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韵书产生的条件 1
第二章 韵书的萌芽和发展 7
第一节 李登《声类》 7
第二节 吕静《韵集》 10
第三节 六朝韵书 16
第三章 韵书的定型、修订、增补 20
第一节 陆法言《切韵》 20
第二节 《切韵》的刊谬补缺 31
第三节 《唐韵》 37
第四节 李舟《切韵》及其它 45
第四章 官韵的形成 48
第一节 《广韵》和《韵略》 48
第二节 《集韵》 59
第三节 《礼部韵略》 65
第五章 正统韵书的改革 70
第一节 《五音集韵》 70
第二节 《古今韵会举要》 79
第三节 《洪武正韵》 86
第六章 《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 92
第一节 《中原音韵》 92
第二节 《韵略易通》 96
第三节 《韵略汇通》和《五方元音》 100
第七章 平水韵和诗韵 105
第一节 平水韵简述 105
第二节 明清诗韵 107
第八章 词曲韵书 115
第一节 词韵专书 115
第二节 曲韵专书 122
附录 128
一 四家韵书分韵表 128
二 《广韵》《集韵》韵目用字、次序及韵目下所注同用独用例差异表 133
三 《韵会举要》七音三十六类表 136
四 主要词韵韵目比较表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