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审计概论 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
一、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
二、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5
三、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8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和属性 9
一、审计的概念 9
二、审计的属性 10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和种类 11
一、审计的对象 11
二、审计的种类 11
第四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14
一、审计的职能 14
二、审计的作用 15
第五节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16
一、民间审计机构及人员 16
二、国家审计机构及人员 18
三、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 23
第六节 注册会计师管理 27
一、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与注册 27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及设立审批 28
三、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30
四、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体制 31
本章小结 31
练习题 31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规范体系 35
第一节 审计准则 36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 36
二、美国审计准则 36
三、国际审计准则的框架结构 37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38
第二节 职业道德规范 39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39
二、国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40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41
第三节 职业继续教育规范 49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框架 49
二、继续教育形式 49
三、继续教育学时确认 49
四、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培训 50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50
一、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50
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和种类 51
三、美国等国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53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58
本章小结 61
练习题 61
第三章 审计目标 64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演变 65
一、查错防弊阶段 65
二、财务报表验证阶段 65
三、查错防弊与财务报表验证并重阶段 66
第二节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和执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66
一、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66
二、执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67
第三节 审计对管理层认定的划分 69
一、管理层的认定 69
二、具体审计目标 70
本章小结 72
练习题 72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75
第一节 审计证据及其分类 76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性 76
二、审计证据的分类 77
三、收集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79
四、审计证据的整理与评价 80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82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82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 84
三、审计档案的管理 87
本章小结 88
练习题 88
第五章 审计抽样技术 91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92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92
二、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 92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步骤 93
一、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93
二、样本的设计 94
三、确定样本规模 95
四、随机选取样本 95
五、实施审计程序 96
六、分析样本误差 96
七、推断总体误差 96
八、评价样本结果 96
第三节 审计抽样的运用 96
一、控制测试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96
二、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100
本章小结 102
练习题 102
第六章 审计重要性与风险导向审计 105
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 105
一、审计重要性概述 106
二、重要性在不同阶段的运用 109
第二节 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112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112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112
第三节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14
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114
二、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114
三、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115
本章小结 115
练习题 116
第七章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过程 118
第一节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119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及其理解 119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主要内容 119
三、审计业务变更对签约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 121
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 121
一、初步业务活动 122
二、总体审计策略 122
三、具体审计计划的主要内容 123
四、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 124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25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必要性 125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方法 125
三、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主要内容 130
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133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133
二、内部控制的分类 133
三、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 134
四、与了解内部控制相关的审计程序 134
五、控制手段与控制风险 134
六、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35
七、内部控制的要素 135
八、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 139
第五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142
一、重大错报风险及其审计程序 142
二、考虑财务报表的可审计性 142
三、特别风险 143
四、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143
五、初步评价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 144
六、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 144
七、审计工作记录 145
本章小结 147
练习题 148
第八章 针对已评估的重大错报实施的程序 150
第一节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151
一、总体应对措施 151
二、总体应对措施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的影响 152
第二节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152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和要求 152
二、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53
三、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及选择 153
四、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及选择 154
五、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及选择 155
第三节 控制测试 156
一、控制测试的含义 156
二、控制测试的要求 157
三、控制测试的性质 157
四、控制测试的时间 159
五、控制测试的范围 161
第四节 实施实质性程序 162
一、实质性程序的含义和要求 162
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163
三、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164
四、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165
第五节 对列报和审计证据的评价与审计工作记录 166
一、对列报的评价 166
二、对审计证据的评价 166
三、审计工作记录 167
本章小结 167
练习题 168
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71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172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172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174
三、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176
第二节 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79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目标 179
二、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 180
三、评估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180
第三节 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182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182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184
本章小结 200
练习题 201
第十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208
第一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概述 208
一、购货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208
二、购货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210
三、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211
第二节 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13
一、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目标 213
二、对内部控制的了解 214
三、对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14
第三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测试 216
一、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217
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218
三、累计折旧的实质性程序 222
四、工程物资的实质性程序 224
五、在建工程的实质性程序 225
六、固定资产清理的实质性程序 226
七、预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226
八、应付票据的实质性程序 227
本章小结 228
练习题 229
第十一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233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概述 233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234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234
三、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 236
第二节 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36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的目标 236
二、了解与描述内部控制 237
三、评估生产与存货循环中的重大错报风险 237
第三节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237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 237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测试 239
本章小结 245
练习题 245
第十二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249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概述 249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250
二、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 252
第二节 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54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目标 254
二、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业务特点 257
三、评估筹资与投资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257
第三节 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258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的控制测试 258
二、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测试 259
本章小结 277
练习题 277
第十三章 货币资金与其他项目审计 282
第一节 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 283
一、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概述 283
二、库存现金审计 283
三、银行存款审计 286
四、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291
第二节 期初余额的审计 292
一、期初余额的含义 292
二、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293
三、审计结论和报告 295
第三节 会计估计的审计 295
一、会计估计审计概述 295
二、针对会计估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 295
三、评价审计程序的结果 297
第四节 关联方的审计 298
一、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概述 298
二、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审计目标及审计程序 298
三、审计结论和报告 300
第五节 持续经营假设的审计 301
一、持续经营假设概述 301
二、持续经营假设的审计目标 301
三、编制审计计划时的考虑 301
四、实施审计程序时的考虑 302
五、出具审计报告时的考虑 303
六、超出管理层评估期间的事项或情况 304
第六节 期后事项审计 304
一、期后事项概述 304
二、截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事项 305
三、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发现的事实 306
四、财务报表报出后发现的事实 306
本章小结 307
练习题 307
第十四章 审计报告 311
第一节 编制审计报告前应做的工作 312
一、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 312
二、获取管理当局声明书 316
三、获取律师声明书 317
四、对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实施分析程序 318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及评价审计结果 319
六、与治理层的沟通 320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概念与种类 320
一、审计报告的概念及作用 320
二、审计报告的种类 321
三、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322
四、审计报告的要素 323
第三节 审计意见的类型 325
一、标准审计报告 325
二、非标准审计报告 327
本章小结 333
练习题 334
第十五章 与审计相关的其他鉴证业务 337
第一节 验资 338
一、验资概述 338
二、业务约定书 339
三、计划、程序与记录 340
四、验资报告 342
第二节 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346
一、相关概念 346
二、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的程序 347
三、审核报告 349
第三节 内部控制审核 351
一、内部控制审核的概念 351
二、业务承接与制定审核计划 351
三、审核程序 352
四、内部控制审核报告 353
本章小结 355
练习题 355
参考文献 360
准则变动说明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