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阳湖文派的文学渊源 10
第一节 唐顺之与明清常州古文发展的奠基 12
第二节 顺康之际常州古文传统的发扬:陈玉璂、董以宁、邵长蘅等 17
第三节 常州古文传统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蒋汾功、杨椿 23
第四节 从“毗陵七子”到阳湖文派的传承 32
第二章 阳湖文派的形成与组织形态 43
第一节 社集传统对常州文风的推挹 44
第二节 阳湖文派的形成及其发展 49
第三节 淡于宗派的松散组织形态 69
第三章 常州学术与阳湖文派的理论、创作特点 81
第一节 常州学术之传统与特点 81
第二节 学术背景下的阳湖散文理论与创作取向 88
第三节 阳湖文派发展的文学生态及近代化进程中的价值 111
第四章 张惠言及张氏姻亲、弟子群从的散文创作 123
第一节 张惠言的文学经历及其理论认识价值 123
第二节 张惠言的辞赋创作 135
第三节 张惠言的古文创作 142
第四节 张氏家族与弟子群从的散文创作 167
第五章 “平生才学沛然文外”的恽敬古文 180
第一节 狷洁的个性及其人生经历、学术门径 182
第二节 恽敬对古文“本末条贯”的论述 188
第三节 “廉悍峻拔”的古文创作风格 197
第四节 恽敬与龚自珍《识某大令文集尾》的疑案 209
第六章 “凡哀乐托于篇章”的陆继辂散文 215
第一节 “菀菀多病,时时伤心”的人生况味 215
第二节 陆继辂的古文理论 219
第三节 “吐属蕴藉,托意逋峭”的散文创作 224
第七章 通达、尚实的学术思想与李兆洛的文学观 239
第一节 “通达”的思想与“尚实”的学术追求 240
第二节 李兆洛的文章理论与文坛之呼应及影响 249
第三节 主掌暨阳书院教席与阳湖学风、文风的延展 264
参考书目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