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言 1
第二章 望诊 3
第一节 望全身形色 3
一、外表整体观察 4
二、对动作的观察 4
三、对坐卧姿的观察 5
四、对四肢的观察 5
五、对癫、狂、痫的观察 6
六、对昏迷的观察 6
附:医案选录 7
第二节 望面色 8
一、青色 8
二、赤色 9
三、黄色 9
四、白色 10
五、黑色 10
附:医案选录 11
第三节 望头面五官七窍 12
一、望头面与头发 13
二、望目 13
三、望耳 14
四、望鼻 14
五、望口唇 15
六、望齿、龈 15
七、望咽喉 16
第四节 望舌 17
一、舌诊的内容 19
二、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23
附:医案选录 24
三、临床常见的舌质舌苔 25
四、临床舌诊琐谈 29
附:医案选录 31
第五节 望皮肤 33
一、润枯 33
二、肿胀 34
三、黄疸 34
四、斑疹 34
五、风疹 35
六、白?与水疱 36
第六节 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37
一、痰、涎、?、唾 37
二、呕吐物 38
附:医案选录 39
第三章 切诊 40
第一节 脉诊 40
一、脉诊的临床意义 40
二、寸口诊法的部位分配及其临床意义 41
三、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2
第二节 平脉 44
一、胃和神 44
二、根 45
三、影响平脉的因素 45
第三节 病脉 46
一、浮脉 47
二、沉脉 49
三、迟脉 50
四、数脉 51
五、洪脉(附大脉) 53
六、微脉 56
七、细脉(小脉) 57
八、散脉 58
九、虚脉 59
十、实脉 61
十一、滑脉 62
十二、涩脉 64
十三、长脉 66
十四、短脉 67
十五、弦脉 68
十六、芤脉 70
十七、紧脉 70
十八、缓脉 72
十九、革脉 73
二十、牢脉 73
二十一、弱脉 74
二十二、濡脉 75
二十三、?脉 76
二十四、动脉 77
二十五、促脉 78
二十六、结脉 79
二十七、代脉 80
二十八、疾脉 81
第四节 相似脉的鉴别 82
第五节 临证脉诊琐谈 84
第六节 脉证顺逆 89
第七节 按诊 94
一、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94
二、按诊的内容 95
第四章 闻诊 102
第一节 听声音 102
一、正常的声音 103
二、病变的声音 103
第二节 嗅气味 109
一、病体的气味 109
二、病室的气味 110
第五章 问诊 111
一、初诊问诊惯例 112
二、问起病 113
三、问现在症状 114
第一节 寒热 118
一、恶寒发热 118
二、但寒不热 123
三、壮热 125
四、潮热 129
五、寒热往来 132
六、烦热 134
七、微热 138
第二节 全身出汗 141
第三节 咳嗽 151
第四节 喘促 155
第五节 口渴 158
第六节 食欲 161
第七节 口味 164
第八节 呕吐 166
第九节 泄泻 169
第十节 便秘 175
附:肛门感觉异常 176
第十一节 小便不利 178
附:小便多和尿道感觉异常 180
第十二节 黄疸 183
第十三节 水肿 186
第十四节 眩晕 188
第十五节 心悸(怔忡) 192
第十六节 不寐 195
第十七节 嗜睡 198
第十八节 耳病 200
第十九节 目病 202
第二十节 咽喉病 203
第二十一节 疼痛 205
一、头痛 205
二、偏头痛 209
三、胸胁(胀)痛 210
四、胃脘(胀)痛 214
附:胃脘饱胀 216
五、腹(胀)痛 219
六、腰痛 224
七、肌肉关节痛 226
附:身痛,身重 227
第二十二节 出血 229
一、咳血 229
二、呕血 231
三、衄血 233
四、便血 236
五、尿血 239
第二十三节 阳痿(早泄 遗精) 241
附:阴茎疼痛 243
第二十四节 昏迷 244
第二十五节 抽搐 247
附篇 治略 251
第一节 治病十二法 252
一、解表法 253
二、涌吐法 256
三、攻下法 257
四、和解法 259
五、温寒法 260
六、清热法 261
七、消散法 263
八、补益法 264
九、疏通法 266
十、固涩法 267
十一、开窍法 269
十二、重镇法 269
第二节 五脏病治法 270
一、肝病治法 270
二、心病治法 274
三、脾病治法 278
四、肺病治法 281
五、肾病治法 285
第三节 风、寒、暑、湿、燥、火病治法 289
一、风病治法 289
二、寒病治法 294
三、湿病治法 296
四、燥病治法 300
五、暑病与火病治法 302
第四节 气、血、痰、郁病治法 305
一、气病治法 305
二、血病治法 307
三、痰病治法 310
四、郁病治法 312
第五节 时间用药法和立体用药法 314
一、时间用药法 315
二、立体用药法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