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界说 1
1.1.1 人力资源 2
1.1.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4
1.1.3 教师人力资源的特征 4
1.1.4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7
1.1.5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教师人事管理的区别 10
1.2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11
1.2.1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溯源 11
1.2.2 我国教师人事管理的嬗变 16
1.2.3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19
1.3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内容及意义 23
1.3.1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23
1.3.2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27
1.3.3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30
2 教师招聘 34
2.1 教师招聘的原则 34
2.1.1 符合法规 35
2.1.2 全面规划 37
2.1.3 优化结构 42
2.1.4 公开、公正 46
2.2 教师招聘过程 47
2.2.1 确定教师招聘需求 47
2.2.2 工作职务分析 48
2.2.3 确定招聘渠道 50
2.2.4 发布招聘信息 53
2.2.5 接收应聘信息 54
2.2.6 确定录用候选人 55
2.2.7 办理手续 56
2.3 教师甄选的常用方法 56
2.3.1 笔试 57
2.3.2 面试 59
2.3.3 试讲 64
3 教师入职管理 66
3.1 教师入职教育概述 66
3.1.1 教师入职教育的涵义 66
3.1.2 教师入职教育的意义 68
3.1.3 教师入职教育的目标 70
3.2 教师入职教育的内容 74
3.2.1 日本教师入职教育的内容 75
3.2.2 美国教师入职教育的内容 77
3.2.3 我国教师入职教育的内容 79
3.3 教师入职教育中的导师制 82
3.3.1 导师制及其比较研究 82
3.3.2 导师制的特点 85
3.3.3 导师制的实施 86
3.3.4 导师制的问题及消解 89
4 教师工作管理 93
4.1 教师的工作特点与管理策略 93
4.1.1 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与管理策略 93
4.1.2 教师工作内容的复杂性与管理策略 94
4.1.3 教师工作行为的示范性与管理策略 96
4.1.4 教师工作时空的无限性与管理策略 97
4.1.5 教师工作的情感性与管理策略 98
4.1.6 教师工作方式的个体性、成果的集体性与管理策略 99
4.2 教师工作安排 101
4.2.1 教师教学工作安排原则 101
4.2.2 教师教学工作安排形式 104
4.3 教师课堂教学管理 108
4.3.1 备课管理 108
4.3.2 上课管理 112
4.3.3 听课 115
4.3.4 评课 120
5 教师绩效管理 124
5.1 教师绩效考评概述 124
5.1.1 教师绩效考评及其特点 125
5.1.2 教师绩效考评的功能与作用 126
5.1.3 教师绩效考评的原则 127
5.1.4 教师绩效考评的程序 129
5.2 教师绩效考评的内容 131
5.2.1 教师职业素养 132
5.2.2 教师工作过程 133
5.2.3 教师工作业绩 134
5.3 教师绩效考评的方法 139
5.3.1 360度绩效考评法 139
5.3.2 绩效考评的基本操作方法 143
5.4 教师绩效考评中的偏差及其克服 147
5.4.1 绩效考评标准偏差 147
5.4.2 考评者的认知偏差 149
5.4.3 考评结果处理偏差 152
6 教师职称与薪酬管理 156
6.1 教师职称管理概述 156
6.1.1 教师职称的缘起 157
6.1.2 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159
6.1.3 教师职称评审过程 165
6.1.4 学校内部的职评管理 168
6.2 教师职务聘任 171
6.2.1 职称与职务的关系 171
6.2.2 教师职务聘任的原则 172
6.2.3 教师职务聘任的过程 173
6.2.4 教师职务聘任的类型 174
6.2.5 教师职称职务制度的改革 176
6.3 教师薪酬管理概述 178
6.3.1 教师薪酬的属性 178
6.3.2 教师薪酬结构与内容 180
6.3.3 教师薪酬的影响因素 186
6.3.4 教师薪酬管理及其特点 189
6.4 教师薪酬管理的策略 191
6.4.1 薪酬要公平合理 191
6.4.2 践行全面薪酬理念 193
6.4.3 发挥薪酬的导向作用 196
7 教师激励 198
7.1 激励概述 198
7.1.1 激励的理解 198
7.1.2 激励的基点 201
7.1.3 激励的内在要素 202
7.2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210
7.2.1 需要层次理论与应用 211
7.2.2 ERG理论与应用 215
7.2.3 成就需要理论与应用 218
7.2.4 双因素理论与应用 220
7.2.5 期望理论与应用 225
7.2.6 强化理论与应用 230
7.2.7 归因理论与激励 234
7.2.8 综合激励模型与应用 241
7.2.9 同步激励理论与应用 245
7.3 教师激励机制与方式 247
7.3.1 激励机制及其作用 248
7.3.2 教师激励机制的内容设计 249
7.3.3 学校激励机制的运作 251
7.3.4 教师激励方式 253
8 教师培训 265
8.1 教师培训概述 265
8.1.1 现代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 266
8.1.2 我国教师培训的发展 267
8.1.3 教师培训的意义 269
8.2 校本教师培训 271
8.2.1 校本教师培训的提出 271
8.2.2 校本培训的涵义 273
8.2.3 校本培训的特点 274
8.3 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 275
8.3.1 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设计原则 276
8.3.2 教师校本培训内容的范围 277
8.3.3 教师校本培训的基本内容 279
8.3.4 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培训侧重 280
8.4 教师校本培训方式与组织保障 282
8.4.1 教师校本培训方式 282
8.4.2 教师校本培训的保障 290
9 教师知识管理 295
9.1 知识管理概述 295
9.1.1 知识管理的兴起 296
9.1.2 知识管理的内涵 297
9.1.3 知识管理的特点 301
9.2 教师知识管理及其内容 302
9.2.1 教师知识管理的涵义 302
9.2.2 教师知识管理的作用 303
9.2.3 教师知识的类型 304
9.2.4 教师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 308
9.3 教师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 310
9.3.1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 310
9.3.2 学校实施教师知识的管理的策略 322
10 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326
10.1 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概述 326
10.1.1 职业与职业生涯 326
10.1.2 教师职业生涯及其特点 329
10.1.3 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及其意义 332
10.2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演进 334
10.2.1 职业生涯管理的早期研究 334
10.2.2 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 337
10.3 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 345
10.3.1 自我分析评估 346
10.3.2 环境条件分析 348
10.3.3 确定发展目标 349
10.3.4 职业目标践行 350
10.3.5 开发与提升职业能力 351
10.4 学校对教师职业生涯的管理 354
10.4.1 制订规划 354
10.4.2 明晰教师职业通道 356
10.4.3 动态支持与引领 360
10.4.4 人文关怀 362
主要参考文献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