
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6
四、迎接科学腾飞的时代 9
第三章 历史的足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11
一、“我不需要这个假设” 11
二、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1
三、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13
四、近代机械的唯物主义 14
第四章 哲学基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6
一、世界有统一的基础吗 16
二、“物质”的概念 16
三、旧哲学的物质观 18
四、列宁的“物质”定义 19
第五章 谁能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21
一、谁能证明 21
二、宇宙间充满了物质,没有发现天堂 21
三、谁创造了生命 24
四、社会也是物质的 28
第六章 庄周与蝴蝶——不可知论是错误的 29
一、庄周梦蝶 29
二、否认事物的相对界限必将成为不可知论 29
三、应该看到从现象到本质的通道 30
四、感觉是连接主客观的桥梁 30
五、是“不可知”还是“知不完” 31
第七章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物质是运动的 33
一、一切物质都处在不停的运动中 33
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 35
三、不承认相对静止是错误的 36
第八章 “四方上下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空间和时间 38
一、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38
二、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39
三、时空随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40
第九章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3
一、意识由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而来 43
二、植物、原生动物、多细胞生物的反应特性 43
三、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的反应特性 44
四、哺乳动物的反应特性与人类意识 45
第十章 是什么力量使猿迈过了这道门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8
一、制造工具的人手 48
二、劳动是推动大脑发展的动力 49
三、劳动中形成和发展了人类的语言 50
四、狼孩事件 51
第十一章 电脑超过人脑了吗——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53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53
二、对反映对象的反映 55
三、人工智能的实质——思维模拟 57
第十二章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事物的普遍联系 60
一、为何猫多羊就多 60
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61
三、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62
第十三章 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吗——谈谈矛盾 66
一、两种不同的“矛盾” 66
二、事物的“自己运动” 68
第十四章 “有角有蹄的动物不吃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71
一、居维叶的故事 71
二、矛盾的普遍性 72
三、矛盾的特殊性 73
四、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75
第十五章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质、量、度及质量互变 77
一、鹿不是马 77
二、质、量、度 77
三、量变和质变 81
第十六章 “病树前头万木春”——否定之否定规律 83
一、人体内有“死亡激素”吗 83
二、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84
三、事物发展呈周期性的特征 86
四、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88
第十七章 “布袋子和肉”——形式与内容 91
一、爱因斯坦的故事 91
二、内容和形式的概念 92
三、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93
四、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95
第十八章 仅仅是小孩弄不明白的问题吗——本质和现象 96
一、两儿辩日 96
二、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97
三、科学的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98
第十九章 核桃为什么在地上滚——原因和结果 102
一、一颗核桃 102
二、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02
三、因果关系的辩证性 105
四、伟大的认识工具 106
第二十章 “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必然性与偶然性 108
一、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 108
二、偶然性表现必然性 109
三、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111
第二十一章 秀才断案——可能性与现实性 113
一、秀才断案 113
二、可能性与现实性 114
三、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114
四、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 117
五、争取好的可能性防止坏的可能性 118
第二十二章 “实践出真知”——认识与实践 120
一、禄东赞巧解“三难” 120
二、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 121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22
第二十三章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127
一、两次飞跃 127
二、由实践到认识 127
三、由认识到实践 131
第二十四章 是金子,就一定会闪光——真理 134
一、阿贝尔的遭遇 134
二、真理的客观性 135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136
四、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38
五、真理与谬误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