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有关写作的几点说明 1
0.1缘起 1
0.2写作思路 4
0.3写作风格 8
1“结构”的男权意义与女性的匿名 15
1.1“结构”的男权意义 15
1.2女性的“结构”的空虚—女权主义的反思 18
1.3女性空间的虚构—女权主义生存论在存在论中的空缺 28
1.4女性“结构”的比附—“三位一体”的女性系列与铺排 32
1.5结构的女性创建者—纯文本构成 36
1.6身体的空间与匿名的海滩—自在的生存者 42
1.7小结 48
2女性主义的溯源倾向与老子的“女权主义” 51
2.1“男性惟一”的神话 51
2.2“空白”对“结构”颠覆的失效 54
2.3溯源的一致性 60
2.4作为“无意识”的女性 64
2.5“回归”指向时间 69
2.6生命的流动与母亲的力量 75
2.7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79
2.8另类生命哲学:老子的“女权主义” 84
3文化规定出的现实的空间性 93
3.1女权主义的思想特征 93
3.2历史的“文化”对空间性的扩展 94
3.3文化制度对空间性的厘定—以“礼”为例 98
3.4现实的空间性中的群体性与个体性:“莫春之浴”的讯息 105
3.5存在对现实的空间性的“收拢” 112
3.6空间性中的阴阳裂变及其对女性的弃却 117
3.7小结:男权的“阴阳同体” 124
4现实的空间性与人的肉体 129
4.1肉体的起源与象征男权的一元论 129
4.2女性肉体的失落与二元论的对立 134
4.3男权对女性的双重再造:自然的与艺术的 139
4.4复原肉体:女权主义的义旨 146
4.5性别差异与人的肉体 156
4.6女权主义的“差异观” 160
5现实的空间性与母爱—老子哲学中作为“母亲”的“道” 165
5.1现实的空间性中男权统治导致人的物化 165
5.2现实的空间性—从父权到母爱:“仁爱”与“道”的比较 172
5.3始源中的“道”与现实的空间性中的“道” 177
5.4“涤除玄览”:作为对立面的女性—“玄”与“洞穴之喻”的比较 182
5.5在“压抑”与“监督”之外—拉康的“无意识”与老子的“道” 193
6结语:对立统一与辩证法的反思 198
6.1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尼采的发现 198
6.2“象”中之道与大河奔流 202
6.3女权主义的生命本体论:由认识论的“背反”到本质论的消解 206
6.4最后的话:“归入”不是“他者”赐予 211
主要参考文献 214
后记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