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篇 3
第1章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与人海关系调控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3
1.1 复合生态系统研究背景 3
1.2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征 5
1.2.1 海岸带的基本特征 5
1.2.2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6
1.2.3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 7
1.3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人海关系调控 8
1.3.1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调控的目标 8
1.3.2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调控技术框架 9
1.3.3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调控的重要手段——空间区划和规划 10
1.3.4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调控中海陆统筹问题 12
第2章 基于生态系统的集约用海适应性管理研究 15
2.1 背景分析 15
2.1.1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15
2.1.2 我国海洋环境状况 16
2.2 海洋环境管理 18
2.2.1 管理原则 19
2.2.2 海岸带综合管理 20
2.2.3 生态系统管理 24
2.2.4 适应性管理 26
2.3 集约用海与适应性管理 36
2.3.1 集约用海内涵及其属性 36
2.3.2 集约用海管理现存问题 38
2.3.3 适应性管理的应用性分析 40
2.4 集约用海适应性管理框架 43
2.4.1 管理目标与原则 43
2.4.2 管理框架设计 44
2.4.3 试验设计 48
2.4.4 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 51
2.5 集约用海适应性管理的对策建议 56
2.5.1 管理规制完善与体制调整 56
2.5.2 公众参与机制和专项规划编制 57
2.5.3 资金筹集与环境监测能力提升 58
2.5.4 知识积累与人才队伍建设 59
2.5.5 部门协调与区域合作 60
评价与管理技术篇 67
第3章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应用研究 67
3.1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述评 67
3.1.1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68
3.1.2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的特点 72
3.1.3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 73
3.1.4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研究展望 74
3.2 典型海岛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以庙岛群岛南五岛为例 76
3.2.1 研究区概况 77
3.2.2 庙岛群岛南五岛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计量 77
3.2.3 结果与讨论 82
3.3 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以长岛为例 85
3.3.1 研究背景 85
3.3.2 研究区域概况 86
3.3.3 研究方法 88
3.3.4 资料与数据 92
3.3.5 基于CVM的支付意愿评估 93
3.3.6 基于TCM的游憩价值评估 102
3.4 基于数值模式的海湾溢油损失评估技术研究 106
3.4.1 引言 106
3.4.2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106
3.4.3 胶州湾溢油模型构建 107
3.4.4 溢油造成的胶州湾生态损失评估 111
第4章 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120
4.1 引言 120
4.1.1 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意义 120
4.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4.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26
4.2 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及方法 127
4.2.1 海湾生态系统健康定义 127
4.2.2 基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健康评价模型 128
4.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28
4.2.4 生态系统变化度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30
4.2.5 生态系统协调度 131
4.2.6 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131
4.3 大亚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35
4.3.1 大亚湾生态系统特征 135
4.3.2 大亚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38
4.3.3 小结 154
4.4 健康评价在海湾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155
4.4.1 海湾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及要素 155
4.4.2 健康评价与海湾生态系统管理重点的确定 156
4.4.3 大亚湾生态健康状况及保护管理建议 157
4.5 主要结论 158
第5章 海湾环境承载力评估研究——以广西沿海为例 166
5.1 广西近海生态环境现状和经济开发活动分析 166
5.1.1 广西沿海经济开发活动 166
5.1.2 广西近海生态环境现状 167
5.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69
5.2.1 研究区概况 169
5.2.2 数据来源 173
5.3 评估模型和方法 175
5.3.1 海湾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分类 175
5.3.2 海湾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177
5.3.3 海湾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模型 179
5.4 评估结果 183
5.4.1 评估结果 183
5.4.2 各海湾环境承载力总服务价值 185
5.4.3 各海湾环境承载力评估结果 186
5.4.4 结论 187
第6章 海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以莱州湾为例 190
6.1 生态脆弱性概述 190
6.2 研究区概况 191
6.3 研究方法 192
6.3.1 研究方法简介 192
6.3.2 指标评价法 193
6.4 结果与分析 196
6.5 总结 200
第7章 海岸带生态区划规划技术研究 203
7.1 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与模型研究 203
7.1.1 国土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203
7.1.2 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原则与划分程序 204
7.1.3 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构建 206
7.1.4 主体功能区划规划评价中的数据标准化方法 208
7.1.5 划分指数综合评价模型 208
7.2 海岸带生态敏感区评价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210
7.2.1 海岸带生态敏感区的内涵与特征 211
7.2.2 海岸带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213
7.2.3 生态敏感区划分对于海岸带生态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215
7.2.4 讨论与展望 216
模拟与预测技术篇 221
第8章 海湾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221
8.1 概述 221
8.1.1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221
8.1.2 胶州湾自然环境特征 222
8.2 胶州湾水动力模型 224
8.2.1 模型理论 224
8.2.2 模型设置 225
8.2.3 模拟结果 226
8.2.4 结果验证 228
8.3 胶州湾生物-物理耦合模型 229
8.3.1 模型理论基础 229
8.3.2 模型设置 233
8.3.3 模拟结果 237
8.4 参数灵敏度分析 241
8.4.1 灵敏度分析方法 241
8.4.2 灵敏度分析结果 242
8.4.3 局部灵敏度的局限性分析 244
8.5 总结 245
第9章 海湾浮游植物生物量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249
9.1 引言 249
9.2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250
9.2.1 数据标准化方法 250
9.2.2 隐层神经元个数的选择 250
9.2.3 人工神经网络训练 251
9.2.4 BP人工神经网络检验 251
9.2.5 网络输出对输入变化的响应 251
9.3 胶州湾浮游植物生物量模拟研究 252
9.3.1 调查站位与数据 252
9.3.2 胶州湾浮游植物量模拟的BP网络与精度检验 253
9.3.3 网络输出对输入变化的响应 256
9.4 胶州湾初级生产力模拟研究 256
9.4.1 胶州湾初级生产力模拟的BP网络与精度检验 257
9.4.2 网络输出对输入变化的响应 260
9.5 泉州湾浮游植物生物量模拟研究 261
9.5.1 调查站位与数据 261
9.5.2 泉州湾浮游植物量模拟的BP网络与精度检验 261
9.5.3 泉州湾浮游植物量BP网络输出对输入变化的响应 265
9.6 广西沿海浮游植物生物量模拟研究 267
9.6.1 调查站位与数据 267
9.6.2 广西沿海浮游植物量模拟的BP网络与精度检验 267
9.6.3 灵敏度分析 268
9.7 莱州湾浮游植物生物量模拟 270
9.7.1 调查站位与数据 270
9.7.2 莱州湾浮游植物量模拟的BP网络与精度检验 270
9.7.3 灵敏度分析 271
9.8 结论 272
第10章 海洋生态动力学的反演建模方法及应用 275
10.1 引言 275
10.2 反演建模方法 276
10.3 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演变动力建模案例研究 278
10.4 结果 280
10.4.1 浮游植物 280
10.4.2 浮游动物 282
10.4.3 DIN 283
10.4.4 磷酸盐和硅酸盐 285
10.5 讨论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