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仿真可信度评估理论方法的发展过程 2
1.2仿真可信度评估的研究意义 4
1.3影响仿真可信度的主要因素 5
1.4当前仿真可信度评估工作的难点 7
1.5仿真可信度的定义 9
1.5.1常见的仿真可信度与置信度定义 9
1.5.2本书关于仿真可信度的定义 11
1.6本书结构 12
第2章 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方法 14
2.1概述 14
2.2数理统计方法 15
2.2.1参数估计法 15
2.2.2经典假设检验法 20
2.2.3非参数检验法 23
2.2.4 Bayes方法 29
2.3动态关联分析方法 35
2.3.1 Theil不等式系数 35
2.3.2相关系数法 36
2.3.3灰色关联分析法 39
2.3.4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 40
2.3.5回归分析法 42
2.3.6系统辨识法 50
2.4谱分析法 61
2.4.1经典谱估计法 61
2.4.2最大熵谱估计法 64
2.4.3小波分析法 68
2.5本章小结 70
第3章 基于可信度评估特征的模型可信度评估方法分类 71
3.1概述 71
3.2可信度评估特征的定义和内涵 71
3.2.1基于评估数据的可信度评估特征 72
3.2.2基于评估方法数学/物理本质的可信度评估特征 78
3.3基于可信度评估特征的可信度评估方法分类 82
3.3.1基于校验数据的模型可信度评估方法分类 82
3.3.2基于校验方法本质的模型可信度评估方法分类 84
3.4本章小结 85
第4章 基于虚拟属性划分的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方法 86
4.1概述 86
4.2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的实现框架与指导原则 87
4.2.1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的实现框架 87
4.2.2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的指导原则 88
4.3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的评估条件和评估体系 88
4.3.1仿真系统的集合描述 88
4.3.2属性继承的含义与条件 90
4.3.3评估子集和评估属性的确定方法 92
4.3.4分解集合的性质与条件 93
4.3.5分解路径 94
4.3.6属性分解的实现方法 95
4.3.7评估体系建立方法 97
4.4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的评估框架 99
4.4.1评估属性的权值的性质与确定条件 99
4.4.2权值路径 101
4.4.3相对权值范围 102
4.4.4绝对权值范围 102
4.4.5属性重要度 104
4.4.6虚拟属性集 105
4.4.7虚拟属性列 106
4.4.8权值确定 107
4.5仿真系统的可信度计算与可信度结果分析 113
4.5.1可信度计算 113
4.5.2可信分析 115
4.6本章小结 117
第5章 辅助可信度评估的典型数学方法 119
5.1概述 119
5.2数据判定方法 121
5.2.1数据特征描述方法 121
5.2.2样本分布判定方法 122
5.2.3平稳性判定方法 125
5.2.4独立性检验方法 130
5.3数据清理方法 133
5.3.1趋势项提取与分离 133
5.3.2异常值剔除方法 136
5.3.3平滑滤波 144
5.4数据转换方法 155
5.4.1数据扩充方法 155
5.4.2插值方法 158
5.4.3数据变换方法 160
5.5本章小结 165
第6章 仿真可信度评估实例及分析 166
6.1概述 166
6.2仿真可信度评估软件介绍 166
6.2.1软件开发运行环境 167
6.2.2软件体系结构与系统组成 167
6.2.3软件主要功能 167
6.3信号级雷达仿真系统简介 171
6.3.1系统的主要功能 171
6.3.2系统的结构组成 172
6.4信号级雷达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及分析 175
6.4.1建立系统层次结构 175
6.4.2建立系统可信度评估体系 175
6.4.3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 178
6.4.4权重设定与计算 181
6.4.5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 183
6.4.6系统可信度分析 184
6.5本章小结 186
图表索引 187
参考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