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形态特征 3
分类研究进展 4
中国丛赤壳科和生赤壳科分类研究 7
专论 9
生赤壳科 9
生赤壳属 10
夹竹桃生赤壳 12
亚麻生生赤壳 13
香柱菌生赤壳 16
囊状生赤壳 17
条孢生赤壳 18
间生赤壳 19
槐生赤壳 20
蜜黄生赤壳 21
长孢生赤壳 23
淡色丛赤壳 24
糠生赤壳 26
假条孢生赤壳 28
塞氏生赤壳 29
塞斯生赤壳 30
粗纹生赤壳 31
轮生赤壳 32
平截生赤壳 33
囊胞生赤壳 34
吴氏生赤壳 35
作者未观察的种 37
茄生赤壳 37
水球壳属 37
红色水球壳 38
鸡公山水球壳 39
水球壳 40
中国水球壳 41
支撑水球壳 42
云南水球壳 43
冠壳属 44
湖北冠壳 44
近同冠壳 45
作者未观察的种 46
香港冠壳 46
拟赤壳属 46
淡黄拟赤壳 47
梨孢壳拟赤壳 48
丛赤壳生拟赤壳 49
海南拟赤壳 50
香港拟赤壳 51
闵多拟赤壳 52
嗜锈拟赤壳 53
赤闭壳属 54
红赤闭壳 54
白孔壳属 55
白孔壳 55
光壳属 57
薄光壳 57
作者未观察的属 58
海赤壳属 58
海赤壳 58
海丽壳属 58
光孢海丽壳 59
海丽壳 59
黄壳属 59
黄壳 59
毛座菌属 60
藤露兜毛座菌 60
突出毛座菌 60
丛赤壳科 60
白壳属 62
白壳 63
作者未观察的种 64
白白壳 64
丽赤壳属 65
科氏丽赤壳 65
双头孢丽赤壳 66
京都丽赤壳 67
作者未观察的种 68
野百合丽赤壳 68
茶丽赤壳 69
毛赤壳属 69
毛赤壳 69
链毛赤壳 70
赤壳属 72
盘状赤壳 73
大明山赤壳 75
小赤壳 76
平铺赤壳 77
球壳生赤壳 78
巨孢赤壳 80
光赤壳 81
河南赤壳 82
白蜡树赤壳 84
炭团赤壳 85
紫领赤壳 86
珀顿赤壳 87
绒毛赤壳 88
作者未观察的种 90
笑赤壳 90
蒙蔽赤壳 90
赤霉属 90
浆果赤霉 91
竹赤霉 92
藤仓赤霉 93
玉蜀黍赤霉 95
作者未观察的种 96
赤霉 96
血赤壳属 96
血赤壳 97
藤血赤壳 99
庐山血赤壳 101
土赤壳属 102
湖北土赤壳 102
弯毛壳属 103
黄毛弯毛壳 104
弯毛壳 105
长孢弯毛壳 107
苍白壳属 109
大苍白壳 109
丛赤壳属 110
橙色丛赤壳 111
澳洲丛赤壳 112
香枞丛赤壳 113
加拿大丛赤壳 114
丛赤壳 115
棒孢丛赤壳 117
砖红丛赤壳 118
假丛赤壳 119
假毛丛赤壳 120
中国丛赤壳 122
臧氏丛赤壳 123
新丛赤壳属 125
猩红新丛赤壳 126
混淆新丛赤壳 127
鼎湖新丛赤壳 129
顶环新丛赤壳 130
大新丛赤壳 131
小孢新丛赤壳 132
神农架新丛赤壳 133
维劳特新丛赤壳 135
蛇孢赤壳属 136
毛蛇孢赤壳 136
有疑问的种 137
锈菌蛇孢赤壳 137
野大豆蛇孢赤壳 138
被排除的种 138
Ophionectria cerea(Berk.&M.A.Curtis)Ellis&Everh 138
Ophionectria coccicola (Ellis & Everh.) Berl.& Voglino 138
Ophionectria tetraspora Miyabe & Sawada 138
皱赤壳属 138
皱赤壳 139
中国皱赤壳 140
乳突赤壳属 142
冠乳突赤壳 142
乳突赤壳 144
琼氏乳突赤壳 145
中国乳突赤壳 146
作者未观察的种 147
亮乳突赤壳 147
周刺座赤壳属 148
亚洲周刺座赤壳 148
参考文献 150
索引 156
真菌汉名索引 156
真菌学名索引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