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国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大型化成藏的地质理论与资源分布 3
第一章 中国天然气资源类型与地质特征 3
第一节 中国天然气资源类型 5
第二节 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的地位 9
第三节 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的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15
第四节 小结 30
第二章 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大型化成藏的烃源基础 31
第一节 大型化成藏的主要气源灶类型 31
第二节 煤系气源灶的演化与生排气潜力 42
第三节 海相克拉通盆地气源灶的演化与生、排气潜力 52
第四节 小结 67
第三章 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大型化成藏的储集体与生储盖组合特征 69
第一节 中低丰度天然气藏形成的储集体特征 69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体大型化发育的地质基础 75
第三节 碎屑岩储集体大型化发育的地质特征 83
第四节 碳酸盐岩储集体大型化发育的基本特征 89
第五节 中低丰度天然气藏形成的有利生储盖组合类型 95
第六节 对中低丰度气藏群边界的讨论 100
第七节 小结 101
第四章 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大型化成藏机理 103
第一节 天然气运移充注的基本方式 103
第二节 非均质储集体中“甜点”富气机理 112
第三节 中低丰度气藏群大型化成藏的主要机理 116
第四节 小结 129
第五章 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的分布与潜力评价 130
第一节 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特征 130
第二节 重点盆地天然气资源潜力 135
第三节 中国陆上重点地区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概算 156
第四节 小结 157
第二篇 中低丰度天然气藏地震识别理论、技术及应用 161
第六章 中低丰度天然气藏特点与地震识别难点 161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164
第三节 中低丰度气藏地震识别难点 164
第四节 中低丰度气藏地震识别的关键是预测含气饱和度 167
第五节 小结 168
第七章 中低丰度天然气藏地震识别理论基础 170
第一节 地震波理论基础 170
第二节 双重孔隙介质地震波传播方程 174
第三节 非均匀介质Biot-Rayleigh理论 184
第四节 最大弛豫饱和度模型 191
第五节 反射系数频散 197
第六节 小结 203
第八章 中低丰度天然气藏地震有效识别技术 205
第一节 延拓法单程声波方程密度反演及储层孔隙度估计 205
第二节 复杂结构孔隙性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预测技术 211
第三节 声波阻抗梯度(AIG)气藏识别技术 216
第四节 指数泊松比流体因子气层识别技术 220
第五节 PGT含气饱和度地震预测技术 221
第六节 基于地震数据的AIS模板含气饱和度地震预测技术 227
第七节 小结 232
第九章 中低丰度天然气藏地震识别实例 234
第一节 四川盆地大川中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识别 234
第二节 龙岗超深层碳酸盐岩礁滩气藏地震识别 241
第三节 小结 244
第三篇 中低丰度天然气藏有效开发基础理论与关键方法技术 247
第十章 中低丰度碎屑岩气藏开发特征与技术对策 247
第一节 中低丰度碎屑岩气藏有效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247
第二节 中低丰度碎屑岩气藏“甜点富集区”描述 250
第三节 中低丰度碎屑岩气藏非线性渗流特征 255
第四节 中低丰度碎屑岩气藏开发模式 257
第五节 中低丰度碎屑岩气藏规模有效开发技术 258
第六节 中低丰度碎屑岩气藏有效开发技术的应用 271
第七节 小结 274
第十一章 火山岩气藏有效开发理论及配套技术 275
第一节 火山岩气藏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技术对策 275
第二节 火山岩气藏有效开发基础理论 279
第三节 火山岩气藏储量高效开发技术 292
第四节 火山岩气藏有效开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应用 306
第五节 小结 308
第十二章 中低丰度气藏水平井高效改造基础方法与技术 309
第一节 中低丰度气藏水平井高效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309
第二节 中低丰度气藏水平井高效改造技术基础 314
第三节 中低丰度气藏水平井高效改造技术与应用 333
第四节 小结 339
参考文献 341