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上古至西周时代 3
第一章 中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 3
引言 3
第一节 中国旧石器时代之文化遗迹 4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遗迹与三宗族集团之接触 11
第三节 中原三宗族集团之发展与同化 15
第四节 中国境内诸宗族各时期之发展与同化 19
第二章 夏族集团对黎苗之战争 22
第一节 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 22
第二节 尧舜禹征苗之战 31
第三章 尧舜禹之平治水患与夏代之纷乱 32
第一节 尧舜禹之平治水患 32
第二节 夏夷纷争与后羿之颠覆夏朝 37
第三节 少康复国与夏祚中兴 39
第四节 申论 40
第四章 商代战争史 42
第一节 商代开国前之一般形势 42
第二节 商代之兴起 44
第三节 夏商鸣条之战 48
第四节 商代垂统及远征 51
第五节 夏夷之同化与商代文化之发展 58
第五章 西周时代战争史 61
第一节 殷周一般形势 62
第二节 西周开国前之概况 63
第三节 武王伐纣 70
第四节 周公及成王之东征 81
第五节 周代之建国规模 83
第六节 宣王中兴与西周之覆亡 88
第七节 申论 91
第二卷 春秋时代(上) 97
第一章 春秋时代全般形势 97
第一节 时代形成之导因 97
第二节 春秋全时代之概貌 110
第三节 与军事政治有关之春秋时代学术 114
第四节 春秋时代之政治与外交 117
第五节 春秋时代之兵制与战争之形态 118
第二章 中原与戎狄荆楚之斗争一——齐桓公之霸业 122
第一节 齐桓公图强前之一般形势 122
第二节 齐桓公与管仲 125
第三节 内政上之图强 129
第四节 齐桓公霸业之展开 136
第五节 齐国霸业之衰落 144
第六节 申论 145
第三章 中原与荆楚之斗争二——宋楚泓之战 148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之导因 148
第二节 宋国概况及宋襄公之图霸方略 150
第三节 楚国概况与楚成王之图强方略 153
第四节 宋楚战争之经过 155
第五节 泓战后之中原形势 158
第六节 申论 159
第四章 中原与荆楚之斗争三——晋楚城濮之战 162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162
第二节 晋文流亡与归国 164
第三节 晋楚两国之政治与军事 165
第四节 晋楚两国争霸中原之方略 168
第五节 晋楚城濮战之导因 170
第六节 两军之作战方略与战略行动 171
第七节 城濮会战 174
第八节 城濮战后晋军之行动 177
第九节 城濮战后之政局 180
第十节 申论 181
第五章 中原与荆楚斗争期间——晋秦殽函之战 186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与殽函战之导因 186
第二节 晋秦两国争霸方略 190
第三节 战场之地理形势 191
第四节 秦晋两军作战经过 192
第五节 战后之局势 194
第六节 申论 196
第六章 中原与荆楚之斗争四——晋楚邲之战 198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与邲战之导因 198
第二节 晋楚两国之政治情况 202
第三节 邲战前晋楚之作战方略与战场地形 203
第四节 作战经过 204
第五节 战后之政局 210
第六节 申论 211
第七章 晋国霸业复兴与晋齐鞍之战 213
第一节 晋景公图霸前之形势 213
第二节 晋景公图霸方略 215
第三节 晋景公霸业之展开 216
第四节 晋齐鞍战前之一般形势 218
第五节 战场之地理形势 220
第六节 作战经过 220
第七节 战后之政局 222
第八节 申论 223
第八章 晋国霸业与晋秦麻隧之战 227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227
第二节 麻隧之战之导因 232
第三节 战场之地理形势 235
第四节 作战经过 236
第五节 申论 237
第九章 中原与荆楚之斗争五——晋楚鄢陵之战 239
第一节 战前之一般形势与战争之导因 239
第二节 晋楚两军之编组与行动 243
第三节 战场之地理形势 245
第四节 作战经过 246
第五节 战后之政局 249
第六节 申论 252
第十章 中原与荆楚之斗争六——晋悼公之霸业 255
第一节 晋悼公即位之经过 255
第二节 晋悼公整饬内政与军事 256
第三节 晋楚争霸方略 258
第四节 战略地理形势 260
第五节 晋悼公霸业之第一阶段——保宋服郑转变全般战略形势 263
第六节 晋悼公霸业之第二阶段——和戎连吴以固霸权 265
第七节 晋悼公霸业之第三阶段——“三分四军”对郑之争夺战 266
第八节 战后政局 270
第九节 申论 272
第十一章 中原与荆楚斗争期间晋齐内讧之战 274
第一节 晋伐齐平阴之战 274
第二节 楚救齐伐郑之战 280
第三节 齐袭晋太行之战 281
第四节 申论 285
第十二章 向戌弭兵之会 286
第一节 弭兵会前之形势 286
第二节 弭兵之会 288
第三节 弭兵会盟后之形势 290
第四节 弭兵会对于以后政治之影响 294
索 引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