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撰写本书的目的 5
二、本书的框架 5
三、补充信息 8
第二章 非洲东部放牧草地生态系统的不断变迁 11
一、范围 11
二、禾草草地和其他类型草原的植物群落 14
三、非洲东部牧区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19
四、草地与小农户耕作系统的耦合 24
五、过去40年间粗放草原管理系统演化的个案研究 25
(一)概况 25
(二)肯尼亚-坦桑尼亚边界、塞伦盖蒂-马拉生态系统周围半十旱草原土地利用的演变 25
(三)保护区和当地土地的使用:坦桑尼亚冲突的根源 27
(四)西南埃塞俄比亚:吉布山谷采采蝇的控制和半湿润草原的演化 28
六、非洲东部放牧系统研究的现状 29
(一)草地管理 29
(二)荒漠化:受气候或过度放牧的影响 30
七、牧区生态系统如何应对家畜和人类利用的变化 33
(一)过度放牧 33
(二)家畜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竞争 33
(三)草原火烧制度的变化 33
(四)草原破碎化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 34
(五)耕地和人类定居面积扩大的影响 34
(六)固碳 34
(七)灌木入侵 35
(八)草地恢复 35
八、牧区土地开发和研究的重点 36
(一)历史状况 36
(二)随需求变化而快速变化的系统 36
(三)关注人类福利、维护环境产品和服务价值 37
(四)更加重视为牧民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37
(五)恢复对主要资源的放牧使用权,提高灵活性和机动性,确保安全 37
(六)非洲东部放牧系统如何运行的知识盲点 37
(七)改善这些系统的知识盲点 38
第三章 南非草地 49
一、引言 50
二、自然特征 51
三、气候 52
(一)降水 52
(二)降水的季节性 53
(三)气温 53
(四)土壤 54
四、人口 54
五、家畜 55
六、野生动植物 56
七、土地所有制度 57
(一)私有 58
(二)公有 58
八、管理部门 59
(一)市场体系 60
(二)地形和农业生态地区 60
九、生物群落 60
(一)草地 60
(二)萨王纳草原 62
(三)那马干燥台地高原 62
(四)灌木丛 63
(五)肉质植物干燥台地高原 64
(六)高山硬叶灌木群落 65
(七)森林 65
十、农牧业系统 65
十一、豆科牧草和饲草作物引种 68
十二、旱作饲草 69
十三、灌溉种植饲草 69
十四、防灾饲草种植 70
十五、对牧草和饲草生产的限制及其改进 70
十六、过去40年草原的演变 71
十七、研究 72
十八、草原管理 72
(一)草地恢复技术的发展 73
(二)环境的可持续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73
(三)种子生产 74
十九、关于草地可持续管理的经验教训和建议 74
(一)产量和生产力维持 74
(二)制定项目与开展研究的优先领域 75
第四章 巴塔哥尼亚草原 80
一、引言 80
二、政治体制 84
三、土地使用权 85
(一)原住居民分布 86
(二)威尔士移民 86
(三)先前移民者 86
(四)最后一批移民者 87
(五)管理机构 87
四、市场体系 87
(一)羊毛市场体系 87
(二)肉品市场 88
五、自然植被 88
(一)巴塔哥尼亚斯太普灌丛 89
(二)半荒漠和灌丛草原 89
(三)灌丛-禾草和禾草-灌丛斯太普草原 90
(四)禾草斯太普草原 90
(五)蒙特灌丛地及蒙特群落交错区 91
六、牧业和农业系统 91
七、放牧管理 93
八、绵羊管理 94
九、绵羊品种与遗传改良 94
(一)细羊毛生产系统 94
(二)羔羊和杂交细羊毛生产系统 94
十、过去40年巴塔哥尼亚草原的演变 96
十一、正在实施的管理、恢复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97
(一)研究工作 97
(二)管理活动 99
十二、草地恢复措施 100
十三、生物多样性维护 101
十四、经验教训与建议 102
(一)适应性管理——以圣克鲁斯为例 103
(二)简单或灵活的放牧策略的价值 103
(三)短期与长期生产的冲突 105
(四)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 106
(五)优先发展项目和研究 106
第五章 南美坎普斯草原生态系统 123
一、引言 123
二、研究区概况 124
(一)气候 124
(二)家畜生产 125
(三)野生动物 125
(四)植被组成 125
(五)顶级植被 126
三、阿根廷的草地类型和生产系统 127
(一)牧草的生长和生产 127
(二)生产系统 129
(三)其他生产力 129
四、乌拉圭的草地类型和生产系统 130
五、家畜生产的植被限制 133
生产系统 134
六、巴西南部的草地生产体系 137
(一)天然草地的干物质积累 138
(二)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家畜生产优化 140
(三)天然草地动态 142
七、坎普斯草原的施肥状况 143
(一)阿根廷坎普斯草原的施肥状况 143
(二)乌拉圭坎普斯草原的施肥状况 144
(三)巴西东南部天然草地的施肥状况 146
(四)巴西东南部天然草地施肥引起的结构变化 147
八、草地改良的技术手段 149
(一)补播 149
(二)豆科牧草的引入 150
(三)播种前的草地准备 150
(四)用于草地改良的豆科牧草 151
(五)家畜管理 152
九、研究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152
第六章 北美中部草原 163
一、引言 163
二、地理位置 164
三、气候 164
四、地形和土壤 166
五、动物群系 166
六、植被类型 167
七、初级生产 168
八、放牧和农业系统 169
(一)种植业 169
(二)放牧管理 170
(三)饲草供给的季节平衡 171
(四)放牧制度 172
(五)集约化生产 173
(六)草原火烧 174
(七)草原的发展 175
(八)当前草原研究和管理状况 176
九、大平原的前景 178
第七章 蒙古放牧管理 192
一、引言 192
(一)20世纪管理系统的改变 196
(二)放牧场、草原和饲草料 198
二、阿日杭盖天然草场的干草制备 201
(一)放牧家畜的生产 204
(二)家畜放牧体系 204
(三)牲畜数量的变化 207
(四)家畜生产的集约化 209
三、当前的放牧现状 212
改善牧场管理和生产 216
四、近期的干旱和雪灾问题 217
五、可持续发展 218
第八章 中国青藏草原 221
一、引言 221
二、概述 222
三、气候 222
四、草地生物多样性 223
(一)天然优势植被 225
(二)草地类型和植物群落分类 229
(三)植被特性 230
五、植被组成 230
六、草地生产力 231
(一)牧草养分 232
(二)草地退化 232
七、青藏畜牧生产体系 233
(一)历史和文化 233
(二)畜群管理 234
(三)游牧 235
(四)土地所有权 235
(五)传统畜牧业生产体系的转变 236
(六)暴风雪与畜牧业系统动态 238
八、青藏草原的困境 238
九、放牧迁徙 240
十、总结 240
第九章 澳大利亚草原 248
一、引言 248
二、地理位置 249
三、自然特征 249
四、气候 249
(一)降水 249
(二)温度和蒸腾 250
(三)生长季 250
五、土壤 251
六、牲畜 252
七、野生动物 252
八、社会因素和制度 252
(一)人口 252
(二)政治体制 253
(三)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 253
(四)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责 253
(五)市场体系 254
(六)草地农业和牧业系统 254
九、天然植被 256
(一)热带高禾草草原 257
(二)镰叶相思树 257
(三)干燥地带的中禾草草原 258
(四)温带高草草原 258
(五)温带矮草草原 258
(六)亚高山草甸 259
(七)旱生滨藜中草草原 259
(八)金合欢属灌木一矮草草原 259
(九)旱生草丛禾草草地 260
(十)旱生沙丘状草地 260
十、人工草地 260
(一)温带人工草地 261
(二)热带人工草地 262
十一、可利用草种和品种 263
十二、种子生产 263
十三、目前草地主要问题 264
(一)研究 264
(二)草地管理 264
(三)资源问题与植被恢复 266
(四)草地生物多样性 267
(五)环境管理 268
十四、可持续草地管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268
(一)豆科植物的重要性 269
(二)本土草种的作用 270
(三)环境杂草 270
十五、未来发展 271
第十章 俄罗斯典型草原 278
一、引言 278
二、草原的前景 279
三、有关草地的语义学 280
四、气候、植被及土壤 281
五、生态分类 281
六、生态(区域)潜力 282
七、RAMENSKII的草地分类 284
八、植物基况(生态监测) 287
九、典型草原植被组成动态 289
(一)气候 289
(二)从撂荒地到典型草原的演替 289
(三)典型草原及其利用类型 289
(四)森林典型草原 290
(五)典型草原 291
(六)原生的典型草原 291
(七)半荒漠区 292
十、草地类型 293
(一)洪泛地 293
(二)河漫滩草甸 294
十一、撂荒地 296
(一)中期到多年撂荒地 296
(二)新撂荒地 296
(三)典型草原改良的途径 297
十二、管理措施 298
(一)放牧 298
(二)放牧管理 299
(三)制作干草 300
(四)火烧 300
(五)耕作 300
(六)物理改良 301
十三、草原管理对植被组成的影响 302
十四、肥料 302
十五、草地退化 303
十六、饲草种植 303
十七、问题 304
十八、农作物 牧草轮作 305
十九、饲草对土壤的物理效应 305
二十、草田轮作下的多种经营 306
二十一、结论 306
第十一章 其他草原 310
一、引言 310
二、非洲 310
(一)北非 310
(二)西非 312
(三)马达加斯加 314
三、南美 315
(一)利亚诺斯大草原 315
(二)南美洲亚热带草原 316
(三)盘帕斯草原 318
(四)洪泛盘帕斯草原 318
(五)盘帕斯农田-栽培草地 319
(六)蒙特灌丛 320
四、亚洲 320
中亚 320
五、中国其他草原 322
六、南亚 324
(一)喜马拉雅 兴都库什山脉 324
(二)印度 326
(三)巴基斯坦 327
七、中东 328
(一)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 328
(二)约旦 329
八、欧洲 331
土耳其 331
第十二章 草原展望 336
一、引言 336
二、草地生产系统 336
三、草原状况 337
四、草地开发、改良及恢复 340
(一)草地资源 340
(二)草地开发技术 341
五、畜群管理 344
(一)放牧率和家畜分布 345
(二)季节不平衡 345
(三)区域化 347
六、人工草地和饲草 348
人工草地饲草 348
七、社会和经济因素 350
(一)土地所有权 350
(二)市场和贸易 351
(三)牧民组织和团体参与 351
(四)大众因素 351
(五)多样化 351
八、环境中的草原 352
九、一些结论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